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两宝,双手和大脑。”此话充分说明了动手加动脑才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新课程提出数学课堂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要引导学生运用直观的学具自主构建学习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最佳教学时机,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学具,鼓励学生手脑并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本文撷取一些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学具的例子,以供同行们参考和交流。
关键词:学具 教学时机 教学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其中,动手实践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必要手段,是学生智力开发的起源,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基础。
所谓学具操作,实质上是把掌握特定的概念、命题等应有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程序,再通过学生的操作,把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学生的智力活动方式,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具操作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法则等抽象知识,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课堂的学具包括:教师提供的学具、学生自己准备的学具,还有身边环境中现成的学具等。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可以使信息不断的刺激脑细胞,促使思维活跃,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同时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内驱力。”本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发挥学具的作用,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在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时,用操作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但这种使用不是盲目的,而是要看准时机合理使用,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否则,就会因为过于花哨或者繁琐,从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起到负面影响。
一、用在兴趣激发时
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而兴趣却恰恰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通过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受中获得正确认知,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我让学生课前自己准备三根长短不等的小棒。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活动,把这三根小棒围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学生在摆弄的过程中,很自然地知道三角形是由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围成的。然后,再让学生来回拉动三角形学具,从“手感”的比较中发现三角形有固定不变的特点。
这样,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使学生把外显的动作技能与内隐的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顺应了学生“感性、爱动”的特点,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用在算理理解处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
例如:教学一位数除法“42÷3,”,用一位数除两位数,会出现:商是两位数,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经过思考,我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4捆(4个10)平均分3份,每份是1捆(l个10),十位商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再平均分3份,每份是4根(4个1),个位商4。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1捆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用竖式计算相对照。
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三、用在问题解惑时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适当的学具操作,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应用题的情景,理解题意,为应用题的正确解答创造条件。不仅在教学简单应用题时,由于低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需要利用学具帮助其理解题意,即使中高年级应用题教学中的许多内容也需要通过适当的操作,使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
例如教完复习课《比和比例》后,作业中有这样一道题目:让学生测量自己校园旗杆的高度。学生知道用尺量是不切实际的,正当百思不得其解时,我带学生来到了操场。我取来了一根 3米 长的竹竿,插在下水道的盖子上。由于这是上午第二节课,阳光很好,竹竿的影子很清楚地映在地上。量得影长是 1.9米 ,启发学生学生思考: 3米 长的竹竿影长 1.9米 ,从中你能受到什么启发吗?学生马上想到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于是用尺量出了旗杆的影长,很快地写出了比例关系式,从而解决了问题。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不但解决了问题,还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四、用在教学升华处
实践证明,一堂数学课快要结束时,往往是学生大脑最疲劳、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精心设计好数学课的结尾,利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梳理、分析总结、揭示规律、提炼升华,不仅能巩固数学知识和技能,强化学习数学的策略和方法,提升学生数学素质和素养,还能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活跃思维,开拓思路,激发兴趣,把一堂数学课的教学推向新的高潮。
比如在学习了“圆的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校园里有很多树,你们想办法算一算操场上这些树干的横截面积是多少?”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学生说:“求圆的面积要先知道半径,可以把树砍下来量出半径后,运用公式算面积。”这种方法立即遭到大部分学生的反对,他们反驳说:“那怎么行呢?树一砍下来就会死掉,学校环境就会遭到破坏。”又有学生说:“一定有个好办法。”经过小组讨论,有学生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圆的周长,可以量出周长就能算出它的半径,不需要砍树。”经过争论,学生们达成共识:先量出树干的周长,算出半径,再用面积公式去算大树的横截面积。我说:“大家这个方法真好!课后大家去试一试吧。”这时,下课铃响了,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跑到操场上去量、去算。
校园里的树也是宝贵的学具,也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学生在学习中不但运用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
总之,学具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和途径,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把握教学时机,合理使用学具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借助学具操作,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最强烈,形成的表象也最深刻。在学具操作中,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大量感性的材料,找出有规律的现象,激发了学习兴趣,明白了算理,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