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作者:本站原创 时间:2017-08-21 点击数: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2017年通州区初中校长、督导组长培训上海行之二
2017-08-19 陈海洋 阅读 42River Flows In You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2017年通州区初中校长、督导组长培训上海行之二
为有凌云志,且上华师大,学习新理念,专家引领高。8月17日,通州区初中校长2017年暑期培训进入第二天,上午8:20,胡清华副局长和全体学员在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前合影。
今天上午的培训课程内容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主讲老师为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实验基地附属中学校长兼书记沈晓红。
第一部分是课程改革回顾,沈校长介绍了上海市课程改革经历的四个阶段、上海市提升中小学课程领导领导力行动研究、上海基础教育"十三五"重大改革项目一览。
第二部分是学校发展思考,沈校长提出"新基础教育"的理念:改革创造"学校教育新生活",三底(底线、底蕴、底色),三力(内动力、内定力、内生力),三思(双向关联思维、整体融通思维、综合融通思维)。学校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思维、体制共同催生下的新架构,"学"不一定发生在"校"中,"校"成了"学"的方式的组成部分,让学无处不在,让校不可替代。沈校长还将正在重塑的新价值体系与传统的价值体系作了对比,学校要进行教的创新(改进课堂教学现状)、学的创新(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评价创新(改善目标迷茫现象),突破口是课程、课堂、管理。
第三部分是课程建设实践,沈校长以视频纪录片的形式,生动现象地展示了上海市闵行区纪王学校陶艺系列特色课程。接着,沈校长以"厚植创新土壤,提升学生素养"为题,介绍了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实验基地附属中学,该校把目标设计作为创新素养培养的出发点,把课程建设作为创新素养培养的生长点,把课程改进作为创新素养培养的催化剂,把氛围营造作为创新素养培养的生命场。介绍了该校校本特色课程群(STAM课程)和创新素养的课程设计。
上午的讲座由育才中学的张建校长主持,张校长以"站在前沿、方能引领"表达了学员们对上海市课程改革领跑全国的敬佩之情。
下午的培训课程内容为《学校办学理念澄清与课程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主讲老师为上海师范大学王健教授。
第一部分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启示,王教授阐述了国家意志的彰显与基础教育中的意识形态安全,家长需求的分化与基础教育的挑战,上海基础教育改革探索的实践
第二部分是例谈课程体系建设,王教授以规范办学与自主创新的统一为切入口,讲述了江苏路第五小学长宁路校区的探索:无固定教室、无上课铃声、无上锁空间,课程高度统整,时空要素的重构,项目化学习,阅读与运动的强化,慕课平台的支持,完善的评价体系。接着,王教授介绍了新办的筑桥小学的探索:The bridge,The best"read、inquiry、drama、grit"education,指向独立生活能力和国际教育准备的硬件配置与课程(木工房、车床车间、厨房┄┄)。王教授还介绍了蓬莱路二小的小镇课程、育才高中的个性化学程、卢湾初级中学的无边界课程。
第三部分是办学理念体系的梳理,王教授认为梳理办学理念体系最核心的就是学校哲学(办学理念)的问题,办学理念有三个标准:规约的是学校组织内的所有人,超时代性、超地域性。接着,王教授以这三个标准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办学理念(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Creativity,Character,Community),还以具体案例的方式介绍了办学理念的四大出处(先天贵胄、望文生义、历史积淀、校长品牌)。
下午的讲座由平潮实验初中的孙振建校长主持,孙校长以"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高度赞扬了上海基础教育改革的前瞻性、国际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