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登录管理 
首页 > 经验交流 > 正文

实验小学卫生工作交流材料

作者: 时间:2013-01-11 点击数:

为了生命的健康成长

——基于“生命化校园”构建体系下的“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探索

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2011年3月

早在2003年9月,我们学校便提出了“构建生命化校园”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创建目标。我们以为,敬畏生命是教育的伦理起点,也是教育的价值归依。关注生命、尊重生命是教育的第一要义。作为教育人,我们始终谨记,教育是生命的教育,学校是生命的学校。我们提出“构建生命化校园”,将关注生命、尊重生命作为教育的第一要义,力求让学校成为生机勃勃的智慧场、文化苑、生命园,在关注知识传授、智慧启迪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生命的健康和谐的高品质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始终把促进师生身心健康作为“构建生命化校园”的首要目标,将生命化校园的构建与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紧密结合起来。经过几年的创建,我校已成功创建成为省健康促进(银牌)学校,并于2010年通过了银牌学校的复查验收,目前我们正朝着健康促进(金牌)学校的目标迈进。

一年来,在南通市卫生局、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我校的学校卫生工作以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为抓手,紧紧围绕“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标准,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工作,坚持“生命第一,健康第一”的办学思想,以“明标准、求突破、重提升、树品牌”的十二字原则,不断巩固健康促进银牌学校的创建成果,继续创造金牌学校的创建条件。学校各项工作在过去的基础上获得了显著的提高。

——2010年春,我校师生同心协力参加南通市中小学生广播体操比赛,并荣获一等奖;

——2010年3月,我校举行了学生队列行进比赛,整洁统一的着装、整齐划一的步伐、连绵不绝的哨音、铿锵有力的口令、催人奋进的团队呐喊点燃了全校师生运动激情;

——2010年暑假,我校篮球队在区小学生男子篮球比赛中技压群雄,又一次夺得第一名;

——2010年9月,我校成为由教育、体育、卫生、民委、财政、科技等国家六部委联合组织的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工作检测点学校;

——2011年1月5日,我校顺利通过了“南通市首届体育艺术2+1示范学校”、“首届体育特色学校”的验收;

——2010年,学校航模队共获得省级一等奖15项,二等奖40项,三等奖46项,实现了江苏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比赛的九连冠。参加市“阳光体育”运动会获得11个单项第一,荣获小学组团体第一名;参加“市速度轮滑比赛”,勇夺3项第一名、4项第二名;参加区市“三独”比赛,共获一等奖11人次;参加省市区中小学艺术节 、市区小巧手、才艺大赛共获得近百个等级奖;

——11月18日,我校以“90年的美丽跨越”为主题,举行了“90年华诞大型庆祝活动暨第四届校园体育节开幕式”,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体育局等部门的领导,以及4000多名师生共同参加了庆典活动。区委陈永红副书记宣布体育节开幕,区政府张一峰副区长、教育局诸培国局长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体育节将“我运动、我阳光”的理念,延伸到每一个班级学生、每一个年级教师心田;

——2010年11月11日,南通市教育局、卫生局等相关领导一行对我校 “江苏省健康促进银牌学校”展开复查验收。检查组领导实地查看了我校体育卫生等工作,对我校开展的健康促进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

——2010年,我校10多次迎来上海、新疆、南京、启东、海门等地教育代表团的参观访问,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等近10所江苏省名校领导班子来校开展合作交流。12月6日,我校还与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九小学签订了友好学校协议书。兄弟学校对我校“生命化校园”及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具体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五严”规定为纲领,推进健康促进教育。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强音,我们不仅看作是一项任务,更理解成一种职责,不仅停留在认识上,更上升为一种行动自觉。我们坚定不移地做减法:减去过长的学生在校时间,减去课表中过多的课时,减去过量的机械重复的作业,减去过于频繁的考试,减去试卷中过难过偏的试题。同时,我们也做加法:增加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的时间,增加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选修课程,增加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增加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等社会实践。把睡眠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体质还给孩子,把阅读自由还给孩子,把游戏快乐还给孩子。

“减负不减质”是我们探索的新课题,“课内高效,课外减负”是我们的行动目标。我们对全体老师的要求是“让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效”,对全体学生的希望是“让我们的学习更加有效”。我们以为,为学生减轻负担,意味着教师负担的增加,我们在教师培养发展、课堂教学管理等方面围绕 “减负”主题深度研讨,切实做到“在减负上下功夫,在增效上做文章。”以创建南通市体育艺术“2+1”实验学校为契机,以“让每个学生在校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为抓手,努力传承学校办学传统,放大学校办学优势,在新一轮的教育发展改革中创造新业绩,构建新特色。

学校领导班子的各项决策都在“健康第一”的理念下进行,从运动面积的确定、活动场所的设置、健身运动器材的配备、餐厅食谱的确定、饮水卫生到学生在校时间、作息时间的规定、课程的设置、活动课程的比例、艺术节、体育节的安排、健康知识技能的培训、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等,做到以师生的健康为本,把培养健康人才作为学校的第一追求目标,让校园充满着浓厚的健康文化氛围,师生员工徜徉其中,“健康第一”的理念扎根心中。

为了切实增效,我们开展了《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的系列校本培训:做心平气和的老师——师德培训(集中培训、分组讨论、大会交流,最终形成“教师忌言”“教师忌行”“补救小贴”。)做富有诗书的老师——阅读培训(读书汇报会、自由阅读)。做有品有味的老师——艺术鉴赏培训(音乐欣赏、文学欣赏、美术欣赏、电影欣赏)。做有专业尊严的老师——课堂诊断、班主任技巧、朗读指导、书法(钢笔毛笔)。做懂得生活的老师——家政培训(美容讲座、插花讲座、厨艺讲座、中医按摩、太极拳培训、街头舞培训等)。因为我们坚信,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

二、以阳光体育为抓手,强化健康促进教育。

我校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教育创新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全面实施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阳光体育运动”为龙头,全力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抓管理,完善阳光体育运动管理机制

为了确保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落到实处,我校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中,与教师绩效工作直接挂钩。此外,学校将阳光体育纳入常规检查,对教师执行课表情况、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内容、组织、管理、效果等情况进行每日例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强有力的监督,有力地推动了阳光体育运动的落实。

2.抓落实,确保阳光体育运动务实发展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关键在落实。为了确保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我校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全校一盘棋,做到时间落实。我们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区教育局统一部署,每天上下午均合理科学地安排了20、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为保证每天让学生参加1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我校严格按上级的要求安排课时计划和课程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除体育课的当天外,每班每天安排一节体育活动课,由班主任、体育教师任辅导教师。

其次,习惯成自然,抓实“二操一活”开展。学校“两操一活动”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我校严格规范广播操进出场的纪律及做操质量,做到出操静、齐、快,动作规范、美观。各广播操实施“场地承包责任制”,不断改进学生广播操动作质量,树立各班领操员榜样模范作用。

我们以南通市广播操比赛为契机,全面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我校领导班子会同全体体育教师,认真分析比赛现状,制定训练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安排人员分工、落实训练时间、提供后勤保障。在近一个月的集训时间里,体育组全体成员喊哑了嗓子、累坏了身子,所有班主任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广播操训练,熟知每节操动作要领,掌握训练方法和技巧,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工作,有效保证训练质量。比赛现场,全体参赛学生和教师身着统一服装,个个精神饱满,人人斗志昂扬。列队入场后,他们随着广播音乐口令,时而抬腿,时而举臂,时而跳跃,时而踏步,动作潇洒舒展,节奏明快流畅。每一节操,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态充分体现了实验小学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精神风貌。最终,我校荣获南通市中小学生广播体操比赛小学组一等奖。

3月,我校又举行全校队列比赛,全校近4000名学生人人参加。三到六年级跑步,一二年级踏步。步伐整齐,精神抖擞,体现了学生应有的风范。我们提出,没有经历过学校广播操比赛锤炼过的学生,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实小的毕业生。

第三,精心巧安排,做到项目落实。我校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学生课余时间的运动项目,确保学生在活动时间内有组织、有项目、有收获。我校经过调研、讨论,组织开展了一些强度适宜的课间活动,如:轮滑、独轮车、跳绳、踢毽、老鹰捉小鸡等,使大课间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第四,立体抓管理,做到检查落实。为保证此项活动的常规性和制度性和实效性,我校每天由值班领导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到对班主任教师考核中。我校除一年一度的体育节、冬季三项比赛以外,还定期举行篮球、乒乓球、跳绳、拔河、低年级趣味运动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使每一个学生享受到快乐体育的成功和愉悦。

3.抓载体,推动阳光体育运动高位发展

我校重点抓了四个载体:

一特色运动项目的开展。为保障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效性,我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继成立了田径队、篮球队、乒乓球队、航模组、车模组、独轮车、轮滑、滑板、航模、韵律操、拉丁舞乒乓球等10多个校级体育兴趣小组,有专职体育教师任辅导教师。学校每个兴趣小组、每个班都有组织、有特色的开展体育活动,为发展学生个性、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2009年,我校独轮车、轮滑、拉丁舞组合编排节目获得了南通市群众体育创新项目展评一等奖。

二是体育节。为了建立更广阔的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平台,我校每年都要开展一次阳光体育节活动,要求每班有特色、有创新,人人参与。我校以“阳光运动、阳光你我”为主题,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特点,分步实施高年级竞技体育、低年级嬉乐游戏、教职工趣味运动等活动。将“我运动、我阳光”的理念触角,延伸到每一个班级学生、每一个年级教师心田。

三是冬季长跑以及冬季三项百日锻炼。每年,我校都要开展轰轰烈烈的冬季三项的百日锻炼行动。在开展好阳光体育活动的同时,我校更加重视开展好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在体育课上,要求体育老师教给学生长跑的基本常识,利用有限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千米长跑。学校体育组设计学生锻炼记载表格,以班为单位建好跑步记载手册,一天一记,一月一评。通过活动,不断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赢得了家长的高度关注和赞誉,又为形成良好校风、全面育人奠定了基础。

四是体育、艺术2+1项目。根据国家“2+1项目”体育与艺术技能标准,依据我校现有师资条件及体音美教育教学设施等情况,确定了体育首推项目有:跳绳、健美操、体育舞蹈、乒乓球、耐久跑、篮球;选修项目有:轮滑、独轮车、武术、航模、艺术体操、技巧等。艺术首推项目有:拉丁舞、儿童画、声乐、口琴、剪纸、竖笛、泥塑、中国画、艺术造型;选修项目为:电子琴、民族舞、书法、速写、手工等。每个学年都有十多个不同的项目供学生选择,力求借助此项实验的开展,逐渐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体育、艺术活动体系,形成学校的体育、艺术传统项目,进一步彰显学校特色。学生在“自选”项目时,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

4.抓投入,夯实阳光体育运动基础条件

各学校加大了经费投入,学校体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予以保障,并做到随教育经费增长同步增长,进一步加强了场地、体育器材配备。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体育器材都已达标。

三、以习惯培养为基础,突显健康促进教育。

为了给学生留下终身受用的东西,我们以“五爱”教育为核心,以“养成良好习惯,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为目标,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载体,将德育工作的要求分解渗透其中,在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生命化德育之路。

“好习惯就是好人生。”学校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常抓不懈,本着“先成人,后成才”的原则,高标准、严要求,抓好学生的卫生文明习惯。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依托我校自主编写的校本教材《习惯成就未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手册校本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利用晨会、班队会时间,展开行为养成教育,让孩子明白“今日铸就好习惯,明日享用一辈子。”

这本教材为学生的健康生活指明了方向。像在生活习惯这一部分中,就包括了“早睡早起、积极锻炼、 均衡营养、讲究卫生、合理消费、 珍惜时间、自我克制、健康上网。”等内容,将健康教育的内容合理地分解到相关章节之中,弥补了健康教育教材缺乏的困惑。

四、以社会活动为载体,完善健康促进教育。

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放在学生终生学习,终生发展的背景下审视,以“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作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总要求。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天地,让学生有机会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开放的空间,并在活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实现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健康发展。去年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更是搞得有声有色:

六年级学生登狼山、游濠河,欣赏南通的秀丽;五年级学生参观忠孝园、荡舟渔湾水道,感受通州的美景;三四年级的学生去挖红薯、拔萝卜,体验乡土风情,连一二年级的孩子也摘桔子、采草莓,快乐连连。学校还将传统游戏资源引进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实践中,为孩子积累了生活经历,为童年增添了无限乐趣。

3月23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葛冰、葛竞父女俩来校为学生作报告,畅谈他们的创作体会和人生感悟,与同学们分享他们的写作妙招。10月27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博士生导师梅子涵先生与我校全体师生见面,发表了现场演讲,走进青年教师的阅读指导课堂,并即兴点评。著名儿童作家的到来,把我校“书香校园”建设和“读书漂流”活动推向了高潮。

6月1日,我校分低中高年级组举行了全校性的游艺活动,每个学生在年级组中自由选择6项活动。75各班级都自制宣传海报推介班级活动,“双龙戏珠”“欢乐大本营”“跳跳糖果屋”……近80份活动让人眼花缭乱。为了迎接“六一”的到来,我校从3月份就开始了全体少先队员都参与的校园“十佳童星”评选活动。

12月30日下午,一年一度的小跳蚤市场让我们的校园成了欢乐地海洋。本次“小跳蚤市场”的运作模式是以班级为单位划分好摊位,各班级设计好促销的宣传标语。通过模拟市场的真实情境,引导孩子轮流变换角色,在体验中学会生存,获得快乐。增强孩子劳动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

五、以卫生服务为基础,夯实健康促进教育

1.落实教师学生体检制度。定期为教师和学生进行体检,教职工每年体检一次,每学年为学生体检一次,学生牙齿増氟一次,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常见病的发生,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及早纠正。健全了师生健康档案。

2.建立校医预警报告制度。制定了常见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有计划的对学生常见病进行观测。在一天的时间里,如果有3位以上学生到医务室诊治同样的疾病,校医必须在当天向学校领导汇报,随时采用应对措施;在每年师生体检完毕以后,校医必须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向学校领导班子和“健康促进学校”领导小组汇报。

3.重视学生常见病预防治。在常见病多发季节,校医务室及时向学生家长发放信件和宣传资料,介绍一些常见病的预防方法。每天认真做好公共场所卫生、消毒预防工作,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等对师生进行预防常识的宣传,提高师生预防意识。

4.搞好饮食饮水安全卫生。我校把食堂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严格的按照食品卫生工作条例去做,有卫生许可证,有食堂人员的健康证等等,各类设备、手续齐全,做到生熟分开,做好三白。卫生室做好对食堂工作人员的监督、培训工作并与食堂管理人员严格把关,每天验收,每周检查一次食堂卫生。每年的5—10月是食物中毒事件易发阶段,我们严格地把好了饮食饮水关,并在学生中宣传养成良好的饮食饮水习惯,倡导学生不在小摊贩处吃食等,并把“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进课堂”活动作为重点工作来开展。

地址:南通市通州区行政中心1号楼1313室 邮编:226300 电话:(0513)86520202 (0513)86512326 传真:(0513)86543308 copyright(c)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发展规划与财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