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谁教书
上了师范,自然就是当教师,那就是为了所学的知识技能而教书。当教师自然是为了教给学生知识,那就是为了学生而教书。教学生就会受到家长的百般嘱托,那就是为了家长而教书。其实能让我乐陶陶地坚守教师岗位的是比较稳定的工作,那就是为了教而教。工作了就会有工资,那就是为了钱而教书……
细细罗列,我到底为了谁教书已经说不清了。
一份教书育人,当孩子王的工作,让我充满幸福感。每天面对那几十双求知的眼睛,让我认识到我的使命,我的重要性。这会督促我工作的态度要认真。当看到孩子们攫取知识时闪闪发光的眼睛,我就会有很强的自豪感,满足感。课后与孩子之间那深厚的感情也是我工作源源不断的动力。还记得转出去的孩子那一声声“其实不想走”让我心动,让我心碎。为了可爱的下一代,我知道其实我在为爱教书。
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关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更困难。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上的关爱,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具有十分强烈的责任、质量意识,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下功夫。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关爱学生,不能以个人好恶为转移,教师应当把它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要把真挚的关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使得善于观察的学生,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出相应的评价和反应。这样学生切实地感到老师在诚心诚意地爱护自己,关心自己,帮助自己,并自然地对教师产生欢迎的倾向,喜欢接近并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和指导。反之,如果学生没有体会到教师的关爱之心,他们就会在情感上对你采取冷漠、猜疑、反感甚至抵触的消极态度,这样的话,无论你怎样苦口婆心,他们也不会接受。所以,具有爱心,是教师取得教育成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对学生爱之愈深,教育效果愈好。
然而,教师只有“爱的教育”和“奉献的教育”还远远不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才是教师在爱学生这一基础上的发展方向。爱默生曾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每个教师都必须懂重,自尊心是学生主体性的集中体现,是他们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如果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导致教育的失败。在我任班主任的班级中,对待后进生,我多采用谈心的办法,不厌其烦的耐心做好帮教转化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采用软硬兼施的办法,既严厉,但是绝不出言伤人,认识自己的错误,同时让其认识自己的闪光点并对自己充满信心,最终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对于态度较好的同学,我采用平等的坐在一起面对面的用心交流,共同探讨人生观、世界观、为人处世的方式,这类学生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成绩有了较明显的进步。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就必须拥有一颗始终包含着善意、理解和宽容的心,对学生处处体察入微的母亲般的心。
爱是我认真工作的动力,为了这份爱,我要一直精力充沛的努力工作。我们还要将爱传给一代又一代人,让世界充满爱。呵呵,这样说来,我是不是在为全世界而教书呢?万分自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