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学校信息  德育教育  教学科研  资源共享  教师风采  学生园地  家长学校  督导工作 
 教案设计  精致课件  练习资料  软件下载 
  资源共享 更多>>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五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四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三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中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目录(2020)
练习十二(2)P82练习十二第7~11...
练习十二(1)P81“练习十二”第1...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P79~80...
练习十一(2)P77~78“练习十一”...
 
您是第 位访问本网站的人
当前在线人数 0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源共享 > 教案设计 > 正文
 
8彩色的梦
2023年08月10日 15:00    作者:  编辑:zhanghongm  浏览:

1课时

一、自学生疑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把你做过的最美好的梦跟大家分享一下吧!哇,小朋友们的梦真是丰富多彩!这节课,咱们一起学习一首有趣的儿童诗——《彩色的梦》。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导读好轻声“的”。

二、合作探疑 初读课文,多元识字

1.课件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把带有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运用已学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3)看看诗歌共分几个小节,给每个小节标上序号。

2.检测预习效果。

1)同桌互读诗歌,相互订正,读对了夸一夸,读错了帮一帮。

2)指四名学生接力读诗歌,一人读一个小节。

3.读准字音。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主拼读、同桌互读。

2)正音。

①“坪、精、叮、咛”4个生字都有后鼻韵母inɡ”,可结合词语“草坪、精灵、叮咛”帮助读准字音。

②“咛”和“灵”的声母容易混淆,要通过对比朗读来分清读音。

③“囱”和“葱”读音相同,利用同音字读准“囱”。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开火车读。

4.归类识字,了解字形字义。

形声字归类识记

1)识记“盒”字。

①指名读后,引导学生观察:“盒”由“合”和“皿”组成,然后将“盒”字与熟字“盖、盆”比较,发现这三个字都有皿字底。

②课件出示“盖、盆、盒”所表示的物品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物品都与装东西的容器有关。)

③认识皿字底。(课件出示“皿”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篆文楷书)引导学生观察。

小结:含皿字底的字一般与盛东西的容器有关。

④出示词语“铅笔盒”,指名读、齐读后,说说自己的铅笔盒里都有哪些东西。

2)识记“聊”字。

①引导观察:“聊”,耳字旁,聊天的时候要用耳倾听。

②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词语“聊天”来加强识记。

3)识记“坪、精、叮、咛”4字。

(课件出示词语:草坪、精灵、叮咛)学生齐读后,引导观察: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经验识字

认识“郁、囱”2字。

1)(课件出示图画及对应的词语:葱郁的森林、小屋的烟囱)学生齐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2)读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师生互说。)

师:什么样的森林?生:葱郁的森林。师:哪里的烟囱?生:小屋的烟囱。

语境识字

1)(课件出示: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指名读,提示“结”是一个多音字,当表示植物长出果实时读“jié”;当表示身体健壮或物品坚固耐用时读

jiē”。

2)用比一比的方法识记“般”字:般船。

3)教师引读:结一个什么样的太阳?

5.全班交流、复习所识记生字。

明确要点,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并口头组词。

2.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了解书写笔顺,可把生字分成两类,即上下结构:梦、森、苹、灵;左右结构:彩、拉、结、般、精。

2)指导观察每个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

3)教师范写并讲解书写要点。

提手旁瘦长,右边要写得短一点儿,最后一横略长。

3.学生练写。

学生把课文田字格里的生字描一个,临写两个,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集体讲评: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投影展示,师生合作讲评,评价指向字的关键部件及关键笔画。

三、展示释疑 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歌,把诗歌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图文对照再读诗歌,想一想,小组讨论。

1)大把“彩色的梦”是什么?“脚尖”是什么?“我”的梦中有哪些景物?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课堂小结,作业设计

1.教师设置简单的游戏复习本课时所学的生字,再做课堂小结。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2课时

一、自学生疑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1)玩游戏:认一认。

2)指名用生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其他学生听写词语:

2.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导语:我们再次走进彩色的梦,感受梦境的神奇与美好。

二、合作探疑 研读诗歌,想象画面

1.学习诗歌第1小节。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想一想:“我”的梦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交流、反馈。

①数量:一大把。

思考:一般说一个梦、很多梦,为什么“我”的梦是“一大把”呢?

引导学生回想课前玩“认一认”游戏时教师出示的一把水彩笔,明白“一大把彩色的梦”指的是画出各种美好梦境的彩色铅笔。

②颜色:彩色。

思考:“彩色”是什么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还有哪些事物是彩色的?(彩虹、春天的花坛等。)

③形状、质地: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

④动作:躺着、聊天、跳蹦。

引导学生猜一猜:他们躺在铅笔盒里会聊些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你平时爱和别人聊天吗?聊天的时候一般会注意些什么?

指导朗读:配合俏皮的表情,用叙述的语气来读,轻读“聊天”,重读“跳蹦”。

3)师生合作朗读:教师引读第一、三行,学生接读第二、四行。

小结:躺着多舒服呀,聊天多愉快呀,蹦跳多有生命力啊!自由自在多好啊!

2.学习诗歌第2小节。

过渡:“我”的彩色铅笔是怎样在白纸上跳蹦的呢?

1)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滑过。)

2)从“滑过”一词,你体会到了什么?“脚尖”指的是什么?

学生交流反馈:一个“滑”字将彩色铅笔写活了,彩色铅笔好似一个轻盈的舞者,以曼妙的舞姿在白纸上跳跃。“脚尖”指的是彩色铅笔的笔尖。

3)彩色铅笔画了哪些彩色的梦呢?梦中有哪些景物,有哪些色彩?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

①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出示:(草坪,绿了;野花,红了;天空,蓝了。)

②教师引读:可书上是这样写的,你听——(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课件出示)大块的草坪,绿了;大朵的野花,红了;大片的天空,蓝了,蓝——————明!

③学生对比朗读以上两个句子,说一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蓝得透明”是怎样的蓝?透明得能看见什么?

④指导朗读:

A.“大块、大朵、大片”和“绿、红、蓝”可重读,排比句语气渐强,突出画面的明丽色彩与变化之快,读出语气的跳跃和作画的惬意。

B.教师范读“蓝——————”,让学生感受重音和停顿,感受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引导学生将破折号前面的字音稍微拖长,有破折号的地方稍做停顿,但不能读成一字一顿。

4)师生合作读,自由读第2小节。

5)仿写训练: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脚尖滑过的地方还会有什么变化呢?请仿照书上的句式说一说,再写一写。

3.学习诗歌第3小节。

过渡:彩色铅笔画出了绿色的草坪、红色的野花、蓝得透明的天空,多美呀!彩色铅笔对此并不满足,还在专心致志地画着。它们还画了些什么呢?

1)学生对照插图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

2)(课件出示词语:森林、雪松、小鸟、小屋、太阳)学生边读词语边想象这些事物的样子。

3)学习第一句。

(出示)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拉着手,请小鸟留下歌声。指名读。

②教师引导:这是怎样的森林呢?谁能看图描述一下葱郁的森林的样子?(结合雪松的颜色、长势等来说)

③葱郁的森林里有故事发生了,看雪松们在干什么?看课文插图,说。

A.看图想象:拉着手的雪松是什么样子的?雪松与小鸟会说些什么?小鸟会留下怎样的歌声呢?

B.创设情境:同学们,站起来,伸出手,拉一拉,拉起手,请小鸟来唱歌吧。

C.“拉”和“请”表现了什么?(雪松和小鸟之间的团结友爱。)

D.学生表演:小鸟们会留下怎样的歌声呢?想象小鸟唱歌的热闹、欢快的场景。哪位同学愿当小鸟演一演?

④指导朗读:男孩子们,你们就是挺拔的雪松,请读出你们的快乐吧!女孩子们,你们就是会唱歌的小鸟,一起来唱歌吧!(女生读)

4)学习第二句。

①紧扣词语“结”朗读。

教师点拨:“结”是什么意思?(植物生长果实。)“烟囱上结太阳”,给你怎样的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②紧扣“苹果般的太阳”朗读。

③指名读,“苹果般”可重读,读出轻快节奏中所蕴含的生命的灵动;“又大——又红”,破折号处稍做停顿,读出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感受“我”对太阳的赞美之情。

5)学生齐读第3小节。

6)仿说:以“在热闹的池塘边”“在丰收的果园里”“在碧绿的田野里”等为引子,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的想象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

4.学习诗歌第4小节。

1)自由朗读第4小节,想一想:

①为什么说“我”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它带给“我”哪些美好和幸福?

②“我”的彩色梦境里都有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③“水果香”“季节风”可能画的是什么?

2)指名读第4小节,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①学生交流汇报。

嗅觉:水果香;触觉:季节风;视觉:紫葡萄、溪水流动;听觉:紫葡萄的叮咛、溪水流动声。

②指名说一说“叮咛”的意思并用“叮咛”说一句话。

③猜一猜:紫葡萄会“叮咛”些什么?

3)指导朗读:本节中的省略号表示还有许许多多的梦境,就像溪水一样源源不断。朗读时,减弱语音,适当延长“流动”一词的读音,语气轻柔,语音渐弱,读出溪水汩汩流淌、永不停息的感觉,读出省略号中余韵未了的意味,突出“我”的彩色铅笔会画出更多更美的梦境。

4)拓展延伸:“我”的彩色铅笔还会画出怎样的梦境呢?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我的彩色梦境,有( ),有( ),还有( ……

5.同桌互读、个别赛读、配乐朗读。

三、展示释疑 梳理诗文,拓展延伸

1.梳理课文,回顾梦境。

1)引导学生回顾全诗。(课件展示)

2)复述诗歌内容。

学生借助以上词语和同桌相互说,然后指名全班交流,看谁说得最好。

2.仿写练习。

激趣导入:作者笔下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可以画出许许多多美好的彩色梦境,多么神奇呀!现在,让我们也拿起我们的彩色铅笔,画出我们的梦境吧。

1)同桌讨论交流: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2)朗读课文的第23小节,仿照其中的一个小节,把想画的内容用几句话说一说,然后再写下来。

3)写好后分小组和同学交换读一读,比一比谁写的更有趣。

4)全班交流展评。

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本文的作者是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高洪波,他还写了很多儿童诗。课后,大家可以去找一找、读一读他的儿童诗,去感受诗歌的无穷魅力。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苏ICP备11012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