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论文随笔 >> 正文

论文随笔

俞晓金论文七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教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手段之一。如何引领学生探究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于不同的生活背景,他们在学习中有着不同的经验与体会,对同一个问题的解决,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习惯及见解,教师要为这些不同提供表达的机会,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小组合作学习是个很好的形式。一个问题,放在小组中,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性的商议,这时,思维活跃的孩子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而对于不爱发言的孩子,在小范围内也留给了他表现的空间。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是快乐的,是幸福的,而且在小组这种宽松氛围下大家的参与是积极的,思维是活跃的,不同的人会获得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一课时。我让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学具量一量,比一比对三角形的特征进一步的认识,并且进行分类。学生在合作中通过量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发现1号6号7号三角形中都有一个角是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钝角。而2号5号中有一个角是直角。3号4号8号三角形三个角都小于90度是锐角。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小组成员将8个三角形以角来分,分为三类。但出现了争议如果不以角来分类也可以。于是又出现不同答案,还可以以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对研究的数学结果进行初步的统一,然后把研究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时,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行再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事实证明,合作探究给学生创设了适合他们自己去寻找知识的情境,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以展示属于他们的思维图式和解题策略。这一切都旨在促进学生形成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二、联系生活创设情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生活与数学的关系。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变化莫测的,而数学有着自己的严谨性和确定性。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不同的生活情景中不断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学生的学习差异、师生的交流启发有效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认识小数本是一堂十分单调与抽象的概念课首先,由“找身边的小数”入手,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实物的长,由不满1米而想到用分米做单位,并由1米=10分米的进率,联系分数的含义,用十分之几米表示几分米,进而引出零点几米的小数。这样的学习过程,是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源头和需要出发,使学生在认识小数的首次感知时就了解小数的来源和含义,初步知道小数与整数、分数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学生动手实践的基础上,教师结合讲解小数的含义之后,先让学生进行观察、模仿、比较、归纳,并进行了两次针对性很强的练习,由具体的长度单位转化到一般的十进制分数,让学生在经历有序的数学思维活动过程中逐步感知小数的含义。进而自然引出小数,体现了学生学习小数的需要,沟通了整数、分数、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样,学生凭借实践探究活动,通过联系生活中认识得到的小数印象最深,记的最牢。这种由师生共同创设的双边实践活动氛围,学生参与程度高,全班学生智力活动的潜力得到有效的挖掘和体现,从而培养了学生勇于实践的能力和积极探究的精神。

三、设疑置难激活学生自主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般来说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催化剂,是探究活动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潜伏状态达到活跃状态。而探究性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围绕问题开展教与学活动,而问题往往产生于具体的情境中。因此,我们要用创新的教育理念,去激活学生创新的思维,播撒创新的种子,点燃创新的火花,开发创新的才能。在自主探究的课堂中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把课本中的既成结论转化成学生探究的素材,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探究的思路新颖化,解题的方式独特化,收到异曲同工之妙。为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教师应将教学中应解决的问题,隐藏在所创设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认知冲突,再围绕问题开展活动。同时教师要引导和启发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勤于分析问题,乐于解决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数学广角”这课的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断:出示三件衣服,一件裤子,一件裙子,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可以有几种搭配方式。同学们激烈的争论起来,有的说 6 种,有的说 3 种。究竟握几种呢?你们能来证验一下好吗?同学们便兴高采烈地活动起来,拿起桌上的卡片有的一一搭配;有的则采用连线方式;更有同学采用编号方法如将衣服分为1号2号3号裤子4号裙子5号。这样1和4、5分别搭配,2和3也分别与4、5搭配而1号2号都是衣服很显然不能分为一组,很快得出6种搭配方法。这种探究的学习方式,能让同学们互相交流,互相沟通。我也作为一个学习伙伴参与学生之中,把积极思考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探究活动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在探究活动中交往、互动,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