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数学活动数学化
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真正经历知识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明确数学活动数学化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数学化活动过程,使学生的数学活动更加丰富。
例如,教学《线段、射线和直线》这一内容时,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毛线入手,让学生先观察一根弯曲的毛线,再把这根弯曲的毛线拉直。在拉直毛线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抓住的是毛线的两端,所以对线段定义中“两端”一词所表示的含义也就有了自己真切的理解与感受。接着,教师向学生介绍线段的特征:“线段是直的,它有两个端点。”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见过这样的线段。这样教学,既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线段”,又使学生在举例中概括总结出线段的特征,提高了数学教学效果。
以活动的形式进行数学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导到探索数学的特点、规律上来,而且可以深化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有助于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更好地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