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直线;知道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掌握与直线、线段有关的一些规律;建立角的初步概念,认识角的符号。
2、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比较、猜想、验证的能力,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认识数学中蕴藏的人生智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西游记》里你最喜欢谁?
生:孙悟空。
师:孙悟空叱咤风云、降妖除魔,这些可真离不开他的一件宝贝,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齐:金箍棒。
师:孙悟空的金箍棒可短可长,能无限的延伸。那么,在数学王国里,有没有什么也能够无限延伸的呢?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样两个问题进行自学:①你认识了哪几种线?②这几种线各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由学生喜爱的电视剧导入,并巧妙地与本课教学内容相结合,一下子便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新授
(一)线段、射线和直线
1、自学课本
2、汇报
师:通过看书,你认识了哪几种线?
生:线段、射线、直线。
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先来说一说线段。
生1:线段有两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生2: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板书:有限长]
师:射线有什么特点呢?
生1: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板书:一个端点]
生2:射线的长度是无限的。[板书:无限长]
师:在生活中,你见过射线吗?
生1:路灯发出的光线。
生2:台灯的光线。
师:同学们对生活的观察真仔细。我们看——[课件展示探照灯光、舞台灯光、激光图片]这些灯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作是由灯这一点引出的射线。
师:直线有什么特点呢?
生:直线没有端点,它的长度也是无限的。[板书:没有端点、无限长]
师:大家再仔细观察,这三种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它们都是直直的。[板书:直的]
【设计意图:借助各式各样的灯光,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射线的特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实际应用
师:生活中,线是无处不在的。
[课件展示书本、手电筒、折扇的图片]
师:比如,书本的每条边可以看成什么线?
生:线段。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它是直的。
生2:还因为它的长度是有限的。
师:手电筒发出的光可以看成什么线?
生:射线。
师:这是一把打开的折扇,它的这条边可以看成什么线?
生:曲线。
师:你懂得真多,还知道这叫曲线。它为什么不是我们今天学的三种线呢?
生:因为这根线是弯曲的。
师:在生活中你也一定观察到了不少线,能把它们画下来吗?试试看。如果你画的是今天学习的三种线,你会借助什么工具?为什么?
生:直尺,因为它们都是直的。
投影学生作品。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画的是什么线?是什么物体上的?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感知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及异同点的基础上,安排这样的实际应用,不仅起到了巩固和检验认知的作用,更体现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4、直线的规律
师:老师也来画一画——在黑板上点上一点,经过这一点画一条直线。
师:你们想画吗?好,在草稿纸上点上一点,经过这一点画一条直线。那么,经过一点究竟能画多少条直线呢?试试看。
学生画。
师:老师发现有的同学一直在画,有的同学画了几条就停下来了。(问已停下的同学)你说能画多少条?
生:无数条。
师:看来先动脑再动手是很必要的。
师:(夸张)既然经过一点都能画无数条直线,那么同时经过两点呢?猜一猜。
生1:无数条。
生2:(略加思考)一条!
师:究竟哪种正确呢?同桌之间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
师:老师发现有的组只是在讨论,还有的组一边讨论一边在动手画。猜想之后进行验证,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科学探究方法。
更多的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之下动笔画。
师:画出一条的请举手。请你到黑板上来画一画。[生板演]
【设计意图:在探索实践中认识到动脑与动手的重要性,教会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5、线段的规律
师:同学们画图的本领真不错,老师也带来了一位画图高手的作品。[课件]这是小明画的从他家到学校的道路示意图。如果你是小明,你会选择走哪条路?为什么?
生:我会走中间那条路,因为中间那条路最短。
师:真棒,你已经用上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知识。
师: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师:经过测量这三条路的长度分别为800米、600米和750米,你能说出小明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吗?
生1:600米。
师:为什么?
生1:因为“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才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师:那它们之间的距离为什么不是750米、800米呢?
生2:因为那两条都不是线段。
师:不错,你们对“距离”的理解很深刻。
(二)角的概念与符号
师:我们继续画,听清要求(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在草稿本上画):先确定一点,然后从这一点开始,引出一条射线;再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
师:你们看这两条射线组成了什么图形?
生:角。
师: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板书: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
师:认识角吗?请你在图中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师:[课件]这里老师画了许多的角,能说说你喜欢其中的哪个角吗?
生:我喜欢最右边的那个角。
师:(疑惑地)最右边的角究竟指的是哪个呢?
生:(手比划)就是下面那个。
师:看来要用简洁的语言清楚地指出哪个角还真有点困难。怎么办呢?
生:给它们做上不同的记号。
师:想法不错。你们能创造出编的方法吗?
生1:给它们标上数字,分别是第1个角、第2个角、第3个角……
生2:用不同的字母表示它们。
……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板演]我们一般在角的两条边之间画一小段弧,并标上数字。像这只角就记作“∠1”,读作“角一”,“∠”就是角的符号。
师:现在能告诉大家,你刚才指的是哪个角吗?
生:我喜欢的是∠8。
师:看来创造有时真能给我们带来不少的方便。
师:想一想,过一点只能引出两条射线吗?多少条?
生:无数条。
【设计意图:通过在众多角中找自己喜欢的角,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需要给角作上不同的标记以便于区分。让学生自己探索标记的方法,发挥了他们的想像,培养了创造能力。】
三、巩固
1、猜词游戏(线段、射线、直线、距离、角)
师:我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给他看一个词,由他来描述这个词的特征,但是不能直接说出这个词,下面的同学猜他看到的是什么?
教师分别出示“线段”、“射线”、“直线”、“距离”和“角”这些词。
【设计意图:这种类似于“幸运52”的游戏形式,不仅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而且很好地巩固了本课的知识重点,体现了寓教于乐。】
2、词语搭配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其实,如果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你会发现许多的东西和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做事情就应该像线段那样,做到有始有终。请看大屏幕——你能把“学习”、“生命”与今天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吗?
生1: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应该像线段那样有始有终。
师:你一定是一个踏踏实实学习的人,“一步一个脚印”。
生2:我觉得学习更像射线,因为“学无止境”,它是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
师:相信你在学习的道路上,一定会像射线那样不断追求,永无止境。
生3:生命就像线段,因为它有始有终,是有限的。
师:相信你一定会充分利用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
师:生活中是不是还蕴藏着直线和角的道理呢?请同学们今后去留心观察。
【设计意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有深层次的内涵。通过词语搭配,让学生感悟出数学中蕴藏的人生智慧。】
【反思】
纵观本堂课的教学,有如下四个特点:
一、学习内容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的意义。”学生在对各种灯光的观察中,认识并理解了射线的特征,有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折扇曲线的展示,不仅强化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共同点,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把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线画下来,更是通过操作把生活与数学联系到了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
二、学习形式探究化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是学生内化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经过一点究竟能画多少条直线”, “既然经过一点都能画无数条直线,那么同时经过两点呢”,这两个问题放手让学生去实践、探索,同时很好地利用了学生的认知差异和思维惯性引起矛盾冲突,诱其“上当”,进而反思。“看来先动脑再动手是很必要的”,“还有的组一边讨论一边在动手画”,“猜想之后进行验证,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科学探究方法”,这一句句适时的提醒,无不渗透着对学生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
三、知识形成体验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只有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地被激发,如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才有可能真正被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什么要给角作上不同的标记?教材没有说明,学生也未必能主动地去思考。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学生不仅能深切体验到标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这样形成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的牢固,学生也能充分感受到数学带来的好处。
四、数学价值智慧化
数学与人生,看似两个不相干的话题,词语搭配却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数学的价值不应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给他们带去智慧。这种智慧不是简单的智力提升,还应该是对人生的一种思考与感悟。“生命就像线段,因为它有始有终”;“学习更像射线”,因为“它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多么智慧的语言!一句“生活中是不是还蕴藏着直线和角的道理呢”,把这种对于数学与人生的思索带到了课外,学生们意犹未尽。其实只要用心挖掘,相信一定能发现数学中更多的人生智慧,让数学的价值超越数学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