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论文随笔 >> 正文

论文随笔

浅析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与审美

王国维说:“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我们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天真无邪,正是性情本真的小诗人。可以说,孩子的心灵和诗人是相同的。学习古诗就是孩子与诗人跨越时空的美丽心灵之约。

一、 美的旅程----低年级古诗的审美意义

我们所用的苏教版教材1-4册选编了《江南》、《锄禾》、《悯农》、《登鹳雀楼》、《春雨》和《春晓》共六首古诗,另有文包诗《咏华山》(《咏华山》)、《英英学古诗》(《静夜思》)和《母亲的恩情》(《游子吟》)三篇。(文包诗的重点是学诗,所以这里纳入古诗教学。)从数量上来讲,平均一学期两篇,不算多;但所选古诗都是经典之作,对培养孩子学习古诗的兴趣起着重要意义。

这些古诗体制小巧,以五言四句为主;语言清新浅近,通俗易懂。内容丰富,有表现本土风情的《江南》,有关心农民疾苦的《锄禾》、《悯农》,有表达思乡之情的《静夜思》,有描写春天的《春雨》、《春晓》。风格上或明丽轻快,或雄浑壮阔,或淡淡幽思。一首首古诗,如一幅幅画卷,以美的姿态展现在孩子的面前,给孩子愉快的感受。

美丽的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徜徉在这些美丽富有韵味的古诗中,孩子们仿佛踏上了美的旅程。

二、美的感知

1.感知韵律美

一首古诗放在孩子的面前,单单只是读就能引起孩子美的感受。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孩子特别爱读诗,而且能够自发地摇头晃脑,陶醉其中。其实这时的孩子并不一定能明白诗中的妙处,但那抑扬顿挫的音律感,清晰明快的节奏感,琅琅上口的音韵感,给孩子带来了愉悦的享受。有人认为孩子在没有理解诗意之前的记诵是一种机械记诵,我认为其实不然,这是孩子对古诗美的一种初步感知,“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古诗就如歌谣一样,随口吟诵,不咬文嚼字,只是抒发对美的欣赏。

古人告诉我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古诗时,先让孩子充分地读,充分地感知韵律美。读、读、再读,为什么这么喜欢读古诗?古诗读起来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在适当的时机,可以向孩子提出疑问,引导孩子去发现蕴藏其中的韵律美。

2.感知形象美

一般来说,古诗都是由一个或几个意象构成的。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对于意象,低年级的孩子很难理解,因为不仅是物,而是情与物的融合。而形象,这一直观的物孩子借助图画能感知到,教材中都有插图,孩子以往的观察和经验再结合插图对形象还是能准确地把握的。古诗中的形象是美的,我们都知道“诗中有画”,在古诗中蕴藏着美丽的画面。

如《春雨》一诗,截取于杜甫的五言律诗《春夜喜雨》。诗中的形象就是春雨,雨是孩子们熟知的,但对雨所怀的感情是复杂的,雨天带来的不便孩子们也有所体会,可对于雨又是热爱的,在雨中,孩子玩得酣畅淋漓。带着对雨的感受走进古诗《春雨》,春雨又不同于一般的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的描述使春雨这一形象独特具体起来。这时可以让孩子读诗作画,画雨,应该画什么雨?(小雨,细细的,像一条线)除了雨还可以画什么呢?(小花、小草、麦苗……它们都受到春雨的滋润,显得更加美丽了。)通过作画,他们的感知更加具体化了,感受到春雨的美。

感知和理解是分不开的,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真实地感知形象。一提到理解诗句,有很多人觉得理解诗句就是理解字词含义,其实字词含义只是理解中的一个方面,我们需要帮学生排解字面上理解的困难,但没有必要耗费精力在繁琐的字词解释上。南宋的陆九渊主张运用“宏观”读书法。他认为“石称丈量,径而寡失。铢铢而称,至石必缪。寸寸而度,至丈必差。”读书应求“血脉骨髓”,整体把握,抓住重点。这才是理解的第一要义。

三、美的情感

刚谈到意象,形象是意象中的物,而情才是作者要表达的,是作者心里的声音。古诗的“血脉精髓”正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而情感相对于形象而言就抽象得多,诗人的情感往往不直接抒发,而是将情融于景,情景交融,不着痕迹。那这情该如何引导孩子把握呢?

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注入语言文字中,凝结成满怀真情的诗篇,只要怀着一颗真心去吟诵,自己的情感就会被呼之而出。而纯真的孩子是怀有真心的,他们能与诗人形成心灵的共鸣。上面举的《春雨》一例,在孩子充分感知到春雨的美之后,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春雨》一诗要表达的正是诗人对春雨的喜爱。此时,无需教师的引导、渲染,孩子的心与诗人的心已然相通。

苏教版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古诗“文包诗”,是根据那些千古名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的一个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的故事。在低年级一到四册中共收录了《咏华山》、《英英学古诗》、《母亲的恩情》共三篇,这几篇课文,都是全诗照引,诗文共融,诗话互照,情景同现,融古今之美于一体。这一类课文有助于孩子更深刻地体会作者情感。孩子是最容易进入故事的,融进故事之后,他的情感被完全调动,往往身临其境,自己就化身为诗人了。

在这样的课文教学中,诗虽是重点,但只有在充分理解文的基础上,学诗才水到渠成。情感的美一直就蕴涵在诗中,孩子是最懂情感的,对于一花一草都满怀深情,让孩子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享受美。

四、美的意境

在前面我们提到“意象”一词,在古诗中一系列单个意象组合起来,就变成了意境。意境是什么,如果说形象可以感知,情感可以通过移情来把握,那意境呢?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如严羽《沧浪诗话》所说:“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样微妙的,用语言无法捕捉的东西,怎样引导低年级的孩子去把握?

一般都认为,孩子涉世不深,阅历善浅,没有什么文学功底,要理解诗人在诗中所创设的意境是困难的。其实换一个角度来讲,脱离了经验的樊笼,却更能靠近诗人的真心。而且对于意境的体会,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登鹳雀楼》一课,短短的二十个字就把画面、意境融合得浑然一体。头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诗人看到的现实的图画,景象壮阔,气势雄浑。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仅如实写诗人欣赏更多美景的顾盼之情,还即景生“意”,写出了诗人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蕴含着“高瞻远瞩”的哲理。

低年级学生的直观思维占优势,对“白日”“山”“黄河”“海”一系列的形象比较容易感知,可以让学生画一副图画来配这首诗,(发挥自己的想象,避免和书上插图相同)。并想象自己置身于鹳雀楼上,看到什么样的画面,学生的叙述必然带着自己的情感和体会,所以这样的叙述已经不是简单的形象,而是意象,并且在叙述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把握诗人所创造的壮丽、雄伟的意境。对于景的把握是意境鉴赏的第一步。本诗的文眼是诗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诗人不仅写出了当时的心境,还蕴含着深奥的哲理。能不能真正领悟这两句的意义是鉴赏本诗的关键。在作画,想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可以演示“诗人登楼图”,形象感知诗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让学生畅谈自己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经历。学生能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也能领会到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需要不断努力。

总之,意境的鉴赏需要对诗中所描绘的图景、营造的氛围,作者的情感作更全面、整体的赏读。有了前面的诵读、画画、情感的理解等一系列审美的铺垫。意境的领略也应诗水到渠成的,我们要耐心的倾听学生的理解,让他们尽情抒发对于美的感受。

古诗是小学低年级教材中最好的审美教材。充分运用这一教学资源,使学生生活在美的世界里,充分感受母语的美,与古代的诗人心灵相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