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古诗
每次打了上课铃,还没走到教室门口,就能听到里面人声鼎沸,再走到教室门口,总是能看到一副热闹的场景,孩子们或站或坐,有的在兴高采烈地跟左邻右舍继续交流课间游戏的话题,有的在慢吞吞地整理书本,只有少部分自觉的趴在桌上静息。这样的情形真是屡说不改,屡禁不止,我只有或生气发火或无奈摇头,真是黔驴技穷了!
忽有一日,因为下一节有课,课间我没回办公室。打了上课铃,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进了教室,我发现有个孩子边走边嘴里念念有词,仔细一听,是在背我上课要抽背的古诗呢。我灵机一动,古诗每天都要背一首,对于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孩子来说也许是个不小的负担呢,何不利用课前静息的这段时间来读他两遍,也许还能改善这种无序混乱的场面呢。
说行动就行动了,跟孩子们讲了要求,每天早晨由班上写字最漂亮的王佳雯在黑板的“每日一诗”栏中抄一首当日要背的古诗,又选派了一位声音响亮的孩子在每节课前领读。开始几次,领读孩子的声音也敌不过他们这么多人的大声吵嚷,站在前面急得面红耳赤,我也有点泄气。但一想,不能就这么轻易向他们妥协,这最后一招无论如何都得坚持下去。于是我亲自助阵,每次在打上课铃之前我就先来到教室,这样孩子们在进来时看到我在自然就会收敛一些,声音一小,领读孩子的声音就脆生生地响起:“《马诗》,预备齐!”于是无论坐在位置上的也好,还是正在往位置上走的也好,无论是聚精会神的还是有口无心的,小嘴里都开始念叨“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读完两遍,孩子们都已在位置上坐定了,这时领读的孩子又一声令下:“伏下静息!”于是齐刷刷地头都伏下来了,煞是整齐、安静。这样,一天六节课,每节课读两遍,一天下来读了12遍,对于接受快的孩子来说,早就会背了,而对接受慢的孩子来说,熟读成诵,再背也容易多了。嘿,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就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现在打了上课铃远远的就能听到教室里传来他们的“吵”声,只是现在吵得够整齐够有节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