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解读“人才”》。依然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震撼、敬佩。
首先震撼我的是徐业毅老师那颗对“教科研”孜孜不倦的赤诚之心。“是金子到哪儿都能发光”,他毅然从人人艳羡的县中主动请缨到位于郊区、集中了各种差生的镇办中学,单这一点就足够让我敬佩一生了。
其次,让我震撼的是徐业毅老师为了事业,在“鱼塘”学校里付出了两次失败婚姻的代价。他的两位前妻都认为“他是一个人才,是一个会写文章的人才,却是一个不赚钱的人才。”诚然,徐老师的工作是清苦的,当人们纷纷下海经商时,他正在“鱼塘”边跟那些形形色色、可气可恨又可怜可爱的“差生”们死缠烂打、软磨硬劝,没日没夜地搞教育教学。正如徐老师所说的:“身外如此寒冷,我的内心却揣着一团火。那是一把感恩的火,一把有志争气之火;那是一种教学实践真切感悟之火,一种科研理论深入思考之火,一种灵感冲动原创突破之火;那是一种语言从艰难掘进三步两回再到奔涌而至畅达无阻,构思从山穷水尽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激动亢奋喜悦欢欣之火。”徐业毅老师的这把火点燃的兴旺至极,把人类那种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时所闪烁的灵动表达得淋漓尽致。
所谓“天道酬勤”,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周边环境的恶劣;妻子的离去;孩子们的缺陷都不能扑灭他内心的这把火。终于他成功了!他携幼子去参加教育部在哈尔滨主办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他学习异常刻苦,各门功课都是优秀。学习之余仍笔耕不辍,所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的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所执教的优质课《论雷峰塔的倒掉》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了黑龙江省初中语文教师优质课大赛特等奖。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的孩子在别人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都恢复了健康。“否极泰来”也许正是徐业毅老师的真实写照。再回过头反省一下我们自己,实在有太多的汗颜之事:年纪不大却已经再抱怨体力不支,精力够不上;这么好的办学条件,依然在挑剔没有实物投影仪……
“人才”,要想成为真正的人才,必定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雷打不动的坚持;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勇气。长此以往,也许我们的头发不再乌黑发亮;也许我们的背不再挺拔;也许我们的步伐不再轻盈自在,但是当清脆的铃声奏成了美丽的生命乐章,看着稚幼的学生们长成了苍天大树,你怎能体会不到满心的喜悦?此时,你便能真正理解“人才”真正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