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不优秀的孩子”一起成长
通州区忠义小学 季 丰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欢迎走进通州区家长学校微课堂,我是来自通州区忠义小学的季老师。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陪着‘不优秀的孩子’一起成长”。
家长都是孩子的完美设计师。当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很多准爸爸、准妈妈就买来名曲CD播放,阅读大量的书籍,提前上足胎教课。
等宝宝出生后,爸爸妈妈又紧锣密鼓地报好各种早教班,有益智的,有健身的,样样齐全,唯恐宝宝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进入幼儿园、小学后,家长连哄带吼,把孩子的业余时间排满了唱歌、舞蹈、乐器、绘画、主持、书法、奥数、英语、写作等一系列培训班,顶着烈日、冒着风雨,日复一日地穿梭于各种培训机构。可是,几年辛苦下来,家长发现,孩子并没有成为音乐家、舞蹈家、画家的潜能,在文化课的学习上也没有多大的优势,终究成不了“别人家的孩子”。渐渐地,家长对孩子的设计梦破灭了,痛心地承认自家的孩子真的是很不优秀。
其实,家长们没有意识到:虽然,我们的孩子没有在你规划的人生蓝图中出彩,甚至偏离了你原先预定的轨迹,但是他们却活出了最真实的自己。我们要接受他们的不优秀,陪着不优秀的他们一起成长。
一、放心大胆,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家长应该打破育子的枷锁,放心大胆地把生活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因为他们才是自己人生的主人。破茧方能成蝶,破壳才能见证奇迹的生命。学业的困扰、成长的烦恼都需要孩子自己去面对,摸索着去解决。家长要完全地信任自己的孩子,相信他们能披荆斩棘、百炼成钢,主宰自己的人生。
我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个孩子。他胆小怕事,不爱说话,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家访后得知,他有一位太过严厉的“虎妈”管控着他的学习和生活。从小到大,他必须执行妈妈给他安排的一切,从没有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机会和可能。在我的建议下,孩子的妈妈松开了束缚孩子成长的绳索,让孩子自由呼吸,自由生长。渐渐地,孩子灰暗的眼神有了亮光,敢在商店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敢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成绩也扶摇直上,由“学渣”蜕变成“学霸”,最终考入名牌大学。
二、欣赏鼓励,让孩子重建成功的信心
“不优秀的孩子”得到的肯定较少,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欣赏鼓励,是孩子走出消极重建成功信心的助推器。家长切忌把别的孩子的优势跟自家孩子的劣势拿来比较,越比较孩子的挫败感会越强。而应该多捕捉孩子的优点,树立孩子“我能行”的阳光心理,坚定孩子成功的信心。
在语言表述上:家长应该把“瞧瞧,别家的×××又……而你……唉!”换成“我家的×××也能……真不错!”我相信你的孩子听了你的话后定会舒展眉头、眼睛发亮、露出惊喜的笑容。
在行动上:当你的孩子在某方面较之过去有进步时,要及时地加以肯定。比如,一个大大的拇指、一个轻柔的搂肩、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甜蜜的吻、一份小小的奖品……都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赋予他们不断前进的勇气,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热情。
三、取长补短,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家长应该陪着孩子,取长补短,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性格方面:如果你的孩子太过张扬或者太过胆小怕事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学会自我平衡,从书籍、日常交际中慢慢养成优质的素养,并不断地肯定和强化,最终形成不卑不亢、得体自如的好品质。
例如,家长可以首先跟孩子一起探讨一下蜡笔小新太过张扬的性格和《哆啦A梦》中的大雄太过胆小怕事、懦弱的性格都有什么缺点。然后,让孩子评价一下自己的性格特点,哪些好的表现应该保持,哪些不好的做法应该改正。最后,引导孩子制定出自我性格改良方案,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渗透并强化。
情绪管控方面:如果你的孩子易哭、易闹、狂躁不安,请家长一定要守住自己波涛汹涌的内心,以静制动,用平和的心境去感染孩子,让孩子在岁月静好的家庭环境中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情绪管控力。
具体做法:当孩子哭闹时,家长可以先在一旁看看书、做做家务等,不要跟孩子对着“干”。等孩子冷静下来后,再细细询问事情的原委,并告知孩子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应该冷静思考、勇于面对,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同时,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在孩子面前应该管控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此外,家长要尽量地多抽出时间陪着孩子一起聊聊天、看看书、听听音乐、做做户外运动……让孩子能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和生活的美好。
学业方面:如果你的孩子偏科现象很严重,你应该跟孩子一起分析功课学得好与不好的原因。而不能在孩子面前流露孩子天生脑子笨,缺乏理性思维或者语感差,形象思维低级等否定孩子学习潜力的话语,这样只能让孩子自暴自弃,学科差距越来越大。家长应该启发孩子遵循各学科的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症下药,补齐短板,缩小学科间的差距。
在我班上有这么一个孩子,她语文和英语学得很好,但数学经常不及格。她的妈妈并没有气馁,而是陪着她仔细分析错题原因,探讨数学跟语文和英语学科的不同点,培养她如何有效使用纠错本,触类旁通地解决一类题,鼓励她只要不断努力,就能把数学学好。经过她们两年的拼搏,孩子成功挤入数学优等生的行列,成为全班羡慕的“全优生”。
兴趣方面: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不要抑制孩子的兴趣追求。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导向,千万不要抑制孩子的兴趣追求。
案例一:撕碎的画
一个朋友向我讲述:三十年前的一个晚上,她在书房里,饶有兴致地画着“仙女”画,作业只字未动。这时,父亲出现在背后,不由分说地撕碎了她的画,也撕碎了她的画家梦。三十年后的一个晚上,同样的一幕在她和女儿身上重演,她怒火中烧地撕碎了女儿的画,也浇灭了女儿对画画的热情。
(2)不要限制孩子的兴趣发展。
正如一句谚语所言:“兴趣是不会说谎的。”家长要充分地尊重孩子的兴趣选择,让他们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而不是代替他们选择一些自认为有用而孩子厌恶的东西逼着孩子去做,不仅限制了孩子的兴趣发展,还危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案例二:冷漠的钢琴
一位年轻的妈妈在没征得儿子同意的情况下,毅然地帮他报了钢琴培训班。等儿子把钢琴十级证书递给妈妈时,如释重负地说:“我终于不用再弹钢琴了。钢琴是你的梦想,却是我的噩梦。我以后不会逼着我的孩子学他讨厌的东西!”妈妈愕然,这么多年,她跟儿子苦苦坚持的钢琴却是压在儿子心中最大的痛。果然,儿子再也没碰一下钢琴,就像从未学过它一样,陌生而茫然。
家长朋友们,虽然我们的孩子暂时还不够优秀。但是我们坚信他们是一块块散落的拼图,需要我们的慧眼去识别他们,需要我们的耐心去琢磨他们。让我们陪着自己尚“不优秀的孩子”一起成长,在人生的拼图上努力拼出最优秀的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