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灵动的翅膀
我们在听课时发现有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个问题后总是朝着自己预设的方向去寻找心中“标准”的答案,当一个学生回答不出来就等待第二个、第三个……一直等到预期的答案为止。在今天看来,这种对“标准答案”锲而不舍的追求,使得我们的语文课就像一个先定的跑道,而学生就是沿着这个先定的轨道去“跑”,整个教学过程成了教师演示教案的过程,而教师实际上也操纵着整个课堂。不过,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这样的课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为学生设计先定的轨道的做法,阻碍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缺乏对学生智慧的挑战,更不见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和师生之间的文化互动。亦可说它不是鲜活的好课,没有生命的活力。
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和备课方式,上课时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而不是一心只盯着教学内容的讲解。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应从“执行教案”逐渐走向师生“互动生成”,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是在师生互动中“生成”出来的。那么,我们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去建构“生成”性呢?
首先,让课堂走向动态生成的天地。课堂教学是预设和生成的矛盾统一体。我们都知道传统的语文课过分强调预设,使得一节课就像计算机设定的程序一样,狭窄、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鲜活的生命力。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倡导突破课堂教学的预期目标和既定计划的限制,让课堂走向动态生成的天地。这种背景下的语文课会孕育许多“生成”因素,会出现很多的意想不到。可以说,正是这些“生成”因素体现了创造性的教育价值,使教学过程感性化,充满生命活力,使僵硬的、传统的教学体系转变成动态的、生成型的生态系统。因此,我们应明确:教学不是一个演“教案剧”的过程,而是完善并再度创造师生共在的精神生活的过程,是“原汁原味”的师生互动。
其次,让课堂成为“平等对话”的舞台。长期以来,我们习惯让学生倾听老师、 关注 老师的一言一行,可以说,课堂几乎是教师唱独角戏和教师中心,学生无“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当然教师也很少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教学也就顾及不到学生独特的生命表现和学生提出的个性化的问题。为何会造成这种课堂局面?我想大概就是“预设”的东西多了,师生之间很难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式的“平等对话”和心灵的沟通。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优质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就是相互作用的(心灵交融的)“对话”。《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我以为既是“平等对话”,那定是彼此心灵沟通、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它可以提升语文课的质量,迸发学生灵动的智慧。“平等对话”不仅讲究形式,更注重实效。所以,它要求教师学会倾听,关注学生的发言。因为只有这样,“对话”教学才不会流于形式,囿于文本,失去灵魂。如果理解肤浅而偏颇,“对话”仍在师生机械的一问一答的模式中进行,教师悉心演绎预设“教案”,忽视学生的独特感悟,回避课堂的多元生成,那么“平等对话”仅仅是一句空话而已。
第三,让课堂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 吕叔湘 先生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这里的“活”,就是教师充分利用动态生成的教学情境、资源和时机去灵活地组织教学。现在,我们有些教师舍不得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怕延误“上课仅有的40分钟”,怕考试的“重点”讲不到,更怕学生“捣乱”,打破自己预设的“轨道”。当然这些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而自己未经准备的问题往往是不予反应,或者是空泛的一句:“这个问题我们下课再讨论。”如此一来,不仅有可能丧失掉有意义的教育契机——点燃思考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空间、深化探究的兴趣,还扼杀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生活的积极性,使学生愈来愈麻木、消极、被动和惰性十足。《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生在课堂上真实的“对话”、真实的情感就是一种珍贵的课程资源,是课堂“生命质量”的价值体现。我觉得我们教师就应打破“教案”常规,并针对这种鲜活的“现场”施教,作热情、得体、富有辩证性的引导,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一节最有生命活力的好课。
第四,让课堂奏响师生互动的乐章。真正意义上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师生互动过程,所追求的应是“师生双方不断调整关系、角色磨合、文化撞击、自主创新的过程”。师生互动,应让教师焕发生命的活力,激活教育智慧;应让学生“动”出新东西,挑战智慧创新,变成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资源。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和发展自我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要给新问题、新发现、新疑惑一个空间,让它们在合适的条件中不断“激活”,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
让语文课展开灵动的翅膀,“飞”出束缚,“动”出精彩,展现更多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