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性集体备课”的实践与反思
03年以来,为了切实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实现教育智慧共享,我们提出了“智性集体备课”的理念与管理模式。在前几年集体备课的实践中,我们更多的关注集体备课的外在形式,如强调集体备课“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每学期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时,由学校教导处统一指定各学科、各年级备课组长,统一规定各备课组的活动时间,明确检查领导,同时要求各备课组开学伊始,便进行分工,基本明确每次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应该说,这样的形式,一开始还是受到了老师们的欢迎。老师们感觉到集体备课将他们从简单重复低效的抄写教案中解放了出来,因而有一定的参与积极性,但久而久之,教师对这样的形式主义便感觉到了厌烦:集体备课的时间往往成了谈天说地的时间;集体备课的教案异化为“教案之和”, 教研组将新教材的各章节平均分给同年级的各位任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完工后交给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将其装订成册;集体备课成了“网上资料的拼盘”,备课组为了快速完成集体备课的教案,实现教师“自我解放”,由组内某位精通电脑的年轻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在线查找”,将现成教案进行“打包下载”,装订成册后谓之“集体备课”……当然,集体备课中的模式化、一言谈等现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
我们认为:智性集体备课它不是经验壁垒下的相互敷衍,不是各备课教师的“教案之和”,不是一人说了算的“权威统治”,更不是网上资料的“下载拼盘”,也不是“标准答案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流程的定期发布。智性集体备课应该是同组教师共同商讨如何突出重点,突破和分解难点,如何使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如何挖掘拓展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课改精神,实现教材、地域资源、教学策略与学生发展的最佳相似匹配。在智性集体备课中,每位教师要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它可以是和风细雨式的述说,也可以是面红耳赤的争论。总之,智性集体备课始终离不开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共同研讨,应该是“庇千山之木于一台,汇百家之流于一体”,通过智性集体备课,互利互惠,相得益彰,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发展学生,成长教师。否则,所谓的集体备课既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一、智性集体备课操作流程
智性集体备课,是基于合作文化的,是以恒常、真实的流动对话为保障的。为了确保智性集体备课的正常运转,我们设计了相应的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
1、分体预热,中观扫描,形成备课纲要
个人初备时,一定要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做到人人熟悉教材,既熟悉串联性同科教材,又熟悉并联型异科教材。初备时每位教师都要尽力提出自己有独到见解的设计方案,以便共享优质资源;初备时要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困难。如果进行话题讨论,每人均应查找相关资料,对话题有所思考,确保对话的效度和深度。
2、优质聚合,集体审查,达成备课共识
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我们遵循“整体——部分——整体”思想。备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最好采用“说课”形式,进行比较,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通过集体研讨力求做到“四个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阶段练习。这“四统一”不是一刀切,而是根据具体情况,集体分析。
3、合理吸纳,浇筑个性,合成备课预案
在智性集体备课中,中心发言人说课,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当然,“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由于各班学生都有其各自的特殊性,教师也各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特长,因而,教案的修正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学校规定三十周岁以上的教师可以使用集体备课的电子文稿,但每一课时均要有教师自己的教学调整,备课笔记检查、听随堂课时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调整,关注其调整的频度与质效。
4、主被试教,全面检视,炼成备课优案
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案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考证,因此,有必要进行跟踪听课进行检验,以便得到总结、提高,我们强调备课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尤其强调首任试教。我们要求该教学内容的主备教师上试教课。备课组的全体教师在听课、评课过程中,集思广益,对焦点问题进行集中研讨,畅所欲言,形成共识,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少走弯路。
5、即时交流,立体分享,编成备课札记
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应有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创造阶段(编写教案),提高阶段(二次备课,调整和修改教案),总结阶段。课后交流,就是对备课的总结阶段。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要进行交流,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二、智性集体备课的具体操作
集体备课的形式容易模塑化、单一化,容易形成教师之间的经验壁垒。为了给集体备课不断地注入新鲜的活力,我们应当对智性集体备课的形式进行多方位的创新。
1、双休赛课,引团队合力——联赛型集体备课
为了给三十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提供以智性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的校本研修平台,我们适时推出了双休赛课制——每学年度,语、数、外学科利用一个双休日进行一次青年教师优课比赛。学校要求各备课组根据组内参加比赛的青年教师人数,将其余教师分成若干备课后援团,各青年教师先独立备课,然后向后援团说课,后援团提出修改建议,形成新的教学思路,然后以备课组为单位互听试教,再作调整,最后参加学校在双休日组织的青年教师优课比赛。双休日的比赛,评委由三十周岁以上的全体教师组成,评分设奖时,我们既根据青年教师个人展示的情况设个人奖项,同时根据各备课组整体情况设团体奖,学期结束,优秀办公室、优秀备课组评比时,双休赛课获团体奖的年级、备课组将优先予以考虑。
2、分组PK,燃智慧火花——锦标型集体备课
为了促使青年教师队伍的迅速成长,我们每学期推选十名以上同学科青年教师根据年级、教学内容分成三个备课组,每一组由一名任教该学科的中层领导、一名同学科的骨干教师担任召集人,同时吸纳其余的青年教师加盟。三个备课组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从教学思路的形成,教学细节的揣摩,教具的制作等各个环节精雕细琢,在一定时间内,学校教导处每周以“pk简讯”的形式,公布各备课组活动的情况,包括活动的次数、参与活动的人数以及课堂教学的准备进程,参与备课老师的备课一得等,全面PK,全面促进。
3、年级走课,挖实践深井——临床型集体备课
我们在一些年段、一些学科试行年级走课的形式,以进一步形成研讨的氛围。我们就某一学科的某一单元,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让相对成熟的教师去相应年级各班去走课。一般要求,去第一个班走课时,同组的教室前去共同听课,及时提出修改建议,对教学流程适当调整,以取得最佳效果。不参加走课的教师主要负责做好必要的教学辅助工作,如教具的准备、作业的布置与检查等。
4、班级联盟,开牵引快车——车头型集体备课
对工作未满三年的青年教师或未完全成熟的青年教师或是初次执教起始年级、毕业班的教师,由学校统一为他们安排拉手结对的班级。这些班级原则上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结对班级中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每周四或周五由学校教导处统一开出听课通知书前往结对班级听课,听课结束及时交换意见并进行作业的检查。结对的青年教师我们除了要求虚心求教、接受指导外,还要求每半学期进行一次不少于500字的总结,交教导处存档备查,分管的教导主任每半学期对此活动要召开一次专题总结会。
5、异质合作,注多元质素——广谱型集体备课
凡有教师要参加重大赛课,要求同轨的教师共同参与设计、研讨,我们的目标是一个学科联动多个学科,一堂公开课带动数节随堂课,一个赛事成就一批教师。我们还努力拓展集体备课的外延,倡导异质合作。每次,参赛教师试教、说课时,主动邀请异质学科的老师参与其中,倾力奉献智慧,从另一学科的视野出发“吹毛求疵”,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思路。
6、话题研讨,练备课内功——内蕴型集体备课
关注形式的同时,我们又将关注的焦点投向于集体备课的基本内容,一线教师的教学困惑不仅仅指向于教学流程的一般安排。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细节的完善等问题对许多老师来说也许显得更为迫切。研讨出效率,研讨出智慧,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两种思想。”因此我们在智性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大力倡导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小型教学话题研讨。
备课组内的研讨我们觉得应做到这样两点
指向真话题
备课组内的研讨话题切忌大而空,它应该来自于一线教师,来自于教学实践,可以是教学困惑的探讨,也可以是教学小策略的交流,教学智慧的小碰撞,教学理念的小交锋等
聚焦细节:
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事例,甲老师与乙老师今天教学同一内容,教学流程也基本相似,可是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这里不排除其他因素的作用,如孩子的学习习惯、智力水平等,但其中有一点我们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老师在教学细节的处理上有很大差异,因此,我们的教学要有效,关注细微、关注细节也许是十分必要的,因而在智性集体备课的研讨中,我们倡导各备课组能更多的聚焦细节。
三、关于集体备课的几点思考:
1、领导角色的定位
智性集体备课中的领导不应是高高在上的权威,也不应是板着面孔的检查者,我们以为智性集体备课活动中,领导应该是个潜泳者。对于集体备课活动有深度的卷入,参与其中,全面介入教学的整体规划、具体设计,乃至教学细节的优化处理,倾听教师,参与实践。在智性集体备课中,领导还应该是个网络邻居。为备课组与备课组,组员与组员拉起合作的网线,帮助他们打破教室的壁垒,实现教室的革命。智性集体备课中需要自由的空间,学术的宽容,使广大教师在合作文化的浸润中获得专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2、自由同盟的倡导
固定的组织与活动,对于集体备课的规范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我们认为,根据个人的志趣,学理的互补,结成学科内外的小型自由同盟,对集体备课、个体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即时、经常的研讨,可能更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实现集体备课的个性化生成。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倡导在备课组内外建立宽泛的自由同盟,有效抵制集体备课可能造成的模塑化后果。
3、教学资源的优选
目前,纸质和电子的教学资源不是缺乏,而是泛滥,由于良莠不齐,我们的视野中充斥着大量的平庸信息。让每个教师都去进行教学资源质量的鉴定和优选工作,不仅浪费时间,而且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因为做这项工作的人,必须要有深厚的教学理论功底,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只有他们才具备鉴别资源质量优劣的好眼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学校应当分年级段,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为全体教师提供滚动生成的优质课程资源,为智性集体备课提供最优化的宏大知识背景和校园支持系统。
智性集体备课,既倡导合作分享,关注教师的共性提高,又推崇个性思考,尊重教师的个体劳动,对所有参与其中的教师大有裨益,充分展示了集体备课的功效与魅力,让每一位教师深深体会到智性集体备课就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助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