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细节
——对一条习题的思考
通州区实验小学陆晓琴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03页最下面一道图画式应用题,描述的是:岸边有40个小朋友和一个老师想过河,河边停着一条船,船夫说:“每次可以坐9人。”问题是要几次才能全部过河。笔者听教者都是按照江苏教育出版社教师教学用书上讲的。过河时每次可以坐9人,4次可以有36人过河,还剩4人。所以4次不能全部过河,要5次才能全部过河。笔者对这幅图上的一些细节有所思考
第一、 船夫说:“每次可以坐9人。”可以这样理解除船夫外坐9人,也可以理解为连船夫共9人,后来我在其他二年级上课时,果然学生有不同的理解,所以笔者认为数学语言应精确明白,不要让人产生歧义。如果改为“每次可以上来9人”显得更明确。
第二、 几次才能全部过河,为何只算40个小朋友,难道老师一个人留在岸边不和学生一起过河?这显然把数学问题脱离生活实际,违背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第三、 这幅图在表达上也应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自己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图中的问题画在教师的左上方,不知是教师提出来的,还是教师在思考?学生看后不由会产生一种这不关我们的事,老师不是正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把问题画在学生中间,把老师和学生画在一起,体现的是学生和老师在地位上情感上是平等的,学生把自己提升到学习主体的地位上。
我们从理念上倡导新课程,在教学中实施新课程,我们更应该从每一个细节上关注数学不能脱离生活实际,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即数学应折射生活的真实性,学生能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是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