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学校信息  德育教育  教学科研  资源共享  教师风采  学生园地  家长学校  督导工作 
 教案设计  精致课件  练习资料  软件下载 
  资源共享 更多>>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五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四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三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中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目录(2020)
认识扇形统计图
六下数学扇形统计图练习课
认识扇形统计图
六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您是第 位访问本网站的人
当前在线人数 0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源共享 > 教案设计 > 正文
 
一下要下雨了教案
2021年06月28日 15:35    作者:  编辑:lijiahui  浏览:

14 要下雨了

教学目标

1.认识“腰、坡”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直、呀”等7个字。

2.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

4.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读好对话,并能在对话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一些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读准翘舌音,结合语境读准多音字。字形上,根据字形特点的不同,用不同的方式识记。如:①偏旁归类识字;②字理识字;③加一加识记。

2)写字。①注意观察,分类指导。如口字旁在不同位置的书写指导。“吗、加、呀、呢、吧”都是口字旁的生字,书写并不是难点,学生已有书写这类生字的经验,所以要引导学生关注“口”字在左边和在右边的区别。“呀、呢、吗、吧”,左边小口在左上格,封口压横中线;“加”,右边小口略大,位置居中。“呢”重点指导书写,注意穿插笔的书法。②“直”的书写关键是摆好“横”的位置。“直”字不能写得太宽,中间的三个短横间隔均匀,且不能碰到横折,末笔长横要长而稳。

2.朗读指导

1)关注语气词,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2)创设情境,读好对话。分角色朗读时,可以先让学生看看插图,联系书上的相关词语,想象文中小动物的神态、动作,再让同学们戴上头饰表演朗读。

3.理解运用

充分利用文中插图,用图文对应的方式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腰、坡”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直、呀”等7个字。

2.能借助图片了解“阴沉沉”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情境导入,揭示题目

1.观看动画,进入情境。

1)出示动画。(课件出示: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交加的动画情景)

2)学生观看动画,说说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

3)教师引导:这个情景预示着“要下雨了”。

2.新课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要下雨了。

2)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个导入设计一方面是为了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课堂教学充满新奇感。

板块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做到读正确,并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同桌互相读,比一比谁读得更正确、更流利。

3)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想一想,圈一圈,这个故事中讲到了哪些动物?

4)教师引导:读完课文,谁愿意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预设:这个故事讲到了小白兔、小燕子、小鱼和蚂蚁。

5)再读课文,思考:小白兔看到了哪些现象?听到其他小动物说了什么?他都干了什么?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读完后在小组内讨论。

6)全班交流汇报。

2.认读生字。

1)指名学生认读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腰、坡、沉、伸、潮、湿、呢、空、闷、消、息、搬、响”)

2)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3)去掉拼音,以开火车的形式熟读。(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3.交流识记。

1)“识字交流会”——说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2)交流归纳:

①偏旁归类识字。如“沉、潮、湿、消”的偏旁都是三点水,分部件识记的时候可以关注到偏旁是三点水的字与水有关,再联系生活识记。

②字理识字。“闷、息”都与心有关,可通过汉字溯源,了解它们的构字特点,再联系生活体验理解识记。(课件出示:“闷、息”的字理结构图)

③加一加识记。像“腰、伸、搬”都是形声字,可以用部件组合的方法识记,并通过动作演示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④学习多音字“空”。

课件出示:

kōnɡ(天空)(空间)(空气)

kònɡ(有空)(空闲)(填空)

3)玩“你说我猜”的游戏,巩固生字。

4)把生字宝宝送进课文中,再读一读课文。

4.指导书写。

1)出示课件,教师指导书写。(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直、边、呀、呢、吗、吧、加”)

①“直”的书写关键是摆好“横”的位置。“直”字不能写得太宽,中间的三个短横间距均匀,且不能碰到横折,末笔长横要写得长而稳。

②“边”字书写时要注意“力”字偏右,横折钩的横穿过竖中线,竖撇靠近竖中线。走之的书写重点注意平捺不要写得太斜或太短,要托住上边的“力”字。

③“呀、呢、吗、吧、加”都有一个口字旁,书写时要关注“口”字在左边和在右边的区别。“呀、呢、吗、吧”4个字左边小口在左上格,封口压横中线;“加”字右边小口略大,位置居中。“呢”字重点指导书写,提醒学生注意穿插笔的书写。

2)学生书空,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并评价。

【设计意图】小学语文教学是学习语文的启蒙阶段,要为学生打好识字、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初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只有加强对初读课文的自学情况的检查,才能掌握字音、字形、词义,并能正确运用,积累词句,力求循序渐进,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板块三  再读体会,理解词义

1.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问题。

1)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阴沉沉”是什么意思呢?(课件出示:天空乌云密布、阴沉沉的图片)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图片,学生自由回答。

4)教师小结:“阴沉沉”在文中指天色阴暗。

2.读演结合,加深理解。

1)请一名同学读第1自然段,一名同学做小白兔的动作。

2)在小白兔做的动作中,有两个相反的动作,你们看出来了吗?在书上用“”画出来。(弯、直)

3.正确、流利地朗读第1自然段。

1)教师范读。

2)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也为本课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潮湿、闷得很”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

3.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走进情境,初读对话

1.自由朗读,入情入境。

教师引导: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找出小白兔说的话。

课件出示:

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1)指名试读后,教师带上动作范读。

2)观察课文插图,比较教师和学生谁更像那只小白兔。

3)看插图,观察小白兔的动作,读好“大声喊”“呀”,读出疑问的语气。

4)引导全体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朗读小白兔的话。

2.齐读第3自然段,学习“潮湿”。

课件出示:

潮湿

1)读准“潮湿”,注意翘舌音的朗读。

2)关注偏旁,思考:两个字的偏旁都是三点水,说明了什么?

3)小结:偏旁是三点水的字大多和水有关。空气很潮湿,就是说空气里有很多小水珠。

3.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潮湿”。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阴雨天的时候在哪些地方能看到小水珠?

课件出示:

瓷砖上冒“汗”、车玻璃上写字、地板湿滑……

2)小结现象:出现小水珠的原因就是——

课件出示:

空气很潮湿。

3)把“潮湿”放回句子中,再读一读。

课件出示:

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4.给词条排序,明白燕子低飞的原因。

1)将句子分成几个短句。

课件出示:

要下雨了

虫子飞不高

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

空气很潮湿

燕子忙着捉虫子

2)给句子排排队,并说说这样排的理由。

①同桌合作排序,互相说说理由。

②请学生到黑板前演示排序,并说明理由。

5.创设交际情境。

师生对话,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说燕子低飞的原因。

课件出示:

因为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上都是小水珠,飞不高,燕子忙着捉虫子,所以飞得很低。

6.分角色朗读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

1)同桌分角色练读。

2)指名表演读。

7.回顾交流:下雨前燕子在干什么呢?

板书:燕子低飞

【设计意图】“潮湿”的字音、字形到词义,层层深入地展开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偏旁,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同时也为学生了解空气、小水珠、虫子翅膀和燕子低飞之间的关系做了铺垫。

板块二  学以致用,读好对话

1.学习第4~6自然段。

1)轻声读第4~6自然段。

①小白兔又遇见了谁?(小鱼)能读读小白兔和小鱼之间的对话吗?

②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后汇报,说说哪儿读得好。

③教师评价、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2)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小鱼为什么要到水面上来透气。

课件出示:

因为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所以小鱼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①读好“闷得很”。

②理解词义。(课件出示:“闷”的字理结构图)

学生结合字理结构图了解“闷”的意思,从而理解“闷得很”的意思。

3)回顾交流:下雨前小鱼在干什么?

板书:小鱼浮出水面——透透气。

2.学习第7自然段。

1)师:听完了小鱼的话,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

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

①教师小结:这句话说明小白兔已经完全相信要下雨了。

②齐读第7自然段。

2)自由朗读蚂蚁和小白兔之间的对话。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蚂蚁要搬东西。

4)回顾交流:蚂蚁在干什么?

板书:蚂蚁在搬东西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学生反复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就能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板块三  总结全文,拓展提升

1.入情朗读,总结全文。

1)男女同学分别读第8、9自然段。

2)教师引导:果然下起了大雨!

2.教师总结,拓展提升。

多幸运的小白兔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告诉他要下雨的消息,要不然他就会被大雨淋湿了。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朋友会告诉我们“要下雨了”这个消息呢?

课件出示:

蛇。大部分蛇都是白天藏在洞内,晚上外出进行觅食、喝水、蜕皮等活动,但蛇在天气特别潮湿、闷热时白天也会被迫出洞。因此,白天蛇出洞是有雨的征兆,特别是秋末冬初,天气已冷,大蛇出洞,过一两天就会下雨。所以有“大蛇出洞,大雨咚咚”“蛇过道,雨来到”的说法。

鸡。“鸡宿迟,兆阴雨。”鸡没有汗腺和皮脂腺,由于缺乏散热本领,十分怕热。夏天下雨前,空气里水分多,鸡窝就潮湿、闷热,鸡粪也会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所以鸡就不愿意回窝。

【设计意图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使联系生活实际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角色多、对话多,很适合进行分角色朗读和表演。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进行分角色朗读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先同桌之间按自己的喜好分角色练读,再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孩子们纷纷进行朗读练习。“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朗读中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让学生练读后进行汇报,说说哪儿读得好,学生之间进行赏析性评价,这样一来就尊重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想想怎样读才能读好,让学生“我口表我意”,在实践中自己发现和建构,在互助中研究,在合作中探索,充分肯定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苏ICP备11012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