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论文随笔 >> 正文

论文随笔

“习惯性行为”矫正法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一句格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否养成决定着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

什么是习惯呢?所谓习惯,是由于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培养慢慢形成的。

中小学阶段,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正是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事实证明,人的一些行为习惯,是在一定的年龄段形成的。错过该年龄段,再加以培养,往往事倍功半。青少年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文明礼貌等习惯,不仅对他们的和谐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那么,如何实施养成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笔者认为,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 规范约束,警醒风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让孩子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乱说。《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纪班规、家规都是约束言行的规范,必须让每一个孩子熟记于心。

二、 注重细节,小处着手:

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处入手,从细微处抓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细节决定成败”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平时生活中,要特别注重学生在校时的仪容仪表、吃饭睡觉、洗衣洗澡、整理衣物、管理财物、交际交往、课桌椅整齐、地面整洁等生活小节方面的规范训练。要求学生不要随手乱扔垃圾、少吃或不吃零食、不乱倒剩饭菜、遇见客人笑脸相迎彬彬有礼、见到老师要主动打招呼问好等。

三、率先垂范,案例引路:

道理上,虽明确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但在感情上,还要激发他们产生强烈的形成良好习惯的愿望。周围人的人群,尤其是父母、教师等的示范作用不容忽视。如教师板书工整、美观,说话风趣、生动,可激发学生产生把字写好、把话讲好的欲望。另外,可充分利用一些典型的事例,在班级里让先进的同学带动后进的同学,对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养成或保持良好习惯,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持之以恒,重复温习:

“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这句名言是著名教育家曼恩说的,他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智慧。他把习惯比喻为一根绳索,每次行为的重复,就相当于又为它缠上了一股绳索。很显然,每天缠,不断缠,缆绳会越来越粗,终于有一天,会粗到牢不可破。对于好习惯,每重复一次,就相当于"缠上一股,又缠上一股!"。而坏习惯如果开了头,每重复一次,缆绳就粗了一些,以后要去掉就困难了。

举一个例子,孩子洗手你就得给他训练,不洗手就不能吃东西,只要是吃东西就必须洗手。吃饭的时候洗手了吗?看看,你老问孩子,还老看孩子,孩子慢慢就习惯了。开始一看妈妈,就知道“哦,我要洗手”,到以后他就不用提醒了,就如现在我们大人早上起来洗脸刷牙,还要提醒吗?这是习惯!养成了习惯就成了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

五、外加压力,督察到位:

养成教育的内涵是要通过训练活动,使同学们言行“规范化,标准化”。它不应仅仅停留在对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宣传上,也不应停留于一两次活动上,重要的是贯彻在同学们的日常行为举止当中。因为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也并不是短时间能奏效的,人都有惰性,在习惯养成过程中出现反复也是难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施以必要的外力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建立一套严格的检查制度,长期督促、检查学生遵守规范的情况,是保障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最关键的因素。

六、奖励促进,有张有弛:

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过程,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尤其是对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孩子。不但要通过爱的甘泉去进行入脑入心的浇灌,通过榜样、示范的力量去争取,还应运用一定的激励去鼓起他们奋进的风帆。教师的一丁点儿表扬肯定,对孩子来讲就是一种荣誉,一份骄傲的资本。在对孩子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时,教师应适当地采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以表扬为主,要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多感受成功之感。用成功的喜悦强化孩子的行为,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对于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孩子,也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促其改正不良习惯。

七、氛围创设,双管齐下:

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中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和习惯,故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一定要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的氛围创设尤其重要,民主交流、学习探讨、游戏娱乐、运动兴趣等,要合理安排,穿插于家庭生活中,让孩子沉浸在健康、上进、学习的空间里。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孩子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健康人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培养行为习惯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