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课约占总教时的一半多,几乎没有一节课是只讲不练的,由此可见练习的重要性。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数学练习课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多教师误把练习课变成了习题课、作业课,充满随意性和盲目性;练习形式单一呆板,基本是教师统治课堂,不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练习的设置没有考虑个体差异,以偏概全等等。
上述现象的产生,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对练习缺乏重视,对练习课的功能、特点认识不够,实施过于随意,从而导致了练习课的教学效率低。因此,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练习实施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应该共同关注的课题。在此,我通过以下四方面的分析,总结出一些策略,供教师们在研究时参考。
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一种规范,因此练习题的设计应受教学目标的制约。教师设计练习题,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而后再深思熟虑,把教学目标分解到各种练习中去,并在实施过程中层层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下“认识角”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
① 结合生活情景,认识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② 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通过“比一比”,让学生知道角有大小,初步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会利用“观察法”或“重叠法”比较角的大小。
在学生初步建立角的表象后,问:“你能找出下面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吗?”。通过这道练习,加深巩固学生对角表象的认识,为后续学习铺路搭桥。
讲授完角的正确定义后,师说:“现在我们的课堂上来了几位客人,他们都争着说自己就是角,所以,老师想请咱们班的同学做做小裁判,看看究竟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通过设计这一道带有模仿性的基本题,引导学生初步巩固新知识,体验成功,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通过这两个小题的演练,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张口有关”的印象,强化所学知识。
师说:“角是一个应用广泛的图形,它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下面,请同学们找找我们的身边哪里有角?”
在找角的过程中,学生不自觉地加深了“数学源于生活”的印象,激发了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
上述练习题的设置,有较强的针对性,目标也较明确,能有效地指引师生的教与学,有效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