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洛克的不朽情结
约翰·洛克(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囿于时代,他的哲学观、政治观和教育观都带有鲜明的资产阶级色彩。然而,洛克对后世的意义是深远的。如果说人类近代教育史曾是一张“白纸”,那么洛克一定在上面写下了浓浓的一笔;如果说人类近代教育史曾是一团柔软的“蜡块”,那么洛克一定在上面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洛克的教育思想集中在《教育漫话》一书中,其间,他全面论述了“绅士”教育问题,对那个时代的英国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洛克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板块,一是体育保健,二是道德教育,三是智育(包括学问、知识和技能等)。在洛克的心中,三大部分以道德教育最为重要(篇幅约占全书的一半),体育是成为“绅士”的前提,智育是成为“绅士”的辅助。勿庸讳言,洛克的教育思想带有强烈的资产阶级功利主义倾向;但也无可置疑,它富含深刻的中性教育意义,直到今天仍彰显出勃勃的生机。
品读洛克,我深深为其“德育情结”所折服。
从古至今,我们民族就非常重视品德教育。我国先人早就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天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头”等等一系列教诲,而且现如今这些说法,仍为指导人们行为的重要思想准则。将洛克的德育观,与我们传统的德育观相比,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似乎又各具特色。
审视洛克,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德育观极具个性。
首先,洛克将德育的重要性凸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洛克声称:“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应具备的各种品性之中,我将德行放在首位,视之为最必须的品性;他要有存在价值、受人尊敬、被他人接受或容忍,德行乃是绝对不可或缺的。缺乏德行,无论是在阳世还是在阴间,我认为他都毫无幸福可言。”
洛克对德育的高度重视,源于他对人类生活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他清晰地看到了道德与道德教育属于人类生活永恒的范畴。因此他认为,在人类生活实践中,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或家庭,都不存在“道德虚空”,也不存在“道德无涉”的教育。道德不仅关系到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维系和调整,而且直接关系到每个人如何处世、行事和立身的为人之道。
其次,洛克对道德内容的界定颇具个性。
在洛克看来,所谓良好的德行,大致有三层含义:一是世俗的聪明,即要求一个人在处理人间事务方面精明能干,富于远见,熟悉各种处世手腕,在各种社交场合,善于交际,会看人说话,纵横捭阖,应付自如。二是要懂得上流社会的礼仪、礼貌,仪表上显得彬彬有礼,风度翩翩,文雅大方。三是具有性格刚毅、坚强、能吃苦耐劳等品质。
总而言之,洛克所主张的德育,主要是指培养儿童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勇敢、公正等美德。虽然洛克的“理智”指的是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理智,“智慧”指的是精明圆滑的处世之道,但是这些词语所包含的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总体看来,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些美德仍不可少,甚至更显重要。
第三,洛克德育观的关键词是“德行”,而非其他。
在论述德育时,洛克频繁使用“德行一词”,可见他更加关注的是人的道德行为,而不是学习中获得的道德知识或规则。
这对我们颇有启发。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中德育存在着一个普遍的事实:有效性不高。个中缘由,许多学者作了分析和讨论。有人认为是方法的问题,有人认为是不符合儿童道德成长发展规律的问题,也有人提出是道德规范(需要重建)的问题。但有一点我们无法回避,那就是道德教育脱离道德实践。我们给学生灌输的是僵硬、冰冷,甚至是超出儿童理解能力的道德规范,不是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道德问题和困难,不是他们活生生的生活经历。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有良好的道德行为,而不是背诵一堆规则。
现代心理学中,有人将道德划分为“知的道德”和“行的道德”,这是很有意义的。它涉及道德规范能否内化为人的道德意识、情感、意志和转化为外显的道德行为。无论如何,洛克在不否认“知的道德”的前提下,重视“行的道德”(德行),体现了他的高明之处,对我们今天的德育仍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