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课堂诊断 >> 正文

课堂诊断

课堂诊断(凌晓枫)

南通市通州区中小学教师“课堂诊断”报告书

学校: 通州区实验小学 学科: 小学语文 报告人:凌晓枫

研究周期:2011年9月——2011年12月

项目

内 容

检查意见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教学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学会请教别人》,感觉内容简单,于是,我就事论事、按部就班地展开教学:

师:文中有四幅插图,你喜欢哪一幅。

生:我喜欢第一幅。

师:你真是个不懂就问的好学生。那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时,燕莉莉会怎么做,怎么说?英语老师又会怎么说,怎么做?

生:她会来到英语老师的办公室,微笑着对英语老师说:“王老师,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可以吗?”

师:你的答案很准确,想象力也丰富。老师请大家按照他的回答来完成另外三项口语交际题目。

结果???连我自己也不满意。

自我剖析:未深入口语交际内核,未识得其真容。

一是思想上,缺乏教学主动性。自认为口语交际只要学生能做出标准答案,在考试的时候不失分就行,因而弱化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是理论上,等同于说话训练。自认为口语交际教学就是教师说,学生听;忽略了交际技巧、方法、策略的指导。

三是方法上,缺乏交互性。整个教学过程中呈现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多是一人说,众人听,语言信息呈单向传递状态,思想交流,思维碰撞较少。

四是教学上缺少创新性。我只重视话题内容,不重视交际习惯、交际目标,扼杀了学生的口技交际兴趣。

“口语交际”与“听话 说话”最本质的区别是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教学活动是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的,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在这“交际”、“互动”中,学生进行着互相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经验成果、情感态度,陈述意见等语言往来;在这种“交际”、“互动”中,学生们为了传情、传神,既有口头语言,又有非语言手段,包括动作、声调、表情、眼神等;在这种“交际”、“互动”中,学生是主体,但也强调教师引导、参与,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共同体”。因此,“口语交际”的课堂应该是一种开放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充满着尊重与沟通,张扬着个性与智慧的课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建议采用以下基本策略。

1.创设情景。2.引导互动。3.学会倾听。4.走向生活。5.激励评价。

口语交际教学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教学策略。

设定恰当的交际目标是每一次口语交际的着力点。 口语交际目标,包括语言发展目标和交际目标两个方面。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年段目标,结合交际话题,提炼出语言发展目标和交际目标。

采用多种互动的形式,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口语交际必须通过大量实践锻炼,才能内化为能力。运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群体互动等多种形式,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在动态的交际中反复训练、体会,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在真实的交际状态下发展听说的能力。口语交际课应围绕“交际”来构建,应该以真实的交际为依托,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出来的,创设的情境越“真实”越好。但创设的情境必须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切合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