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围绕着“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进行着。教学过程几乎成为学生记忆和练习为主的被动接受过程,它忽视了知识与儿童经验世界的丰富关联。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课堂教学必须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创新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充当知识的呈现者,学习的引导者,学业的评价者,活动的组织者,更要是课堂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动态生成的推动者。因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转变教学观念,为学生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发展。
一、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程提出: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在学生间创设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的生生关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并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获取新知,发展能力的主阵地。记得有一次我在上《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练习课时出示了这么一道题:用6分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分米?一位男同学地回答:这个长方形长3分米,宽2分米,这时班级里发出了一阵哄堂大笑,这位同学涨红了脸,我急忙用眼光制止了这一场“骚乱”,微笑着对他说:别着急,刚才同学们可能没听明白你的答案,不如你一边操作,一边给同学们讲解一下行吗?这位同学走上讲台,通过动手操作,反复修正终于将铁丝拗成了一个长方形,这时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立即修正了自己的答案:这个长方形的长2分米,宽1分米。顿时班级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这位同学笑容满面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让这位同学找回了自信,而且也使全班同学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进一步体验了长方形面积与周长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景,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密切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把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自主探究,动手实验与合作交流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策略,将数学教学植根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课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情景:明天下午文体活动课全班同学按男、女分成两组进行活动,各组只能在老师划定的场地内活动超出界限者取消活动资格。(课件出示两块平行四边形的地)活动方案一出来,全班顿时炸开了锅:老师偏心眼,男(女)同学活动的面积比较大……老师不公平……,在争吵中他们达成协议:还是先研究出这两块地的面积各是多大再下定论。于是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有的剪,有的拼,有的量,有的算,在激烈的辩论中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通过计算他们还发现:第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20 x 15=300平方米,第二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10 x 30=300平方米。这样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构建开放的问题情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从以获得知识为首要目标向关注的发展为核心的方向转化,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自由空间。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能促使学生展开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例如:在《可能性》一课时,我拿出一个装有黄、白两色玻璃球的纸盒问学生:你能提出有关可能性的问题吗?学生的问题可多了: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有多大?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有多小?摸到那种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那种球的可能性最小?为什么?……。接着学生通过一系列大胆猜想、操作求证、合作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培养和发展了思维的多样性和独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