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2017-2018学年度述职报告
“在今后的工作中,假如我的体力不够,我就用智力来弥补;智力不够用,就用心力来弥补;心力不够用,我就把一切交给善缘。”
这是我在17年9月就职演说时向全体教职工说过这样一句话,如今距离说这句话的时间已经有8个多月了。
这8个多月来,我一直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积淀
风之积也不厚,其负大翼也无力;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管理者学识的厚度、视野的宽度、思想的深度决定着他对事物的认知水平,而对事物的认知水平是一个人管理能力高下优劣最核心的要素。
身体所限,这辈子可能再也不能行万里路,再也无法近距离地跟更多优秀的学校管理大师接触,这固然是一件憾事。但所幸思想还算健康,大脑还很清晰,再加上老子“不出户知天下”这句话的鼓励,于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读书。哲学是我所喜欢的,无论是西方哲学,还是东方哲学,无论是古典哲学,还是现代哲学,对我来说如同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女,散发出不同的魅力。家里的床头柜上、书桌上,甚至在卫生间放手纸的架子上放上几本这样的书,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思想困顿的时候、情感枯竭的时候翻上两页,人的整个精神世界立刻变得敞亮清明,这种快乐无与伦比,但却也难以和他人一起分享。
一个人要让自身的素养积淀得更加厚实,所涉猎的范围必须是越广博越好。于是,我的生活中必备了不同种类的“颜如玉”:文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科学、艺术,每一门学问都有着不同的妙处,每一种思想有着不同的风情。为了弥补自己口笨舌拙的缺点,我连续多年订阅了《演讲与口才》的杂志,如今经过不断地练习,虽谈不上练成一流的绝技,但应付日常工作还算能够达标。
二、专攻
我这人兴趣不广泛,生活能力、经济头脑都很薄弱,从来不是什么当帅才的料。但我有一个特点,就是心思单纯,凡是自己认定了有价值的东西,会一杆子追寻到底,且不容易受外界干扰。这对其他行业的管理不一定是件好事,但是对以“学习”为主旨的学校管理来说,倒也不算什么缺点。
从教二十多年,对数学教学那可是有着深厚的感情的。这种特殊的感情成就了我的业务成长,也成了我的教学管理中一种巨大的能量。教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为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欢,就会千方百计地去寻找数学教学的种种乐趣,就会想办法将这种快乐放大。仅仅自己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是不够的,还要跟周围的小伙伴一起分享才更有意思。这种迫切分享的热情,就像席地而起的龙卷风,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正在干什么,你都可能被它裹挟进去。
我最得意的工作业绩就是老师们受到我的这种热情的感染,它们开始愿意主动地和我一起交流各种思想。以前和老师们聊课的时候,大家都正襟危坐,只有听我讲的份儿。现在,老师们“脸儿涨得通红”、“心儿跳得欢畅”,一场评课常常是多人互动,大家欢声笑语,欲罢不能。
有老师说,如果什么时候看到王俊在校园里眉飞色舞地讲话,那他一定是在讲跟学问有关的东西。我很喜欢这位老师对我如此评价,的确,除了有意思的学问,我很少对其他东西动心。而这种动心的确是其他东西不可替代的。
三、共处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这个人平时很好处。因为在意的东西少嘛,所以不会计较什么。但是不要以为我就真的特别好说话。每当在讨论一个我认为非常重要的问题时,我可常常是气势凶猛、咄咄逼人。
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在磨课的过程中和老师们争吵过了,而且经常把一些女老师气哭——这使我在如今到了述职报告的的时候万分地后悔,生怕大家在给我打分的时候会翻起这些旧账。我也经常没大没小,和王校蒋校在讨论问题时,只要觉得自己有道理,常常不甘示弱,毫不退让,常常弄得场面很尴尬。可是王校蒋校他们一直非常包容我,无论我讲得对与不对,总是很认真地倾听,还非常认真地和我辩论。
实小多年以来一直有一个非常可贵的文化氛围:一个人如果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只要这个观点不是出于某种狭隘的私心,那么就是值得鼓励的。他的观点也许最终不一定正确,但至少帮我们拓宽了思路。事实上,一个人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是需要强大的勇气的,因为他要顶着被大家反对甚至厌恶的风险。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实小的蓬勃发展与这种崇尚“君子”文化氛围息息相关。当然“不同”并不意味着不识大局、任性而为。就这点来说,我身上还有许多缺点,还要不断地改进。
不过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只要力所能及,我是不合刻意证明自己的,也不会去区分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我希望将自己培养出更高层次的“无分别心”,这样就能更好地与每一个人共处,也能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