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学校信息  德育教育  教学科研  资源共享  教师风采  学生园地  家长学校  督导工作 
 教案设计  精致课件  练习资料  软件下载 
  资源共享 更多>>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五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四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三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中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目录(2020)
认识扇形统计图
六下数学扇形统计图练习课
认识扇形统计图
六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您是第 位访问本网站的人
当前在线人数 0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源共享 > 教案设计 > 正文
 
一下四个太阳教案
2021年06月28日 15:17    作者:  编辑:lijiahui  浏览:

4 个太阳

教学目标

1.认识“太、阳”等13个生字和舌字旁、页字旁2个偏旁,会写“太、阳”等7个字和横撇弯钩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能从文中找出明显信息,感受“我”的美好心愿。

教学重难点

读好长句子的停顿和问句;能从文中找出明显信息,感受“我”的美好心愿。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知识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如:①熟字比较;②随文识字。

2)写字。“金”和“为”的笔顺是难点,可以采用示范书写,学生书空,帮助学生掌握笔顺。“阳”的书写是教学难点,由于双耳旁是学生第一次学写,应重点示范,帮助学生掌握笔画横撇弯钩的书写要点。

2.朗读指导

1)通过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发现:顿号的停顿比逗号的停顿更短促一些。

2)长句子停顿的练习,可以有序推进。第一步,发挥教师范读的作用,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关注停顿。第二步,借助停顿符号的帮助,读好停顿。如:“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第三步,自由练读,根据句子的意思作出判断,读出恰当的停顿。

3)指导读好问句。“春天,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呢?”句中出现了两个“春天”,读第2个时要加强语气。读句子时语调微微上扬,读出疑问,教师范读,让学生在模仿中读出正确的语气和语调。

3.理解运用

全文语言优美,结构工整,具有反复的特点,要加强学生的整体感知。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我”分别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在太阳的照射下,“我”又分别看到了什么美好的景象,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明显的信息。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太、阳”等13个生字,会写“太、因”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猜谜激趣,引出课题。

1)猜谜语。

课件出示:

有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有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是刮风。

2)出示词卡“太阳”,指导读准字音。

2.板书课题。

1)板书:太阳。

2)教师引导:一年四季里,我们看到的太阳是一样的吗?你对每个季节的感受一样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四个太阳》。(板书:四个)

3)齐读课题,思考:你由课题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既能复习识字单元关于猜字谜的方法,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举两得。

板块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

2)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带读。

课件出示:

(tài)  (yánɡ)  (dào)  (sònɡ)  (mánɡ)  (chánɡ)  (xiānɡ)  (tián)  (wēn)  (nuǎn)  (ɡāi)  (yán)  (yīn)

3)去掉拼音,自由练习朗读。

2.指导方法,识记生字。

1)熟字比较:太—大;因—回。

2)加一加:阳、送、香。

3)在语境中整体识记,在文中句子里认读,或组成词语认读,如:应该、五颜六色、尝一尝、温暖。

【设计意图识记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充分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识记生字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快速读懂课文内容。

板块三  观察比较,指导书写

1.猜谜引入。

1)课件出示:

大口框里有个“大”。

2)生猜出谜底后讲解“因”字的书写:全包围结构,被包围部分的大小要适中,笔顺规则为先外后内再封口。

3)(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园”)学生观察比较:“园”与“因”哪里长得像?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1)教师范写“因”,讲解书写要领。

2)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先让学生有所发现,再进行书写指导,能让学生记得更加深刻。

板块四  感悟理解,入情朗读

1.再读并理解。

1)学生再读课文,指名分自然段接读课文。

2)思考:你们知道文中的小男孩分别为四季画了哪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吗?用“____”在文中画出。

3)指名发言,指导练读“绿绿的太阳”“金黄的太阳”“红红的太阳”“彩色的太阳”。

4)同桌互读,描述自己最喜欢的那个季节的太阳。

2.感悟体会。

1)学习第1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课件出示长句子:

课件出示

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③借助语段拓展,引导学生理解“到处”。

绿绿的太阳照着高山,高山——(一片清凉)

绿绿的太阳照着田野,田野——(一片清凉)

绿绿的太阳照着街道,街道——(一片清凉)

绿绿的太阳照着校园,校园——(一片清凉)

2)学习第2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课件出示长句子:

课件出示:

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③指导学生把句子读通顺,读好停顿。

④引导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香甜的水果?

3)学习第3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课件出示图片:

 

 

③你能用动作告诉我你现在的感觉吗?

④所以,我们要给冬天画个——红红的太阳。

4)学习第4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你们看到的春天的色彩都有哪些?

③师生合作读。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既加强了读书的指导,又走进了课文。此环节通过朗读方法的指导,突破了重点。

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阳、校”等5个字和横撇弯钩1个笔画。

2.能从文中找出明显信息,感受“我”的美好心愿。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词语,温故知新。

1)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高山  果园  田野  碧绿  金黄  火红  清凉  香甜  温暖

2)分组进行摘苹果的游戏,看哪一组的同学摘的苹果多。

3)开火车读词语。

2.养成习惯,规范书写。指导书写“阳、为、校、秋、金”。

1)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①阳:左耳旁高且小,“日”字写中央。示范写横撇弯钩——下笔写短横,转折处略顿笔后写短撇,接着笔尖不离纸写小弯钩,钩的方向往左上。

②为:笔顺是点、撇、横折钩、点,注意起笔是点。

③校:“交”的长撇起笔对准上方点的中间,捺的起笔对准短撇的尾部,撇、捺要写舒展。

④秋:回顾禾字旁,联系“火”字复习书写笔顺。

⑤金:撇、捺要舒展,起笔在竖中线上相连,中间的竖写在竖中线上,撇、点分别在竖中线两侧,最后的横要稍长。

2)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把写字带进课堂,是《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一节课的要求。在书写时注意让学生观察字形,掌握结构;教师示范和个别指导灵活运用,再伴之以激励性评价,这样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

板块二  朗读课文,感悟内容

1.正确读文,质疑问难。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懂的词语。

2)各组依次展示。

3)提出疑问,小组内解答疑问。

2.品读感悟,理解课文。

1)分夏、秋、冬、春四个小组讨论: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要画这种颜色的太阳?

(要求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

2)汇报交流。

①夏天组。

A.夏天组的同学为什么画了绿绿的太阳?(课件出示绿绿的太阳挂在天空,到处一片清凉的景象)

B.因为绿太阳能带来清凉,所以夏天要画个绿太阳。

C.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②秋天组。

A.秋天组的同学画金黄的太阳的原因是什么?

B.出示课件。图片展示:金黄的太阳照在结满各种果子的果园里,金黄的稻田一眼望不到边,金黄的落叶随风飘落到池塘上。

C.请同学们表演“邀请”一词。

D.自由读。

③冬天组。

A.冬天组的同学画红红的太阳的原因是什么?

B.出示课件。图片展示:大雪纷飞,北风呼呼,小朋友冷得直发抖,红太阳出来了,小朋友快乐地在雪地上玩雪。

C.指名读,评读,齐读。

④春天组。

A.春天组的同学画彩色的太阳的原因是什么?

B.出示课件。图片展示:万紫千红、鸟语花香、泉水叮咚的春天景象。

C.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赞美春天,如唱春天的歌、背春天的诗、说春天的词等。

D.齐读。

【设计意图“因为……所以……”示范引路,规范学生的语言;应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唤起想象,激发兴趣;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活跃课堂气氛。

板块三  拓展延伸,口语交际

1.画一画。

1)画“我心中的太阳”:你想画一个什么样的太阳?为什么要这样画?想表达什么心愿?

2)学生汇报展示。

2.说一说。

1)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小结:课文中的小朋友把美好的心愿送给每一个季节。同学们把美好的心愿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老师也有一个心愿,就是送同学们一个快乐的太阳,希望同学们每天都快快乐乐的。

【设计意图抓住机会,在阅读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个性,让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努力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新鲜、轻松。

在课堂中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合作、应变的能力。

2.朗读,是小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途径之一。

在一年级语文课中,针对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在情境中读书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课文朗读,也是发展学生个性和智能的环节,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熟悉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我”的美好心愿。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苏ICP备11012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