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学校信息  德育教育  教学科研  资源共享  教师风采  学生园地  家长学校  督导工作 
 教案设计  精致课件  练习资料  软件下载 
  资源共享 更多>>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五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四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三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中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目录(2020)
认识扇形统计图
六下数学扇形统计图练习课
认识扇形统计图
六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您是第 位访问本网站的人
当前在线人数 0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源共享 > 教案设计 > 正文
 
18太空生活趣事多
2022年08月27日 13:26    作者:  编辑:caorudi  浏览:

18太空生活趣事多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语言轻松活泼、浅显易懂,介绍了太空生活中新奇有趣的现象。

本文结构严谨工整,共有6个自然段,首先以设问句总起全文,点明太空生活很有趣,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第2~5自然段分别从“睡觉、活动、喝水、洗澡”4个方面介绍了在太空中生活的趣事,其中,第4自然段中“因为水处于失重状态,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这句话,揭示了造成太空生活中有趣现象的科学原理;第6自然段以反问句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使文章浑然一体。

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学习生字,品读课文,带领他们一起探索神秘的太空,体会航天员的有趣生活,使他们在了解一些航天知识的同时,学会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航、宇”等13个生字,会写“杯、失”等8个字,会写“太空、生活”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太空生活中的趣事。

3.积累由“宇、航、员”拓展的3组词语,能初步体会每组词语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提取主要信息,能说出太空生活中的趣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航、宇”等13个生字,会写“杯、失”等8个字,会写“太空、生活”等12个词语。

2.积累由“宇、航、员”拓展的3组词语,能初步体会每组词语的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正确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播放关于太空生活的视频)学生观看视频,激发了解太空生活的兴趣。

2.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板书:太空生活趣事多),齐读课题。

过渡:太空生活中到底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呢?让我们快去读一读课文吧。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按照自读提示初读课文。

(1)独立读。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完后把要求会认的生字多读几遍。

(2)合作读。读给同桌听一听,读对了,夸一夸;不会读的,帮一帮。

(3)给课文的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主认读。

(hánɡ)天员()(zhòu)(wěn)(ɡù)(cānɡ)

(bēi)(yǐn)水   一(jiàn)()()()(tǒnɡ)

3.多元识记。

(1)借助图片,联系生活识记。“航、宇、宙、舱”这4个生字,组成词语“航天员”“宇宙飞船”

“舱体”,利用图片来识记。

(2)偏旁归类识记。将生字按偏旁分成四组识读,通过建立偏旁和字义的联系来理解记忆。

第一组:宇 宙 室 密     第二组:杯 桶     第三组:航 舱

(3)与熟字比较识记。如:密—蜜、浴—容、杯—环、题—提、饮—吹、固—回。

(4)编口诀识记。如:“山上树木密,蜜蜂是益虫。”强调“密”下面是“山”,“蜜”下面是“虫”。

(5)想象记忆法。如:一座古城,四周完全被包围,是那么坚固。(固)

(6)联系生活,扩词识记。

(课件出示课后习题中的字词)学生读一读,记一记,了解每组词语的特点。

宇  宇宙  宇宙飞船     航  航空  航空公司     员  队员  少先队员

4.集中识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开火车读、抢读。

(2)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生字卡片,和同桌合作读记。

三、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8个生字)学生一起读一读,并用每个生字口头组词。

2.引导学生按照字的结构分类。

上下结构:容 易   左右结构:杯 洗 澡 浴 桶     独体字:

3.教师由生字的动漫笔顺讲解书写要点。

左窄右宽。左边“木”的捺改为点;“不”的横从竖中线左侧起笔,撇伸至左边点的下面,长点不与竖相连。

首笔撇短,两横上短下长,长撇与捺均舒展,收笔大体一致。

洗左窄右宽。“氵”略呈弧形分布;“先”的竖靠近竖中线,两横上短下稍长且次横在横中线上,竖弯钩稍舒展。

澡左窄右宽。“氵”的提势陡;“”中第一个“口”稍大些,“木”的横长且托住上部,撇、捺均舒展。





容第五笔是点不是捺。第六笔和第七笔收笔位置之间的宽度比宝盖要宽。“口”字要写得稍扁。

易上小下大。第六笔横折钩的横段写在横中线上,第八笔撇比第七笔撇稍长。

浴第三笔提收笔穿插在右侧两撇之间,第五笔是点,第七笔捺舒展,“口”字写得稍扁。

桶左窄右宽。“木”的捺改为点;“甬”上窄下宽,下部首竖在

竖中线上,两个短横均不与左右相连。

4.教师在田字格里示范书写,学生跟着练习书空。

5.学生描红、临写,教师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投影呈现并讲评,评价指向关键部件和笔画。

6.学生根据讲评情况检查自己的书写,把写得不好的字重写几遍。

7.听写词语,同桌互评。

太空 生活 别处 主要 方便 活动 杯子 喝水 使用 洗澡 容易 浴桶

四、整体感知,作业设计

1.学生自读课文,同桌交流:课文写了太空生活的哪几件趣事?

(课件出示)课文先总写     ,再分写                   、四个方面的趣事,最后总说              

2.画一画读完课文后心目中的太空生活的简笔画,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识记了本课的生字,实际体会到了在太空生活的有趣。在学习中,大家的表现都很不错。

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太空生活中的趣事。

2.通过学习课文,进一步感受太空生活的有趣。

引导学生提取主要信息,说说太空生活中的趣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玩“坐飞船”游戏,巩固汉字。

教师将本课会认字、会写字一一写在纸船上,然后随机拿起纸船轻轻掷向学生,接到纸船的学生读出船上的字并口头组词。依此进行游戏。

2.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二、细读品味,感悟趣味

1.学习第1自然段。

(课件出示)你知道航天员在太空中怎样生活吗?说起来还挺有趣呢!

(1)“挺”是什么意思?你可以给它换个词吗?(很、真。)

(2)这两句话用了什么标点符号?应读出怎样的语气?指名读。

指导朗读:第一句抓住“怎样”“吗”读出设置悬念、激发兴趣之意。第二句把“挺”字读得稍重一点,强调特别有趣。

(3)学生齐读,共同探究: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以问句和感叹句开头,自问自答。问句设下悬念,引出话题;回答轻松自然,点明“有趣”的主题,激起阅读兴趣。)

过渡:作者说太空生活“挺有趣”,到底有趣在哪里呢?航天员在太空是怎么生活的呢?

2.学习第2自然段——睡觉有趣。

(1)有趣之一——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舒服。

①“舒服”是什么意思?(身体、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用“舒服”一词说一句话。

生1:小白兔身上的毛软软的,摸着真舒服啊!

生2:这么热的天,如果能吃上一根冰棍,该多舒服啊!

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通过对比,感受在太空睡觉的有趣:你平时怎样睡觉才会觉得舒服?如果晚上不让你在床上睡觉,而是让你站着睡觉,你觉得舒服吗?但是,在宇宙飞船上,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给人的感觉是一样舒服,多有趣呀。

③指导朗读第一句:“舒服”的“服”读轻声,“一样”要跟“舒服”连在一起读。

(2)有趣之二——必须钻入固定在舱壁上的睡袋里。

①“不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一个词吗?(但是、可是。)

②“安稳觉”是什么意思?(睡得很舒服、踏实。)

③航天员怎样才能睡个安稳觉?(必须钻入固定在舱壁上的睡袋里。)

④“必须”说明了什么?(说明在宇宙飞船里只能这么做。)

⑤想一想,航天员睡觉时为什么必须钻入固定在舱壁上的睡袋里呢?(一不小心就会飘到别处去。)

⑥指导朗读第二、三句:“不过”要读出意思变换的感觉,可稍做停顿,以示引起注意。“必须”是强调一定要这么去做,所以要加重语气,再顺势引导学生:课文中还有“得、需要”这样的词语,因为它们带有肯定的意味,所以一般要加重语气来突出肯定。“不然”表示不这样做不行,也要读出强调的语气。另外,还可以抓住“钻、飘”等词语体会有趣,通过读得重一些,表现出在太空生活的有趣。

(3)整体朗读指导。

读好关键词语后,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朗读基调,可这样引导:我们可以想象自己正在飞船里旅行参观,看到这些情景,该感到多么惊奇,多么有意思呀!所以,读的时候脑海中要想象这些有趣的画面,读出十分新奇、特别有趣的感觉。

3.四人成小组,用感受“睡觉”的有趣的学习方法学习第3~5自然段。

4.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1)在太空中活动有哪些有趣之处?

预设1:跟在地面上用腿脚行走不同,航天员在舱体里移动主要靠手臂。

①航天员在舱体里如何移动?(靠手臂。)指几名学生随意活动,再指几名学生模仿航天员靠手臂活动的情形,感受在太空中活动的有趣。

②教师播放航天员在舱体中移动的视频,学生直观感受在太空中活动的特点。

预设2:为了方便航天员在舱体中活动,舱壁上安装了很多特制的扶手。

①结合上下文,为什么要在舱壁上安装特制的扶手?(方便航天员活动时稳定身体。)

②为什么航天员要依靠扶手来稳定身体?(一不小心会飘到别处去。)

预设3:平时,航天员会依靠这些扶手或其他设施稳定自己的身体。

想一想,再结合所了解的知识,说一说“其他设施”还可能有什么。(舱壁上的睡袋、用来钩住地板上的网格的底部带钩的鞋等。)

(2)在太空中喝水有哪些有趣现象?

预设1:在宇宙飞船里,是没有办法用普通的杯子喝水的。因为水处于失重状态,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

①你为什么觉得这两句话有趣呢?(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是怎样喝水的说一说,边说边演示)

②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在地球上把装有水的杯子倒过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③把句中的“即使、也”去掉再读一读,好吗?(不好,有了“即使、也”,特别突出了水在太空中失重时的有趣现象。)

预设2:航天员要想喝到水,得使用一种带吸管的饮水袋,直接把水挤到嘴里。

指导朗读:“得”在文中读“děi”,“必须”的意思,读出肯定的语气。

②练习用“必须……不然……”的句式说说航天员喝水时的有趣场景。(要想喝到水,航天员必须使用一种带吸管的饮水袋,直接把水挤到嘴里。不然,即使把饮水袋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

③航天员在太空喝水真有意思,想象他们喝水的画面读一读。(自由读、小组比赛读、指名读、挑战读等)

(3)我们平时洗澡很容易,在太空中为什么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呢?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洗澡的不容易: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在太空中洗澡的不容易?

A.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从喷头喷出的水总是飘浮在空中。

B.平时,航天员会依靠这些扶手或其他设施稳定自己的身体。

②科研人员是怎样解决洗澡的问题的?(设计了一个密封浴桶,在下边安装吸管,吸管可以把喷头喷出来的水朝一个方向吸。)

③这个方法的弊端是什么?(洗完澡后,要花很长时间清理身上和浴桶里的水,太麻烦。)

④现在,航天员用什么方法洗澡?(用免洗湿巾擦拭身体,简单省事。)

⑤在太空中洗澡不容易,但是挺有趣,怎样读可以更好地表现太空洗澡的有趣?指名读。

5.(课件播放航天员在太空睡觉、活动、喝水的视频,在太空洗澡的照片)学生观看,体会太空生活的有趣。

6.再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把你感受到的“趣”读出来。(多形式朗读:自由读、齐读、男女生赛读等)

7.学习第6自然段,体会首尾呼应,了解产生有趣现象的原因。

(1)学习第6自然段。

(课件出示)你看,在太空中生活,是不是很有趣?

①这是一个问句,说的是什么意思?(太空生活很有趣。)

②指导朗读:“是不是很有趣”暗藏答案,肯定的意味更强烈,“有趣”语调上扬,尾音干脆,不拖长。

(2)联系第1自然段,体会首尾呼应。

①(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男女生合作读,说说发现了什么。(两个自然段都是说太空生活很有趣,这种写法叫作首尾呼应。)

②同桌合作读一读第1、6自然段,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首尾呼应的特点。

(3)找一找产生有趣现象的原因。

①太空生活这么有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句子:(水处于失重状态。)

②讲解失重:因为物体在太空中没有地球的引力,也就没有重量,显得轻飘飘的,这就是失重。

三、结合课文,说说趣事

1.再读课文,说趣事。

同桌合作,提取第2~5自然段的关键信息,小组内互说,再全班交流。

2.创设情境,说趣事。

(1)如果你是一名航天员,你能在返回地球后和朋友讲讲自己有趣的太空生活吗?

以“我是航天员×××,我在太空是这样睡觉(活动、喝水、洗澡)的。”开头,说一说太空生活的有趣。

(2)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全班交流,然后指名说,其余学生评议。

3.(课件出示航天员在太空吃饭的资料)拓展航天员在太空因失重带来的其他趣事。

航天员在太空吃饭时一定要注意端碗、夹饭、张嘴、咀嚼一连串动作的协调。端碗要轻柔,动作太猛,饭会从碗里飘出来。夹饭、夹菜要果断,夹就要夹准、夹住,最好不要在碗里乱拨拉,以免饭菜飘走,使用叉子效果最好。饭夹住后,张嘴要快,闭嘴也要快,因为即使是放到嘴里的食物,不闭嘴也会飞走。

小结:同学们,太空生活多有趣啊!你们向往太空生活吗?那就让我们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有一天,你们一定会飞上太空、遨游太空的。

四、拓展延伸,巩固提升

1.搜集关于太空生活的图片,观看关于太空的视频,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苏ICP备11012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