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善用“美丽的谎言”
在一堂数学课上,老师问学生:如果我们想从10张连续的同一排电影票里,拿出5张位置相靠的,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问题一提出,学生似乎有些迟疑,于是老师连忙说,回答问题最出色的5个同学,我将请他(她)看电影!学生一听,精神为之一振,纷纷举起了小手。一个学生成功地进行了回答。但他反应敏捷,在接下来的几道题中,又频频举手,老师没有满足他,要他把机会留给其他的同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告诉我们: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诚然,在实际教学中,语言性激励运用恰当,能激发孩子的表现欲,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什么是语言性激励?就是教师运用期待、赏识、引导、谅解、表扬等鼓励性语言,来激发学生思维、加强学生信心、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成功的一种激励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审视,上面这位老师的做法就属于语言性动机激励。
表面看来,这位老师颇具教育机智,为了激发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动机,向学生作出“请看电影”的承诺,但细细品味揣摩,又觉得有些不妥。从课堂的实际情况来看,“请看电影”的承诺是课堂特定情境中的生成,而不是预设;实践告诉我们,课堂生成的应该是无需预约的精彩,而这一生成很显然不是精彩,它带有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如果有5个同学真的回答得很好,我估计老师请孩子看电影的可能性很小,这个“谎言”带有不可操作性和欺骗性。此外,一个孩子表现突出,出乎教师的意料,教师有失时宜地进行了劝阻,又带有压制性和不灵活性。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明了,这个语言性激励性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美丽的谎言”。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能否运用“美丽的谎言”来激励学生呢?完全可以,只是面对纯真的孩子,我们一定要用好,要“善用”。
美丽的谎言,要契合人心。
一位老师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孟泽祥是个小帅哥,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漂亮孩子却很难让人喜欢。课上,老师讲课他听不进去,总是在下面摆弄自己的东西;课后,作业从来不写。和小朋友一起玩时不懂规则,孩子们都捉弄他。妈妈每天把他打扮得干干净净,可是他桌子底下的废纸总像“雪花飘飘”。对于孟泽祥,我颇伤脑筋,不得已我开始撒谎:“大家看,今天孟泽祥的桌子底下的纸是不是少了很多?”其实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可爱的孩子们还总是顺着我的话音答道:“少了!”
有一次,我展示孩子们写的字,当我把孟泽祥的字展示出来的时候,教室里立刻发出了笑声。我说:“大家觉得不好,其实老师觉得写得不错。为什么呢,这是孟泽祥同学用了最大的劲儿写出来的,而且比他以前写的好多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本来就写得不好,所以都同意地点点头。不久学习课文《太阳》,我让孩子们读课文,当孟泽祥声音洪亮、一字不错地把一个自然段读完的时候,我心里涌起了无名的感动。我连忙说:“今天有一个同学读课文时把老师感动了,大家知道是谁吗?”“孟泽祥!”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是啊,孟泽祥给了我们巨大的惊喜!同学们的回答同样感动了老师,因为你们也会欣赏同学了!”①
这个故事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每一个孩子都有进步的可能,这位睿智的老师转变小孟泽祥的法宝,就是“美丽的谎言”。让人惊喜的是,自始至终小孟泽祥就是非常相信老师的话,因为老师的话他爱听。
美丽的谎言,要蕴藏呵护。
一年级新生金豪,常常为了一点点小事,对同学怒目而视,甚至大打出手。入学才两天,这已经是他第七次和同学发生争吵了。在和他交谈时,我不经意地发现他的左耳旁长了一小指头大的肉芽。可能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个肉芽惹的祸!和他家长的沟通,证实了我的想法——“小肉芽”让金豪他从小就受到很多的奚落和嘲笑,难怪他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敌意。
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情急之中,突然想起《天使的吻痕》这个故事:说一个年轻人左脸上有一块巨大而又丑陋的紫红色胎记,但他却友善、幽默、积极向上,凡是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他。他经常参加演讲,观众们对他的演讲,常报以热烈的掌声。有记者问他是怎么应付那块胎记的。年轻人告诉记者:母亲很早就告诉他,他出生前,母亲请求上帝赐给她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于是在他出生后上帝派天使亲吻了他,这个标记就是“天使的吻痕”。这个故事曾给我深深的震撼。此时,金豪不正面临这样的问题吗?我决定利用自己的权威和金豪作一次长谈。我给金豪讲了《天使的吻痕》的故事,并非常认真地告诉他,他左耳边的“小耳朵”,也是“天使的吻痕”,世界上拥有“天使的吻痕”的孩子是不多的,而且都非常聪明,成绩优异……金豪甜甜地笑了,笑得那么舒畅,我知道我解开了他心中最大的疙瘩。从那以后,金豪和同学们的关系明显改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也总是有意无意地将他取得的成绩与“聪明的小耳朵”联系起来,如今他成了我的得力小助手。
“美丽的谎言”,让孩子的心纯真、善良、闪光!
美丽的谎言,要蓄满真情。
一个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三分钟都坐不住。”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说了些什么。妈妈强忍眼泪告诉儿子:“老师喜欢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到一分钟,现在差不多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数宝宝进步最大。”当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孩子上小学了,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对母亲说:“全班50名学生,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到医院查一查。”回家的路上,母亲流下了伤心的眼泪。然而,一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她振作起精神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说你不笨,只要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第二天上学,母亲发现儿子比平时任何一天都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开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孩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说你只要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
高中毕业后,儿子把一份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递到她手里,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母亲悲喜交加,十几年来积聚在心头的泪水,尽情滑落。
听了这个经典故事,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被母亲独特的教育方法所折服,她的儿子正是在她“美丽谎言“的激励下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她的努力为什么富有成效,因为她的“谎言”中蓄足了真情。
美丽的谎言,要彰显智慧。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可卜生来到美国的一所小学,从1至6年级中各选三个班级,对18个班的学生“煞有介事”地作发展预测,然后以赞赏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教师。名单中的学生,有的在老师的意料之中,但有的却不然。对此,罗森塔尔也作过相应的解释:“请注意,我讲的是他们的发展,而不是现在的基础。”并叮咛不要把名单外传。八个月后,他俩对这18个班进行了测试。结果,他们提供的名单里的学生成绩增长比其他同学快,并且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与老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其实,这是一项心理学实验,所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机的,实验取得了客观真实的效果,被称作 “罗森塔尔效应”。
那些“有优异发展可能”学生的成绩之所以能取得快速的进步,情感能获得良好的发展,正是得益于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可卜生带有权威性的“美丽的谎言”。这个“美丽的谎言”中蕴含了一条“暗示链”:心理学家暗示教师,坚定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而教师又通过自己的眼神、笑容、期待等,将成功的可能暗示给学生,使这些学生充满自信、积极向上,最终获得成功。
我们从课堂到课外,从学校到家庭,从家庭到社会,撷取了四个或感人、或睿智的案例,这些成功的案例演示了运用“美丽谎言”的四个基本原则,但愿能给大家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