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论文随笔 >> 正文

论文随笔

《海底两万里》班级读书会

《海底两万里》班级读书会

又到读书漂流的时间,昨天就通知学生把看好的《海底两万里》带到学校和其他班交换。开学到现在,集体一起读了《夏洛的网》、《汤姆索亚历险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读这三本书的时候,我都布置了“写”的任务,比如:复述故事内容、评价人物角色、摘抄精彩片段、写写读后感受等。

当《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漂到学生手里时,我没有提什么要求,只是让他们凭着兴趣去读。一来因为这是一部科幻小说,充满了神秘性,也包含了许多科学知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的。二是因为谈到读书就让他们写读后感,似乎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任务,时间长了会让他们怕读书,所以我想适当地解放一下,给他们自由的思维空间。

三个星期过去了,一本薄薄的《海底两万里》,我想学生应该早就读完了。通过调查发现有个别学生读了三遍、有十几位学生读了两遍,其余的一遍是读完了。那读得怎样呢?如何检验学生对这本书的了解和理解程度呢?怎样让这本科幻小说在孩子脑海中留下印记呢?

我提前请两位学生围绕这本书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在班上采用知识竞答的方式一起来回顾书中的相关内容。题目出来了,有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一听就纷纷举手“抢答”,比如:“海怪”是什么样子的?人们为什么要攻击海中的这条“鲸”?鹦鹉螺号的船长是谁?教授他们刚到鹦鹉螺号,船长是怎样对待他们的?进入采珠场时,他们遇到什么危险?在南极又遇到什么危险?阿尤纳斯他们最后怎么离开了鹦鹉螺号?……要是哪个同学稍有不准,其他同学立马站起来纠正、补充,学生的兴致很高。

当然,也有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比如:你觉得尼摩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问题一出,很多学生不约而同地说出一个字“怪”。那到底怎么个“怪”?接着追问:你能结合具体内容谈谈对尼摩船长的看法吗?有的学生说:船长对教授他们三个人很友好,很客气,但对陆地上的人却有着很深的复仇心理。有的同学说:船长也有柔情的一面,在他的一个船员不幸死去时伤心地掉下了眼泪。有的说:船长很聪明,有着丰富的知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于海底的一切几乎了如指掌。有的说:船长也很勇敢,他单独拿着刀和鲨鱼博斗……听着听着,我听出学生虽然觉得尼摩船长深不可测,但还是挺佩服这位船长的。

但是,读这本书仅仅是了解引人入胜的故事、感受人物的不同性格、懂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吗?不仅如此,作者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要重视防止被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正好结合刚刚学习的《诺贝尔》一课,我们从炸药之父诺贝尔不懈探求、不怕牺牲,执著发明炸药的经历中,感受到诺贝尔为人类造福的奉献精神。但是,炸药在为人类创造奇迹的同时,也成了可怕的破坏武器。这是摆在许多科学家面前的残酷现实。那么究竟人类从新发现中得到的是益处还是害处呢?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家认为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人类从新发现中获得的更美好的东西将多于它带来的危害,只不过要重视防止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而危害人类自身。

探讨完这个稍显沉重的话题,我又问:读了这本书,你还有哪些想不明白的问题呢?学生畅所欲言,提出了心中的疑问。这么的问题怎么去弄明白呢?那就是再去读相关的书籍。

一个简短的读书交流会在学生的凝神思考中结束了,也许书中的人生感悟孩子们不一定都能体验到,也许书中的专业术语孩子们不一定都能理解,也许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不止这些,但是通过这种小型的读书交流会,能让一本有形的书给学生创造出无限大的阅读时空。这也是读书应该达到的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