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论文随笔 >> 正文

论文随笔

我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

通州区实验小学 李红霞

正如朱自清所述:匆匆,太匆匆。恍惚间,我的教学已有13余载。其间辗转三个学校,留下了很多酸甜苦辣的回忆。如今,尘埃落定,在我心仪的实小工作,倍感幸福。在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大家庭”里,快乐与付出同在,机遇与挑战共存。于是,我得到了——

意外的挑战

镜头还得拉到去年的暑假。新学期的第一次集会就是令所有老师们关注的教学工作会议。大家鸦雀无声,等待着新学年的使命。已经连续几年任教六年级数学了,因此我心如止水,差不了高年级数学。机遇往往在人没有任何预兆时诞生。我接到了任教一年级数学并当任班主任的任务,而且是一个云集众多教师子女的好班。毫无准备的激动、矛盾让我的大脑暂时空白。但我知道,除了刚毕业那会儿三年的班主任经历外,我对班主任教学根本没有任何的经验。何况我一直从教高年级数学,对于刚入学的孩子也没有教学经历。虽说,凡事总有个开头。但是,我深知,班主任工作说难不难,但是要做好做巧可就是一门学问了。既然,领导能从人群中想到我,就是一份信任与支持。我必须迎难而上,接受这份挑战。

于是,我开始了求教,求索,求稳,求好,求精的班主任工作之路。在同事的指点下,把布置教室看作班主任课堂的第一课。为了让孩子们来到新学校,喜欢我们的新教室,为了美化孩子们每天的学习环境,我上网查询、请教同事,设计方法,早早地到教室布置。雨幕降临,万家灯火,我还在教室一张张的擦拭桌凳,一面墙一面墙地粘贴。敲敲酸疼的腰背,想想孩子们置身在多姿多彩的童话教室里的愉悦幸福,我感到累并快乐着。因为,这只是一个最寻常的开始。育苗,需要——

细致地浇灌

很多人总是羡慕一年级,认为一年级教学内容少,最容易教。可是教了一年级才会体会到作为一年级老师的不易。一年级的孩子没有纪律意识,没有良好的养成,就像脱了缰的小野马不听使唤。课堂上,有走位置的,有说话的、吃东西的,翘着二郎腿的更是司空见惯。看着孩子们童真无辜的眼神,我知道批评是说教是无力的要求。为了让小朋友们养成良好的听讲、上课等习惯,我把各项纪律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利用早读晨会教学生熟读成诵,从而幻化成行动。一节课不知要停下来多少次强调纪律。课间、就餐、午休我基本上不离开教室,随时关注孩子们的游戏与活动,及时指导。我一向认为数学老师一般言简意赅,可如今我总觉得自己叮嘱地还不够,担心哪个要求自己还没说到位,哪句叮咛还有学生没记住。每节课铃声一打,我会条件反射的说:“孩子们别忘了上厕所!”每堂体育课下课,我的两腿会不听使唤,走进教室,叮嘱孩子们脱衣服、喝水。

还记得有孩子感冒呕吐了,吐得满桌子都是,一股异味熏满整个教室。我一边犯着恶心,一边拿来了脸盆,小心地把桌上清理干净,把身体不好的孩子擦拭干净。此时,“老师、妈妈”成了我们多种角色的统一体。我知道:“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细心的爱才能教育孩子。”尽管,自己已十分小心地呵护着孩子们,但总出现——

恼人的安全

初秋的天气虽然算不上冷,但是从习惯了两个月的炎热到乍冷,顿觉寒意,似乎闪烁的灯光也惨淡了些许。窗外更深露重,车内心事重重。不知那孩子麻药过后疼不疼,孩子的家长心疼得怎么样?毕竟是在眼皮上受伤,我们也是做家长的,碰到谁的孩子都舍不得。

总是在晨会上三令五申,不追不跑,安全游戏。总是连下课都不敢到办公室,小心翼翼地和孩子们呆在一起,观察他们的课间生活,担忧着他们的安全。可意外总是像个恶作剧,让你防不胜防。这不,白天,孩子好好地走着,因为抬头看了一眼同学吹起的泡泡,脚碰到墙角边的消防器,薄薄的眼皮就因磕碰而受伤,谁能想的到呢!看着孩子在医院一点点的缝针,虽然他很坚强,一点没声音,但是却让人心揪。

车轮载着心中的忐忑,疾驰在闪烁的灯光中。还好,有玲一路相伴,可以互相倾诉,探讨问题。要管理好一个班级,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一个家庭,需要父亲和母亲共同支撑。常常为此欣慰,有这样一个热情贴心的同事兼朋友真好!

在几次问路和穿梭中,终于找着了孩子的家。还好,孩子已经安然入睡,忘记了受伤的痛。和家长寒暄着,表达着我们的歉意。所幸,家长是同龄人很能沟通,通情达理,我们聊着聊着,心理释怀起来,彼此的心走到了一起。

夜深了,带着一丝宽慰,我们离开了孩子的家。

从前,没有做过班主任的时候,听到同事们的倾诉,看着他们的倦容,我的内心似乎没有真正的触动。如今,身入其中,才知班主任的工作,一路坎坷,一路酸。

的确,教育无小事,事事要关心。因为,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指点和激励。比如——

快乐的积分

中午,吃完午餐,孩子们在走廊里嬉戏玩耍。忽而,听到两个孩子的对话。只听一个孩子说:“我现在要做一个好人。”另一个孩子回答:“那你只要听话,不打人,就会做到的。”我抬头一看,是小孙在跟同学说话。

小孙是个比较稚气的小男孩,他总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对于纪律没有多大概念,不受拘束,不拘小节。但是,他又十分可爱,跟他聊聊,发现他的内心世界很纯,他很想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关心。但是又不由自主的犯错误。

可爱而可怜的孩子。我忽而发现纪律规范是对孩子的一种摧残。孩子本是一张白纸,上面全都涂抹上纪律的色彩。随着色彩的斑斓,孩子们慢慢长大。我想,对于他们,所谓的懂事,就是懂得的规范越多;所谓的听话,就是遵守的规范越多。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家庭、生活都有自己的原则规范,大家遵守才能正常运行。如何让孩子化解由于家庭的宠惯造成了的不适应?如何让孩子欣然地遵守各项制度呢?我绞尽脑汁,想到了积分方法。于是在晨会课上浓墨重彩地推出了快乐积分制。上课认真听讲了,就可以积10分;和小伙伴愉快玩耍,可以积10分;做一件好事可以积10分;及时完成作业,可以积10分……只要感觉自己符合要求,就可以到老师身边领取积分卡,每周汇总一次,看看自己积几分。有了具体的目标引领,孩子们认为做到这些规范是一件快乐的事,他们都鼓足了劲儿让自己满意,让老师满意。每天看着孩子们领取积分卡时的幸福与愉悦,我的心也快乐着。

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也曾经-——

无意的错怪

思想品德课上,我联系集体晨会的内容,介绍三八妇女节的相关知识,孩子们听得很认真。突然,我发现后面的小薇埋头在抽屉里做小动作。我有些不高兴了,刚讲到感恩母亲、感恩老师,这会儿其他孩子都被感染,可这小姑娘还是无动于衷,每堂课都不得消停。我叫住了她,只见她慌乱地把一张纸捏在手里。我把手往她眼前一伸,“人赃俱获”,她无力辩驳,只好耷拉着脑袋,乖乖的上缴“赃物”。于是乎,我把纸揉成一团,塞至袋中,对她进行了一番“晓之于理动之于情”。

晚上,我在整理衣服时,摸到了收缴的纸团,随手一扔。趋于好奇,重又捡起,那孩子究竟在上面写啥玩意儿。展开皱巴巴的纸团,只见上面赫然出现几个拼音夹带汉字的大字:zhu李老shi三八父女节快乐,yue长yue年qing。

望着裹着错别字的祝福,我读到了一个孩子童稚的心扉。我思索着,思索着。原来小姑娘迫不及待地想表达她的祝福,所以出现了,课上一幕。而我正是在不知实情的情况下,武断地没收了她本要赠送与我的作品,使得这份心意变成了伤害了她的证物。

很多时候,孩子的举动有着他们值得肯定、善意的一面,却因为表达的时机或方式不正确,受到我们的误解甚至曲解,从而心灵受到伤害。所以啊,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陈述事实的机会,让孩子的心灵得到舒展!

当了班主任,举箸提笔,竟然能絮絮叨叨,如数家珍。原来,是班主任工作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忙碌却多彩,琐碎却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