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论文随笔 >> 正文

论文随笔

将基础打牢--好的习惯

转悠了4年,又回到了起点——一年级,也依稀记得上一届教的一年级时候的情境。想着这一年级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站,很多习惯与兴趣都要培养。

本学期学生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如下: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目前的想法很简单,把听,说,写的习惯抓好。

1、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1)让孩子觉得数学很有趣

在课堂上,我经常以做游戏的形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觉得上课很有趣。比如:答案用一些简单的动作来表示、孩子们个个思想紧张、生怕自己会出错,其次,给孩子讲数学故事,记得第一节上课时,我给孩子讲了数学符号的来历,孩子们听的很认真、一直到下课时孩子们还意犹未尽。

(2)加强孩子听的训练

第一,先让学生听懂,课堂上不论老师讲或学生发言,我都会适时的问一句:刚才,Xx说的你听懂了吗? 你能再说一遍吗?

第二,要求倾听别人的发言,双眼要注视对方。

上课时,我常常提出这样的要求:请你面向大家。请孩子们认真听,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 刚才XX发言和XX的有什么不同?

第三,教师讲话不要啰嗦和重复。

我尽量只说一到二遍,不再重复,这样,用教师讲话不重复、不罗嗦的好习惯来养成孩子听讲时专注、认真、不走神的好习惯。

2、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第一、做好示范作用。

第二、提出明确要求。

第三、进行适度评价。

3、清晰表达的好习惯。

这届的孩子好像表达能力都比我上一届的强,现在上课要注意的的就是控制他们的表达宽度,尽量往深度去发展,否则天南海北的说一节课都说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