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学校信息  德育教育  教学科研  资源共享  教师风采  学生园地  家长学校  督导工作 
 教案设计  精致课件  练习资料  软件下载 
  资源共享 更多>>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五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四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三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中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目录(2020)
练习十二(2)P82练习十二第7~11...
练习十二(1)P81“练习十二”第1...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P79~80...
练习十一(2)P77~78“练习十一”...
 
您是第 位访问本网站的人
当前在线人数 0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源共享 > 教案设计 > 正文
 
9 枫树上的喜鹊
2023年08月10日 15:01    作者:  编辑:zhanghongm  浏览:

1课时

一、自学生疑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

我们一年级时学过《树和喜鹊》这一课,谁还记得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名说)是呀,喜鹊喜欢大树,大树也离不开喜鹊。今天,我们再来读一读《枫树上的喜鹊》这个故事,看看故事讲了什么。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合作探疑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3)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主认读、指名读。

2)正音。

①借助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读准字音,如“渡、蔽、拼、懂、案”。

②利用已学的同音字读准字音,如借助熟字“阴”读准“荫”;借助熟字“钢、刚”读准“冈”。

③通过组词读准字音,如借助“撑伞、撑船”读准“撑”,借助“父母、母亲”读准“母”。

3)识记字形。

①利用熟字识记。

A.加一加:度——渡;阴——荫;掌——撑;并——拼;董——懂;安——案。

B.减一减:每——母;刚、钢——冈。

②动作识记:让学生做“撑伞、撑船”的动作,体会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③图片识记:借助课文插图认读词语“绿荫、遮蔽”,体会“荫、蔽”中“艹”的意义;再让学生指认出图中的“渡口、渡船”,识记“渡”。

④结合生活经验识记:用“拼”“母”组词或说句子。

4)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

3.整体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提出问题:课文写了什么?根据课文内容加以梳理。

2)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明确要点,书写指导

1.出示“伞、姨、弟”等8个生字,指名读并组词,观察生字,说一说书写规则。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说一说书写规则及书写时的注意事项。

3.教师范写并重点指导,学生书空。

4.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例字后描红再临写,教师巡视并提醒写字姿势。

三、展示释疑 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1.整体感知第14自然段。

1)默读第14自然段,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画出文中带有“喜欢”一词的句子,想一想“我”喜欢的是什么。

2.学习第1自然段。

1)故事发生在哪里?(渡口旁。)

2)(课件出示句子)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它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

①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枫树比作绿色太阳伞。)

②这句话写出了什么?(写出了枫树高大、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特点,还赋予其人的情感——一直不辞辛苦地为渡口上的人们和住在树上的喜鹊们遮蔽烈日,抵挡风雨。)

③引导学生观察枫树的样子,点拨理解“遮蔽”指的是茂密的枝叶遮住了渡口。“蔽”是什么意思?(遮、挡。)

A.你发现了什么?(这个词语是由意思相近的两个字组成的。)

B.你能说说类似的词语吗?(阻挡、满足、呼唤。)

④找出含有“我喜欢”的句子。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⑤“我”喜欢的是什么呢?(枫树和枫树上喜鹊的窝。)

3.学习第24自然段。

过渡:除了枫树、喜鹊窝,“我”还喜欢什么呢?一起去看看吧!

1)自由读后交流:“我”还喜欢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

2)学习描写喜鹊阿姨的文字,抓“说话”猜语言,读中感受“我”对喜鹊阿姨的喜爱。

①质疑引发思考:“我”常常觉得喜鹊会跟“我”说话,喜鹊会说话吗?她会跟“我”说什么呢?

情境一:放学了,“我”背着书包经过渡口,她会跟“我”说什么呢?

情境二:“我”打完柴路过渡口,她又会跟“我”说什么呢?

②(课件出示句子)我常常觉得喜鹊会跟我说话,我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她喜鹊阿姨。

.教师指导朗读:喜鹊跟“我”说话,“我”像童话书里那样称呼她喜鹊阿姨,多有意思啊!该怎么读这句话呢?学生自主练读,然后指名读,师生评价。

B.创设情境,想象“我”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窝的情景,和喜鹊阿姨打

个招呼,体会“我”对喜鹊阿姨的喜爱。

3)学习描写喜鹊弟弟的文字,抓“发现”猜心情,读中感受“我”对喜

鹊弟弟的喜爱。

①描述文本情境:上个星期天早上,“我”正要撑着渡船到对岸的树林里去打柴,发现喜鹊阿姨的窝里有六只小喜鹊了。发现喜鹊窝里有六只小喜鹊了,“我”会是什么心情?

②启发学生体会“我”的心情,指多人发言,相机出示句子:我真是喜欢极了。

③教师引导:对这六只小喜鹊,我真是喜欢极了。然后范读第3自然段,指名读。

④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我”很喜欢六只小喜鹊?(我真是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他们喜鹊弟弟。)

⑤想象表达:你们来跟喜鹊弟弟打个招呼,表达对他们的喜爱吧!

4.整体回顾,引发共鸣。

1)梳理四个“我喜欢”,构建画面。

教师小结: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我喜欢站在枫树下,我常常觉得喜鹊阿姨会跟我说话。我还发现喜鹊窝里有六个喜鹊弟弟,对于他们,我真是喜欢极了。

2)合作朗读第14自然段。

朗读要求:读出“我”的喜欢。指名读“我喜欢”的句子,其他内容齐读。

课堂回顾,作业设计

1.教师总结本课时的学习内容。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2课时

一、自学生疑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玩游戏:数喜鹊。

教师出示九张喜鹊图,每张图上各写一个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教师指名抽取图片读出图中生字并组词。

2.反复说“我喜欢”,再指名读文中含“喜欢”一词的句子。

二、合作探疑 研读课文,体悟情感

过渡:喜鹊阿姨有了六个可爱的喜鹊宝宝,这下她可忙坏了,她都忙些什么呢?

1.学生默读第5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教师提示默读方法)

2.学生交流汇报。

——教唱歌、做游戏、学拼音字母

1)(课件出示句子)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习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①指名读,想一想喜鹊阿姨做了哪几件事。

②语言训练:喜鹊阿姨还会教喜鹊弟弟做什么呢?你会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接着说一说吗?(指多名学生说)

③说得真好!你们刚才说的话都藏在文中的六个小圆点里(省略号),它告诉我们喜鹊阿姨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④学生齐读句子。

过渡:喜鹊阿姨正在教喜鹊弟弟学拼音字母,你们想不想跟着喜鹊阿姨学呢?

2)学习“学拼音”部分。

创设情境:老师来当喜鹊阿姨,你们来当喜鹊弟弟。(师生合作读)

3)师生合作读第58自然段。

——看日出

1)自由读第91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喜鹊一家看日出的情景。

2)(课件出示插图二)指名指一指哪是山冈,再结合图片想一想:“渡口”在哪儿?“渡口对岸”“山冈后面”又是哪儿?喜鹊一家正站在哪里看日出?引导学生弄清喜鹊与太阳所在的位置,再闭上眼睛,想象喜鹊一家看日出的情景。

3)设置情境:看着日出,喜鹊阿姨说了什么?喜鹊弟弟又是怎么回答的?(师生对读)

4)拓展想象你听懂他们的话了吗?请你再来当小翻译,翻译一下他们的话。

5)各小组分角色朗读第912自然段。

3.师生合作演读第512自然段。

4.设置疑问: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都只会发一个简单的音节“鹊”,为什么“我”听来有丰富的内容呢?

喜鹊一家的“语言交流”,其实是“我”天真的想象,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大胆想象,也一样懂得“鸟言兽语”。

三、展示释疑 拓展延伸,作业设计

1.拓展延伸。导语:喜鹊阿姨不光要教喜鹊弟弟唱歌、做游戏、学拼音字母,还得捉虫子给喜鹊弟弟吃,你看——

1)出示句子。

2)你听懂喜鹊弟弟的话了吗?请你来当小翻译,先同桌互说,然后全班交流,师生共议,再写一写。

2.小结。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然后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苏ICP备11012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