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论文随笔 >> 正文

论文随笔

做一个美丽的老师

做一个美丽的老师

通州区实验小学 季晓丽

前一段时间,班里来了一位实习老师,教了孩子们几堂英语,可几天过去,孩子们一点儿也不喜欢这位老师,他们告诉我:“那个实习老师老丑的。”我听了特别诧异,我见过那个实习老师很多次,按照我的审美观点,她除了皮肤黑些,其余各方面都还可以啊,应该算不上丑一类的啊,可为什么孩子们不喜欢她,口口声声说她丑呢?回想起我们实习时孩子们对我们的喜欢,恋恋不舍,我觉得特别奇怪,于是我偷偷地观察起她来。日子长了,我就发现孩子们口中的丑并非缘自她的外表,而是她对待孩子的态度行为,哪个孩子喜欢一天到晚板着脸的老师,哪个孩子喜欢整天训斥自己的老师,又有哪个孩子喜欢在自己游戏时冷眼相对的老师呢?

所以在教育教学中,要努力地做一个学生喜爱的美丽老师,而不要成为学生口中的“丑”老师,美丽老师的美丽应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一、做一个教态美的老师

所谓的教态美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举止。教师衣着应整洁,优美得体,举止要文雅,落落大方;表情要真诚,和蔼可亲;姿态要和谐,自然舒展;气质要高压,庄重沉稳。当然这儿所谓的教态并非指每天涂脂抹粉,打扮得花枝招展,让孩子来喜欢你。一年级时,我教思想品德时,有一课是《我是中国人》,要培养孩子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我对孩子们说:“你看,我们中国的小朋友黑眼睛,黄皮肤,黑头发,多漂亮呀!”我话还没说完,有个孩子就喊起来了:“教我们美术的老师是红头发,也蛮漂亮的呀!”还没等我说,下面的孩子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那是染的呀。”“那不是真的,是假的。”“一点都不好看,丑死了。”……那堂课是如何上完的没,我已经不记得了,但这样一个情景却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了。看来只有真正自然流露的一种美的教态才能吸引学生。教态美应是真善美的统一,是教育者人格美的表现,是教师心灵美的流露,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一举一动都应成为学生的表率。为此,教师必须排除外界干扰成不良心理因素的干扰,在任何情况下都注意自己的教态美,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品德的提高。

二、做一个语言美的老师

所谓的语言美是指教师语言能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用语准确、明晰、严谨、丰富、有节奏、有感情,做到真挚优美,富于哲理与感染力,并有一定的幽默感。而教师的语言修养,是讲求语言美的重要因素,教师要会将流利的普通话,而且语言纯洁、健康、完整,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和气、文雅、谦逊。同样的一件事,对待孩子的语言不同,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个班的孩子早晨到校时间偏晚,常常会有孩子迟到,班主任特别着急,天天训斥也没用,有时急了:“明天哪个再迟到就不要进教室了……”可是收效甚微。有一天班主任想了个法子,对孩子们说:“明天老师要和我们小朋友打个赌,赌什么呢?”孩子们特别好奇,一下子来了兴致。“就赌我们小朋友和老师谁先到教室,行吗?”“行”。孩子们手舞足蹈。第二天,竟然没有孩子迟到。同样的几句话,收到的效果却截然不同。所以教师只有让语言更美,让学生更爱听,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的大脑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教师语言美是沟通师生之间感情、进行信息交流、实施知识传播和品德影响的纽带。

三、做一个童心美的老师

所谓童心美是指教师在学生面前具有纯洁、率直、诚恳、胸怀坦荡、充满活力、永保赤子之心的品格。成年人习惯于抑制和隐藏自己的感情,用表面的言谈举止遮掩真情实感,如果一名教师也这样,必然会把这些习惯带到工作中去,显得矫柔造作、虚情假意。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把自己当作孩子。这一点上我自己有着深刻的印象,若我把孩子们关在教室里,一天到晚捧着个语文书读啊,学啊,未必有成绩出来,而且孩子们一个个还愁眉苦脸的,我看着心里也开心不起来,带着不快乐的情绪去教孩子,可想而知教学效果如何。而相反,若我与孩子们一样趴在草丛中扑粉蝶、看蚂蚁、捉蜗牛;下雪天,我与孩子们一起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孩子们会特别特别高兴,学到的知识也不少,看着孩子们洋溢着快乐的笑脸,我也感到有一种为人师者的幸福在心中涌动。明代思想家李卓吾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去童心,失去了真心,便失去了真人。”每个教师保持自己的童心,或者追求已经逝去的童心,并不是可笑的事,教师需要有儿童的天真与真诚,因为师生之情是人间最圣洁的感情,许多有成就的教育工作者莫不珍重童心的力量。教师若以儿时的真挚感情和青少年学生在一起,就会觉得有生气、有活力、有希望、有前途,如果教师自己的纯洁、真诚与孩子们的纯洁真诚相互对照,相互影响,特别会促进情感信息的交流,那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成果,进如教育的最佳境界。

就让我们成为学生眼中的“美丽”老师,千万不要让孩子说“这个老师真丑”。让我们每天问问自己:“今天,我是美丽老师吗?”那么我们的教育之花将会开得异常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