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学校信息  德育教育  教学科研  资源共享  教师风采  学生园地  家长学校  督导工作 
 教案设计  精致课件  练习资料  软件下载 
  资源共享 更多>>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五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四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三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中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目录(2020)
认识扇形统计图
六下数学扇形统计图练习课
认识扇形统计图
六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您是第 位访问本网站的人
当前在线人数 0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源共享 > 教案设计 > 正文
 
军神
2022年07月03日 10:14    作者:  编辑:caorong  浏览:

忠义小学“疑学”课堂导学案

课题名称

军神

学科

语文

年级班级

备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认识“沃、匪、绷”等5个生字,会写“庆、诊、沃”等15个字,正确读写“熟练、惊疑、审视”等13个词语。

2.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从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

4.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重难点

1.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2.从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

3.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一、自学生疑

板块一  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发生在东汉末年的故事“关云长刮骨疗伤”。(视频播放“关云长刮骨疗伤”)

2.教师相机小结:东汉末年,名将关云长不用麻药刮骨疗伤,全无痛苦之色,神医华佗尊称他为“天神”,而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的题目为《军神》。板书并齐读课文题目。(板书:军神)

3.教师引导:在你们心中,军人是怎样的?(学生自由交流)

4.看到《军神》这个题目,你的脑海中有什么疑问?

5.生质疑,师梳理小结:谁是军神?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6.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学生自由读课文)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答疑解惑。

1)谁是军神呢?(刘伯承)谁称他为军神?(沃克医生)

2)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因为刘伯承不打麻醉剂做眼球割除手术,还数出了手术一共七十二刀)

2.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刚刚的问题串起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讲了当时任川东支队将领的刘伯承同志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进行眼球割除手术的事。在手术过程中,他因惊人的表现而被德国医生高度称赞为军神)

3.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一般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把课文分为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这篇课文是围绕沃克医生为刘伯承做眼球割除手术来写的,全文还可以怎么分?(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

4.请同学们按“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分法,把课文划分为三部分。(先指名学生说,再课件出示课文层次划分)

5.检查词语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

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学生齐读。

6.指导学生正确书写“龄”“衷”和“慈”三个字。(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7.教师小结:本文写了刘伯承以当年关公刮骨之气概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忍受了七十二刀的刀割之痛,却一声不吭,为其实施手术的沃克医生尊称其为“军神”。

二、合作探疑

板块三  细读课文,顺学而导

1.教师引导:下面就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1916年的重庆,来到临江门外那个外国人开设的诊所里,与刘伯承、沃克医生一起经历那次特殊而又令人难忘的手术,解开我们心中的不解之谜。

2.朗读对话,体会从容镇定。

1)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第11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对话。(学生边读边画)

2)指名学生读画线的句子。(课件出示对话部分)

3)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读到了什么信息?(学生自由交流)

4)教师小结,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知道:①刘伯承受重伤;②刘伯承做右眼眼球摘除手术,但拒绝使用麻醉剂;③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的原因。

5)这是大家通过对话读到的信息,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指名学生说)

6)生质疑,师梳理小结:①刘伯承为什么要说自己叫刘大川?②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刘伯承是川中名将,他一开始为什么说自己是邮局职员?③刘伯承为什么说自己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7)这些问题文中没有给答案,需要我们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去找到答案。

课件出示

8)教师引导:因为当时护国军将士遭到追捕,刘伯承在不知道沃克医生是敌是友的情况下,只能隐瞒姓名和身份。

9)此时此刻,你心中对军神刘伯承产生了怎样的感情?(敬仰、肃然起敬)请大家带着这种敬佩之情,同桌分角色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板块四  品读感悟,指导朗读

1.指名一对同桌上台分角色读对话。(学生评价)师相机引导:要想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除了语言描写,我们还要关注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描写。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的第一部分(第115自然段),一边看一边圈出描写刘伯承和沃克医生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学生边看边圏)

2.指名学生读圈出的词语。(课件出示描写动作和神态的句子)

1)从对他们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学生说)

2)教师小结:从对他们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沃克医生态度的变化,由开始的冷淡变成愣住、惊疑、目光柔和、生气、再一次愣住、口吃,还感受到刘伯承的从容镇定。

3.这是大家从对他们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感受到的,还有没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交流)

4.生质疑,教师梳理小结:(1)课文两次写沃克医生愣住了,他因什么而愣住了?(2)沃克医生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他惊疑什么?(3)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

5.教师引导:只有一边读一边体会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现在同桌两个,一个是刘伯承,一个是沃克医生,带上动作和神态来表演读他们的对话。(同桌表演读对话)

6.指名学生上台表演读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对话。

7.从对沃克医生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你能体会到他的心理有什么变化?(学生自由交流)

8.教师小结:(1)沃克医生解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后愣住了,是因为病人受的伤太严重了。(2)沃克医生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是因为他看到刘伯承受了这么重的伤,还如此从容镇定。(3)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是因为刘伯承要求做眼球摘除手术时不打麻醉剂,口吃是因为他太震惊了。

9.读懂了沃克医生的心理变化,你们有什么感受?(指名学生说)

10.全体师生共读对话。教师读沃克医生的话,学生读刘伯承的话。(师生合作读对话)

11.教师相机小结:这是军医和军人之间的对话,所以他们的语言简短、干脆、有力,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看来,写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突出人物的特点。

三、展示释疑

板块五  紧扣细节,体会意志

1.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沃克医生断定刘伯承是一位军人,他为什么如此肯定?(因为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1)当时,刘伯承心里在想什么?(为了指挥好以后的战斗,我一定要有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所以我不能打麻醉剂,它会影响脑神经。为了带领人民打胜仗,过上好日子,我什么样的痛都能忍受。)

2)这是一个怎样的军人?他竟然为了保持清醒的大脑而情愿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剧痛,摘除坏死的眼珠,割掉烂肉和新生的息肉却不打麻醉剂。(这是一个为了人民可以做任何牺牲的军人)

3)刘伯承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平静的,请同学们平静地读一读这句话。(指名学生读)

4)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也是坚定的,请同学们再坚定地读一读这句话。(指名学生读—齐读)

2.手术是否顺利进行?请大家认真朗读课文的第二部分(第1617自然段)(课件出示第16自然段)

1)从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沃克医生做手术的时候很紧张)

2)沃克医生为什么这么紧张?(他担心病人做手术的时候,无法忍受那钻心的疼痛而晕过去。病人晕了,医生的手术就无法进行,只能宣布手术失败。沃克医生因心生敬意很想救刘伯承,不想让手术失败。)

3.刘伯承忍受得住这钻心的疼痛吗?

课件出示

1)拿笔圈出体现刘伯承非常疼痛的词句。(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一声不吭、紧紧抓住、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床单居然被抓破

2)从这些词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刘伯承所承受的痛楚和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

3)沃克医生在给刘伯承做眼球摘除手术的时候,刘伯承痛得抓破了床单。当时刘伯承心里在想些什么?(不管多痛我都得咬牙坚持住,我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坚持到最后)

4)谁能读出刘伯承的这份坚定和决心?(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教师范读—学生练习读—齐读)

板块六  分析人物,讲述故事

1.教师引导:默读课文第三部分(第1826自然段)用红笔画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句子。(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读了这个句子,你最想弄明白的是什么?(指名学生说)

2)生质疑,师梳理小结:①为什么说他是“真正的男子汉”?②为什么说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③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3)手术前,沃克医生知道了刘伯承不是一般的人,是一位军人。手术后,沃克医生又认为他不是一般的军人,是一位军神。他和一般的军人有哪些不同呢?请快速浏览手术中和手术后两部分的内容,找一找哪些事情是一般的军人做不到而他做到了的。请你一边看一边画出相关的句子。(学生边找边画线)

4)全班交流汇报。

5)你们发现了吗?第22自然段中有两个感叹号。这两个感叹号表达了沃克医生对刘伯承怎样的感情?(敬佩、赞美)带上这种敬佩和赞美之情,读一读沃克医生的这句话。(学生练读—指名学生读—齐读)

2.教师小结:在手术过程中,刘伯承表现出了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这是我们普通人,或是一个普通军人难以做到的,所以沃克医生称赞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

3.假如你就是沃克医生,请以他的口吻按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顺序讲一讲这个故事。(学生练习讲故事,同桌互相讲故事)

4.指名学生在班内讲故事。

板块三  扩展延伸,深化情感

1. 出示小诗,感情朗读。

课件出示

赞军神

英雄壮举泣鬼神,铁骨钢筋铸军魂。

七十二刀生死痛,胜似昔日刮骨人。

2.教师引导:刘伯承真是意志如钢。他的毅力超过了一般的人,这样的人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军人,被称为——(学生接读课题)军神。

3.介绍刘伯承4.教师总结: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让人敬佩。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向他学习,磨炼自己的意志,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二次备课(调整)

 

 

 

教后反思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苏ICP备11012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