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习作展台 >> 六年级习作区 >> 正文

六年级习作区

实小六(1)剪纸习作

沙漠情歌

通州区实验小学六(1)班 王一尧

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在民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且不断发展创新、与时俱进。

剪纸是二维的平面艺术,它在二维空间里展示三维世界。其中我最喜欢这幅《沙漠情歌》,它采用了阴刻和阳刻相结合的手法。前面一只骆驼用了阳刻,身上剪刻了多种花朵变形图案,强调了它在前面的位置,是主角,所以处理得花俏些。后面紧紧依偎在它身旁的骆驼采用了阴刻的手法,这样一黑一白恰到好处地拉开了两只骆驼的层次感。它们看上去像是一对小夫妻,打扮得花俏一点的是新娘子,后面那只简洁一点的是新郎官儿。新郎官儿正昂首阔步地迎着朝阳引吭高歌,瞧它那神气、得意的样子,一看就知道娶了个心满意足的“大美人儿”!而新娘子却微微低着头、含情脉脉,一副羞答答的神情,我想它正在陶醉地聆听新郎官儿献给它的情歌呢。真是郎才女貌,幸福的一对!

走在最前方的是一位活蹦乱跳的蒙古小男孩,也许他刚刚为这对“小夫妻”举办好婚庆典礼,正牵着它们寻找广阔沙漠里的骆驼群、回归“沙漠绿洲队”吧?

整个剪纸,上有骄阳、下有花草,左边有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右边有轻盈的小鸟结伴欢笑,就连骆驼的身上都到处是花儿,一团喜气。中国剪纸就爱追求“花化“和喜气,因为在劳动人民的心里,花朵是最美的,这也折射出中国劳动人民的心灵像花儿一样美。

那么多的点、线、面结合在一起竟然如此连贯、丝毫不断,令人不得不佩服!妈妈说,剪纸最难的就是“提得起、拎不断”,稍一疏忽就会前功尽弃,必须一气呵成。所以可别小看一把剪刀一张纸,它足以考验你的细心、耐心和功底。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这样一个改革浪潮席卷全球,外国文化源源不断涌入的新时代,我们可要加倍保护好这些土生土长的优秀民间艺术文化,让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宝库不断传承、发扬光大!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通州区实验小学六(1)班 曹欣怡

此时此刻,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幅玲珑剔透、精美细腻的,充满着古朴中国风的剪纸。这幅美丽的剪纸,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清朝诗人袁枚的《所见》一诗中的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浓浓的中国红,只让人感到眼前突然一亮,定睛一瞧:一头敦厚的老牛占了剪纸的主体部分。老牛肌肉凸出,前胸后背显得结实而又饱满,给人以壮实的感觉。它的尾巴俏皮可爱地卷起。在那有着条纹、向内弯曲的牛角中,有一朵六瓣的梅花。花蕊犹如头发丝一般细,却又不粘在一起。两只铜铃般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神似乎正在向上看,好像在想:今天我会和小朋友们去哪儿干什么呢?它的头顶上,还停着两只快活的小鸟。牛背上,一个胖乎乎的,身上背着笠帽的小男孩伸出了白胖胖的小手将牛背下的同伴拉了上来。看到这里,我不禁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飞进了美丽的剪纸世界里……

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上午,大人们都三三两两地下地干活了。孩子们也都在家里吃着冰棍,舒服地看着电视里的动画片,只有蝉儿在树上大喊“热呀,热呀”。调皮蛋小杰心想:这么热的天气,一直闷在家里岂不是更热、更无聊?趁娘下地干活,赶紧找小龙去玩。说干就干,小杰去牛棚里牵出老牛,去小龙家里了。小龙开心得一蹦三尺高,连忙戴上了大笠帽冲了出去。小龙三下五除二地就跳上了牛背。而小杰呢,扭动着水桶般的小粗腰,却是怎么爬也爬不上去。小龙伸出了白白胖胖如莲藕般的胳膊,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的小杰拉了上去。他们将竹丝吹出了美妙婉转的音乐,说着甜蜜的悄悄话,将一对像好朋友般的两只小鸟也吸引了过来。它们站在弯弯的牛角上,也在说着悄悄话……

看!这就是出自咱中国老百姓灵巧双手的剪纸,精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