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论文随笔 >> 正文

论文随笔

给爱一片方舟

给爱一片方舟

李红霞

一、意外的出现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铃声一响,我迈着自信的步子走进课堂。这节课的内容是新课《千米的认识》。课前,我收集了一些关于“千米”的资料,准备这节课通过自学和调查资料获得良好的效果。

课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学生复习了有关知识开始自学新课。趁学生自学的空儿,我到办公室取一份资料,当我气喘吁吁地回到教室时,学生大多自学好了,看见我都坐正了,我为学生认真地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养成暗暗高兴。拿起书,我开始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当问到第二组的某同学时,一下子呆住了:一条长长的透明胶带从该组的第二张桌子粘到最后一张,上面还挂着铅笔、小刀之类的文具,也许是重力的缘故,正轻轻地晃个不停,好像在向我展示他们的杰作,我顿时怒从心起;老师才走了不到一分钟,你们竟“挤”出时间时间作了这项“伟大的”创举,而且显然是“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的,“根本没把学习放到心上,老师的一片良苦用心……想到这儿,我赶紧转过身,克制住即将爆发的“火山”。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凝固了,同学们的眼光移向我又移向胶带,等待老师的发落。

我的思想进行着激烈的斗争:是狠狠地批评,惩治一下捣蛋的学生,还是先转移目标,把课进行下去……我深深吸一口气,选择了后者。我平静地说:“第二组的同学很有创意,想用胶带的方法来测量 一千米 有多长。当然,我们不能把胶带 一米 一米 连成 一千米 ,那么怎样根据已有的胶带长度知道 一千米 究竟有多长呢?”学生们的眼神一下由疑惑变为思索。在同学们的热烈讨论下,师生一起测量了这段胶带,又计算出 一千米 相当于这段胶带长度的250倍。大家都轻吁了一口气,似乎为这个数据而感叹,又仿佛为这场“风波”的平息而庆幸。这节课上完了,同学们都对 一千米 的长度感触根深。

二、问题的解决

下节课本是活动课,我临时改成班会课,主题是《我,是自己的主人》。围绕主题,我提出三个问题供大家讨论:1、自我认识。怎样做自己的主人?2、自我评价。自己的行动有哪些值得表扬?哪些值得批评?3、自我提高。当受到外界的吸引时,自己能不能克制?怎样克制?今后怎样做的更好?经过一番的会议、思索、讨论,许多同学谈了自己的错误及改正的方法。一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刚才我们做的不对,粘胶带浪费了学习时间还惹老师的生气。以后哪怕在好玩的事情,我也不在课上玩了。我微笑了,该点题了:“那就刚才之事,请大家谈谈看法。”有的说:“这样既影响了自己,又打扰了别人。”有的说:“粘胶带只是一时好玩,一点意思也没有。”有的说:“班干部没起带头作用,没及时制止。”……

我欣慰了。同学们已经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有了清楚的认识,会明辨是非了。今后,大概这类事情不会发生了。

三、启示和感悟

1、孩子需要宽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小学生呢?他们不管课上课后常常要犯一些错误:同学间打斗,上课间开小差,破坏纪律。这是他们已有的思想认识决定的。认识是行为的基础,学生只有具备正确的思想认识和独立进行评价的能力,才能正确地导行。而一方面他们的年龄小,自制力差;另一方面已有的认识少,是非观念模糊,缺乏正确行为的导向能力,不能严格按照小学生守则的要求调控自己,不能清楚地认识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所以常常会不由自主地犯错,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一些不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这些行为习惯的转化更需要时间和耐心,对他们这种行为的反复,教师切不可因此认为“无可救药”,应该有的放矢地教育,做到“对事不对人”。

数学课后,进行了班会课的教育,让学生从认识到自我评价道自我提高,不仅发现了自己行为的优缺点,更产生了改正错误行为的欲望,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2、爱需要呵护

每个教师都热爱自己的学生。可有时这种深爱却不能被学生理解。甚至有的老师会苦恼:曾教过的学生在见面时连叫一声都不愿,这是对“泪始干”的“蜡烛”的回报吗?也许就是因为曾经一句批评伤害过他的自尊心,造成永久的创伤。有人曾提出,我们且不能以成人的思维去要求孩子,而要求以成人的理解孩子。他们年龄小,但感情丰富,自尊心强,更需要大人的理解和呵护。

假如事情发生后,我没有冷静的选择策略,而是粗暴的训斥,我想在“弥漫硝烟”中只有伤痕累累的“伤员”了。所以,我认为当学生犯错时,教师不要当面“揭疤”,忍一时之“气”,从侧面循循善诱,让学生在不损“面子”的情况下主动发现自己的过错。

3、赏识需要适度

宽容不等于放纵。“忍”只是暂时的“冷处理”。纠正错误,去发掘闪光点,不等于迁就和溺爱。在原则问题上,对学生进行有理有据的批评,开展有意识的自我批评,会促使学生产生改正错误的内驱力,教师也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当然,批评要讲究艺术。有时一个手势,一个眼神胜过千言万语,取到“润物无声”的效果。通过教育,让学生主动地评价自己行为得失,以及今后如何改正,而不是被动接受批评教育。批评时不能因为学生一时之错而对他全盘否定,应给予克服缺点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而加油呐喊,把这种外在的激励化为内在前进的动力,促使他们的行动日趋完善。

在课改轰轰烈烈的今天,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更需要正确行为得引导,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作为新一时代的教师,需要有一颗善待学生的宽容之心。应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的学生是根本不存在的。给爱一片方舟吧,让师生之间心与心得到交融,情与情产生共鸣

我们相信,“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