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像往常一样夹着书本,拿着一些教具走进教室,进行《可能性》的教学。当我带领学生们一起进行摸球的游戏时,他们的情绪十分高涨。为了教学这课,我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看到孩子们一个一个兴奋的笑容,我不禁在一刹那间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在接近下课的时候,我说:“小朋友们,你们能够用‘一定’,‘不可能’ ,‘可能’说说身边的事情吗?”同学们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过了几分钟,我请同学坐好,开始汇报了。
王立颖说:“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我微笑着让王立颖坐下,并提问:“小朋友,她说得对吗?”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道:“对!”王立颖在一片赞赏声中得意地坐下了,葛佳伟在一旁也跃跃欲试,似乎已经急不可待了。于是我笑着说:“葛佳伟已经等不及了,让他说说,好吗?”学生一致同意,并大声地说:“好!”葛佳伟说:“我家里的最后一根香蕉可能已经被吃掉了。”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他的想法真特别,我不觉点头表示赞许。
接着很多同学都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今天不可能去操场上体育课,因为外面在下雨。
妈妈今天可能给我买了好吃的。
下雨的时候可能会打雷。
月亮一定绕着地球转。
……
看这群活泼的孩子,他们天真而可爱,简单而快乐。
举手的同学越来越多,在一片“我,我,我”的喊叫声中,我发现,黄杰也举起了小手,这次他的小手举得特别安静,一改往常。平时,我不太愿意喊他回答问题,因为他不是回答不对就是回答不好,有的时候还答非所问,“搅乱”课堂纪律。久而久之,我也就不喊他回答问题了,他也很“识相”地很长时间不举手了。今天他怎么也举手了?不管怎样,还是给他个机会吧。为了鼓励他,增强他的信心,我笑着说:“黄杰同学今天也想说说,我们来听听他吧!”谁知,我刚讲完,就听到一些反对意见。唐宝杰说:“老师,他不会说!让我来说吧。”很多同学的脸上露出嫌恶的表情。此时,黄杰不安地想要坐下去,在我的目光鼓励下,怯生生地说:“太阳一定从西方落下去。”听了他的回答,我刚想借机表扬他。可还没等我开口。又从学生堆里传出了声音:“这个谁不知道啊?”“我早就想到了,这么简单,谁不懂啊?”……在一片嘲讽声中,黄杰却平静地坐了下去,他似乎也接受了同学们对他的不公评价。然而我却无法平静,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们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说这件事。刚说完,他们似乎若有所悟:“如果我们愿意帮助他,他一定会有进步的。”“黄杰不可能永远落后的,他一定会赶上我们大家的。”“可能我们平时总嘲笑他,他心里一定很难过,我以后一定不再嘲笑他了。”……
课后走出教室,看着阴沉沉的天空,湿漉漉的地面。我的眼前又浮现课上的那一幕:同学们的讥笑,黄杰的漠然……许多同学习惯地使用语言暴力冷酷地剥夺他人的话语权。在对待常论的问题上,竟然使用帝国主义式的双重标准。突然发觉所发生的这一切都是自己平时的态度造成的,自己乃始作俑者。在不知不觉中,孩子看在眼中,记在心里。黄杰同学,学习成绩不理想,经常惹事生非,属于那种“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学生。因而我和其他的同学都忽视了他的优点,放大了他的缺点,让他在班级里失去信心,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更不能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与乐趣。反而,我们的眼中更多的是那些表现优异,成绩理想的好同学,把爱的阳光都撒播给了他们,所以才会在课堂上有那么多不相信和质疑的声音。我的失败“一定”是忽略了弱势学生的可能性;我的补救“可能”是发现了弱势学生的“一定”权利。
这件事发生后,我格外的关注着班级里被忽视的学生,当他们取得成功时,我便在班里郑重地表扬,并告诉全班同学,他们取得的进步是要付出比一般同学更多的努力。让他们懂得既要看到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更要看到优点和长处,不要以为别人都不如自己。渐渐地,班级里对他们的质疑越来越少,帮助他们关心他们的同学越来越多。
人性中最可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那就是生命的阳光。鲜花会姹紫嫣红,小草同样会绿意昂然,就让鲜花和小草同样享有阳光吧!在爱的阳光下,让每个孩子都灿烂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