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识的累积正在一点一滴地敲碎美丽的童话世界,当把真实的科学慢慢展现在儿童的面前,她原先构建的那个丰富美丽的童话世界正在被解构。一个孩子指着月球的图片说:月亮上怎么会这样子?从他的脸上我看到了失落和难过,他的童话梦正在幻灭。我忍不住要问自己:难道科学与童话如此的不相容?我们教给儿童科学知识是否过早了?在教给儿童科学的同时是不是应该考虑到他们所拥有的那个童话世界?
一、科学与童话的同源化探查
1.历史发展的同源性。
追溯人类的发展史,在我们的祖先那里,童话与科学是怎样的关系呢?最早的童话是由神话传说演变而来的,而神话是怎么来的呢,原始人类无法解释神秘莫测的自然现象,他们就幻想在强大的自然力背后,有一个神在主宰着一切,于是就有了神话,像我国的创世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等就试图解释世界与人类的起源。科学的本质就是对自然现象试图作出解释,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讲,我们的原始先民用神话对周围的自然现象作出了在那一时期相对合理的解释,因此对于原始先民,神话就相当于科学。这么说来,在人类历史的早期,科学与童话是叠合的。
2.儿童接受反映的同源性。
儿童是历史之子,儿童个体的发展是对人类发展史的重演,儿童用童话的思维方式解释着周围的世界,这正是人类早期用神话故事解释自然现象的重演。儿童的思维方式明显不同于成人,他们的思维是浪漫而唯美的童话思维。
其实在儿童的世界里,他们拥有着自己独特的科学,他们会用他们的方式对周围的世界作出解释,这样的解释也许不符合成人的科学观,可在他们看来是合理的,相对于他们的认知层面是易于接受的。此时我们没有必要灌输给他们成人的科学知识,也无权指责他们是错的。可以说,童话就是儿童世界里的科学。
3.二合一的现实活体。
科学童话是童话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以科学知识为内容,所表现的主题也与自然科学有关。科学童话的幻想在科学的基础上展开,以童话的形式贴近儿童的心理,让儿童在不经意间获得了科学知识。由于科学童话一般所涉及的科学知识比较浅显,因此总是被拒绝于科学教育的门外。其实科学童话是可以让儿童轻松学习科学知识的一种读物。可以说,科学童话,使科学与童话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二、科学教育中运行“童话思维”的心理学依据
1.儿童认知心理的“童话式发展”。
儿童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是不同的,儿童的主体发育水平还处于主客观的互渗状态。皮亚杰认为:儿童不能把精神的东西和物质世界相区别,在成年人看来无生命的惰性事物,在儿童眼里大部分是活的、有意识的。他把这一现象称为儿童的“万物有灵论”。
孩子最初认识世界时认为一切物体都是有意识的,这一时期孩子不能区分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他们的思维经常是泛灵论的。他们认为每样事物都像他们自己一样活动。
2.处在童年心理的 “泛灵论”期。
低中年级孩子的年龄为10周岁以内,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孩子认为月亮里有很高大很美丽的房子,住着嫦娥和玉兔。可见,低中年级小学生仍不能区别精神的东西和物质世界。因此,童话是最符合他们主观世界的逻辑和审美的,使他们乐于接受,为他们所钟爱。
3.融入生命的童话情结。
他们认为云是有生命的,流动的水也是有生命的。他们的心灵还沉浸在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里。作为科学老师,不应该是童话世界的解构者,终结者,而应该保护他们心中那个美丽的世界。像人类的科学史发展一样,儿童学习科学同样应该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应该顺应儿童的思维发展,考虑儿童的童话思维,我们的小学科学教育里也应渗透童话思维。
三、在科学教育里合理运行童话思维
1.生命亲近化,探索自然奇趣展开童话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就应当越经常地到知识的最初源泉--自然界里去,周围世界的形象和画面就应当越鲜明地印入他的意识里去。”他把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称为《自然界的书》。对于科学教育来说,大自然是一部异常生动的教材,以它的广博,美丽呈现在我们眼前,这里到处存在着奥秘,神秘的面纱等待着揭晓,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孩子总会有很多惊喜的发现,产生许多的小问号。
来看看那些著名的科学家从大自然里得到了什么吧。
爱因斯坦曾经孵化小鸡,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就想苹果为什么会掉在地上而不是飞向天空呢?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动力来自大自然。他们没有给太多的书本束缚对大自然的探索。科学的知识,科学的原理,科学的奥秘,其真正的起源不是书,而是大自然本身。这些科学家由于从小就发现了大自然的美妙神奇,从小就在脑海里形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心理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才能成就科学的辉煌。
我们应该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带领他们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探索科学的奥秘,用好大自然这本生动的教材。
2.课堂动漫化,导入历险元素展开童话思维
常常惊诧于儿童对动画片的专注,这些动画形象深深地烙在他们的脑海,并乐此不疲,津津乐道。把动画形象引入科学课堂,以动画形象贯穿课堂,引导儿童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
可以设计一个可爱的动画形象,带领孩子进入奇妙的科学世界。这样会大大提高儿童学习科学的兴趣。
3.自然拟人化,激发好奇心展开童话思维
在执教《神奇的水》一课时,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浮力、压力等性质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讲特别难以理解,这些专有的科学名词他们也难以接受。教材很巧妙地把水作了拟人化处理,向学生介绍了“会爬的水”(水的毛细现象)、“会团结的水”(水的表面张力)、“会托举的水”(水的浮力)、“会喷射的水”(水的压力)。我和孩子们通过几个小实验领略水的神奇之处,还给孩子编了一个简单有趣的童话故事《神奇的小水滴》。
儿童认知的发展还处于“泛灵论”期。针对儿童这独特的视角,我们和儿童进行交流也应该是童话式的,拟人化的。这样他们的好奇心更易被激发,从而产生探索的欲望。
4.人物自然化,移情体验展开童话思维。
观摩台湾的科学活动课《建造班级动物园》后,我才发现科学课原来可以这么上,整节课的思路很简单,就是每个同学把自己想象成一种动物,通过找同伴,找家园,介绍自己等活动来认识这一动物的特性。当学生进入所创设的情境,就融入到了动物世界,此刻自己已然成为动物界里的一员,这是一个物化的过程,儿童设身处于动物的境地不仅使这些知识的获得变得更加容易,而且由于移情作用,感同身受,与之产生共鸣与同情,进而对于动物会产生一种特殊情感,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一科学活动课模式针对儿童童话思维的特点,使课堂变得热闹、快乐起来。实际上科学课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用这一模式来进行,如认识植物,认识金属,认识纺织材料等等。
综上所述,儿童头脑中的世界是诗意的、童话的世界,这就决定了儿童的科学教育不能是科学知识的灌输,儿童不可能像成人那样掌握科学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指出,童话不仅不会妨碍对真正自然规律的认识,相反有助于对真正自然规律的认识。他说:“我千百次地证实,儿童在给周围世界增添各种幻想形象、虚构这些形象时不仅能够发现美,还能够发现真理。”我们作为儿童科学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地利用童话,促进儿童的科学学习。让儿童在科学的世界里,继续绽放童话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