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论文随笔 >> 正文

论文随笔

遵循认知规律 演绎精彩课堂

遵循认知规律 演绎精彩课堂

前不久我参加了全省优课观摩活动,仪征市真州小学的许老师执教的一年级数学课《认数》获得了评课专家的好评,作为一名一年级教师,我认为另有精彩之处。

一、 教学设计构思巧妙,童话故事串联全课。

自从《喜洋洋与灰太狼》热播后,许多低年级课堂里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但大多只是为了导入一下,引起孩子注意。在这堂课中,所有的教学都被非常巧妙的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展开、发生,这是低年级孩子最喜爱的形式,所以孩子们乐在其中,积极地参与每一次活动,高效完成了学习任务。

本课以羊羊运动会开场,通过数一数运动员人数复习了1-10,揭示课题,继续认数。接着以村长要给运动员发彩旗需要旗杆自然引出了数小棒、摆小棒,认识了11-20各数。练习设计尤为精心,数数被演绎为越来越多的运动员被吸引进来了,给他们编编号吧?生活中的数更是有意思。运动会结束了,大家一起到喜洋洋家做客去。从公交站台看站牌,坐上15路车,到十字路口遇到红灯,大家一起倒数,乘电梯正运行到第16层,19层就是喜洋洋的家了。大家一起看电视,是20频道的。一切是那么的自然、真实,又有力的暗示着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就连估一估、数一数,也被设计成喜洋洋端出的奖品,抓一把十几根小棒变身为游戏,抓对了就能喜洋洋交上朋友。难怪孩子们越上越有趣,下课也不愿意了,这不正好说明了教者设计的巧妙,教学的精湛吗?

二、 教学过程遵循规律,细节处理巧妙得当。

1、 使用学具盒,减少干扰物,提高听课效率。

一年级的孩子上课最喜欢摸东西了,尤其当有小棒、直尺等等物品时,操作完毕,往往还有不少孩子在悄悄的摸,严重影响后续教学。如一位老师执教《认识人民币》,孩子们对这么多的纸币、硬币非常感兴趣,整堂课都有不少孩子在摸,教师的组织教学非常困难,效果自然就差,后来使用了透明的盒子,用完随时装起来,孩子的手不能直接摸到,效果好多了。本课也正是了解孩子的特点,正确使用了盒子,而且直尺也只在需要的时候拿出,用完马上放回了抽屉。这样就保证了所有孩子都投入到课堂,参与学习操作的每一个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

2、 再次强调一个十,为后续教学铺平道路。

在教学摆12根小棒前,教师创造性地让孩子们再拿一个十。“假如老师再让你从盒子里拿出10根小棒,想一想,怎样拿最快?”交流时,表扬了小朋友直接拿出了一捆,就是10根,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正确摆出12根小棒作了很好的铺垫。

3、 汇报交流全面、清晰,语言组织暗合了数的组成。

在学生摆完12根小棒后,开始交流。教师让孩子把小棒举起,按照左边一捆是10根,右边再加2根是12根来说,有意识的说出了数的组成,为后续教学铺垫。然后又用多媒体再次演示。教师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又问:“有没有不一样的?”当有孩子说是1根1根摆的,教师故作惊讶地说:“是12根吗?一眼看不出来,我可要数一数。”暗示孩子们这不是按照一眼看出的要求摆的。她还很细致的发现有一个孩子的摆法与众不同:他的前面只有一捆小棒。原来他把12根捆在了一起,教师很自然地说:“我们一般10根才捆成一捆。”而且看着这个孩子当场改为正确方法。接着让孩子们比一比,哪种摆法能让人一眼看出来,让没有这样摆的小朋友也这样摆一摆。这样的教学,全面、清晰,真是让人佩服。

4、遵循认知规律,先扶再放。

在教学摆小棒过程中,教师的心态很好,开始让孩子慢慢跟着老师摆出了12、11根,后来就自己摆出16根,最后问孩子,你还想摆十几呀?自由摆出了一个十几的数。开始感觉这里的教学是否太慢了,仔细想想觉得有道理,符合低年级的孩子的认知规律。汇报中又很自然地截取了19根,问,如果在19根后面再添1根,是多少根?自然延伸到20.的认识。

5、教学提问精确,指导明确,提高了游戏的效果。

小游戏你能一把抓出十几根吗?不仅检测了10个一是一个十,而且做了非常明晰地指导。教师首先问一把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就是只抓一次,不能再抓、再放了。接着教师示范抓了一次,数一数是十几根。明确的指导,让全班孩子都理解了,也做对了,确实不易。

本课教学,并没有加入另外的练习,都是书上的习题,充分说明尊重教材,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发挥教者的聪明才智,巧妙设计、组合,也能上出一堂公认的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