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学校信息  德育教育  教学科研  资源共享  教师风采  学生园地  家长学校  督导工作 
 教案设计  精致课件  练习资料  软件下载 
  资源共享 更多>>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五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四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三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中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目录(2020)
练习十二(2)P82练习十二第7~11...
练习十二(1)P81“练习十二”第1...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P79~80...
练习十一(2)P77~78“练习十一”...
 
您是第 位访问本网站的人
当前在线人数 0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源共享 > 教案设计 > 正文
 
7 一匹出色的马
2023年08月10日 14:58    作者:  编辑:zhanghongm  浏览:

1课时

一、自学生疑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

尾巴长,鬃毛飘,会拉车,能奔跑,四个蹄子嗒嗒响,帮助人们立功劳。(谜底:马)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指名说说对“出色”一词的理解。(特别好,超出一般。)

2)用“出色”说一句话。(生自由说,然后指名说)

过渡:为什么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这匹马到底哪里出色呢?让我们快去读读课文吧。

二、合作探疑 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小组内接力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2.出示词语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1)出示课件,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认读词语。

2)交流识记方法。

①动作加联想识记。如“拾、骑、跨”都表示动作,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如拾果皮、骑自行车、跨台阶,想象画面,并结合动作表演识记。

②语境加经验识记。“波”和“纹”可组成词语,联系语境及生活体验理解“波纹”的意思;波纹一般是泛起的,如生活中风吹过湖面泛起层层波纹,由此识记“泛起波纹”这个短语;“毯”和“软”也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识记,如“毛毯软软的”“毛衣软软的”;“恋、舍”可组成词“恋恋不舍”,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对亲人、玩具恋恋不舍的情景加深记忆。

③与熟字比较识记。如,熟字“球”和生字“求”,熟字“文、蚊”和生字“纹”,可以创设语境,比较识记。

我请求爸爸给我买一个足球。 蚊子掉进文文的水杯,泛起层层波纹。

④编字谜识记。如: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毯)

⑤熟字加偏旁识记。

+= += += += +=

3.写字指导。

4)学生在书中的田字格里描红、临写,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投影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师生共议,学生再练写。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接力朗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听后给予评价,重点对是否读正确(不加字、不掉字、不错字、不断句)进行评议。

2.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情节?用波浪线画出相关语句。

3.课堂交流,汇报自学成果,用“读了课文,我知道了……”的句式汇报。

三、展示释疑 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小结本课时学习的知识,引导学生复习。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先自由交流学习生字的好方法,再同学间交流,说说怎样才能把字写好。

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自己当小老师,教家人识记本课生字。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2课时

一、自学生疑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并组词,看谁组得多。


2)指名用生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其他学生听写词语

3)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2.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爸爸为什么要给妹妹一根树枝,让妹妹当马呢?妹妹看到这匹“马”又有怎样的表现?这匹“马”把妹妹带回家了吗?让我们再去读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合作探疑 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13自然段欣赏风景美。

1)指三名学生接力读第13自然段,其余学生认真听,画出文中描写景色的句子。

2)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3)抓住重点词句想象画面,体会郊外的美丽,指导朗读。

①(课件出示)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②(课件出示)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③(课件出示)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4)师生合作,理解内容。

①第1自然段第1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②全家到郊外散步,是抓住什么景物来写的?(小河、垂柳、田野。)

③“我”和妹妹为什么笑了?(在孩子眼中,柳叶在爸爸妈妈的头发上拂来拂去,很有意思,这既是快乐的笑,也是会心的笑。)

④哪个词语整体概括了郊外风景的特点?(异常美丽。)

5)郊外的景色如此美丽,“我们”喜欢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①指名说说“恋恋不舍”的意思,并用它说一句话。

②你们在什么时候会有“恋恋不舍”的感觉呢?

③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我们”恋恋不舍的情景,表达出“我们”恋恋不舍的感情。

6)有感情地朗读第13自然段,体会人物开心、快乐的心情。

2.学习第47自然段感悟人情美。

过渡:此时的我们沉浸在美景之中,玩累了,多么开心!该回家了,妹妹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1)读好人物对话,体会心情变化。

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求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

妈妈摇摇头,回答说:“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

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等我们回时家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我早回来啦!”

2)自由读第47自然段,思考:

①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有了怎样的表现?(妹妹走不动了,求爸爸妈妈抱。)

②妹妹此时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急切、渴望、撒娇。)

③爸爸妈妈抱妹妹了吗?他们分别是怎么处理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3)情景表演:想象一下,妹妹是怎样求妈妈和爸爸的?她会做什么动作?语气又是怎样的?爸爸妈妈的表情、语气又是怎样的?你们愿意扮演爸爸、妈妈或妹妹,演一演当时的情景吗?

4)学生分小组表演,然后各小组推荐代表上台演一演。

5)对比爸爸妈妈的回答,谁的更容易让人接受,更能让妹妹产生乐趣自己走回家?

6)指导勾画出描写爸爸一连串动作的词,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以及爸爸解决问题的能力。爸爸的做法调动了妹妹自己走回家的积极性,让妹妹有了自己走回家的动力。

7)引读第7自然段:在妹妹眼里,爸爸递过来的这根又长又细的柳条就是一匹可爱的小马。于是,她高兴地跨上“马”……

①找出文中描写妹妹动作的词,边读边想象妹妹“跨”上马时的兴奋劲头,想象妹妹“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的情景,以及“笑着”展现自己回家最早的得意模样。

②思考:由妹妹的反应,你觉得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深爱孩子,对女儿的喜好了如指掌,充满童真且善于呵护童真的人。)

8)分角色朗读第47自然段。

三、展示释疑 感情朗读,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美丽,体会妹妹心情的变化,感受家人相互陪伴的温暖。

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读出感情,再展示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2.拓展:你和家人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总结全文,作业设计

1.教师小结。

小结:本文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画面,让我们的内心油然生出家人相互陪伴的温暖。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家里每天都在上演着这样温暖的情景,我们在家人的关爱之中健康幸福地生活、成长,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苏ICP备11012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