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在源头,利在有效
——谈首因效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通州区实验小学 李红霞
首因效应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实验心理学究表明,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普遍的主观性倾向,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一系列行为。
教学中,学生对新知的第一印象极大的影响了学习效果。如果对新知的第一印象正确,那么首因效应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反之,如果对新知的第一印象错误,首因效应则发挥了消极作用,将导致学生的思维定势。那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首因效应,让学生远离错误呢?
一、 先睹为快——问题情境来引路
建构主义认为,抽象的符号、单调的公式、生疏的概念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亲自去尝试完成一个个任务,才能主动建构新知。而课堂时间有限,很难让所有的学生完成探索新知的任务,而课前纯粹的预习很难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对此,我们可以把新知设计成一个个切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课前按照问题情境主动去探索新知,让新知提前深入学生的眼帘。
串联——搭建框架
刚开始可以由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情境,并串联成一个整体,搭建学习的框架,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导学提纲自主预习。
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导学提纲
1、 认真准备吧:纸条做成的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剪刀。
2、 仔细观察哟:把平行四边形拉动(拉高,压低)。
细细思考了吗:你有什么发现?
3、 动动手,收获更多:你能想办法得到方格纸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成功了吗:你又有什么发现?
4、 智慧源以质疑:在学习中你有哪些困惑?
这样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整理的过程中去接触新知,感受新知是如何形成的,结论是怎样探索到的。这样的认识是深入学生的思维的。
并联——取果索因
在学生熟悉了这样的自学流程后,我们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给学生一个知识结论,让学生根据结果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人人设计导学提纲。
例:长方体的体积在未学之前,许多学生已知道这个公式。但他们不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如果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得的只是短浅的记忆,不可能有深刻的认识。那就不会灵活解决问题。对此,我让学生取果索因,根据设计这个结论的获取过程。在交流中发现,一部分学生按照书本的流程设计探索过程。也有一些学生独具智慧,按照自己的思维个性化的探索新知。有个学生这样设计:
材料准备:橡皮泥
动手操作:把橡皮泥捏切成三个长方体(图示)
长3厘米,宽1厘米,高1厘米
长3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
长3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
再切割成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我的收获:通过切割,1号长方体的正好切成1排3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体积是3立方厘米;2号长方体切成的小正方体每排3个,切2排,共6个,体积是6立方厘米;3号长方体正好切成的小正方体每排3个,切2排,切2层,共12个,体积是12立方厘米。总之,几个小正方体就是几立方厘米。小正方体的个数可以通过算式获得:每排几个×几排×几层。每排个数又和长相同,排数和宽相同,层数和高相同。因此,就得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孩子的收获可以看出,他们通过操作、预习,对新知有了亲密接触,激活了思维。
二、先入为主——精致包装增刺激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指出: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每一节课的开始阶段,学生的注意力相对集中,他们对新知具有一定的好奇和期盼。如果此时新知能以引人入胜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自然给学生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若能够进行一下包装,增加刺激强度,就能让新知先入为主。
1、导入妙趣横生。
“万事贵乎始”。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课堂的导入对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是很有好处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妙趣横生的导入能强化学生的首次认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对后续学习至关重要。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主要是以下几种:
a游戏导入。一位名师这样设计《交换律》的导入:有一个长柄的勺子,请一个同学拿着他的末端舀汤放到自己嘴里。(怎么也喝不到汤)接着,请四名同学分成两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先喝到汤。(学生开始只顾舀汤给自己喝,后来领悟到把汤互相送到对方的嘴里,就都能喝到了。)在学生交流感悟后,教师引入,有的时候,我们不能直接为自己做事,但可以为别人做事,这样收获的总和还是一样的。数学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顺势揭题。这样的导入怎能不让学生记忆犹新!
b悬念导入。也听到过老师在课始了这样导入:古时战乱打仗,一连几日都没有攻下城池,战士的士气都很低落,将军就想怎样能调动军心呢?第二天,他在众将士面前卜卦,他拿来许多铜钱,说,“我把这些钱抛起来,如果全是正面朝上,那就是上天助我攻下城池,如果有一个背面朝上的,那我们今天又会战败。”说完他抛起钱币,令人惊讶的是钱币全是正面朝上,军心大阵,一举攻下城池。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能么一回事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可能性》。悬念性的问题仅仅抓住学生的思维,既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又在探求知识的良好情境巧妙地提出了学习任务。
除此以外,还有故事导入,情境导入等多种类型。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的兴趣特点,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入,为每节课的学习鸣起优美的前奏。
2、材料去粗取精。有的学生感知数学材料思维敏捷,而有一部分学生很难完成一个条理清晰的推理过程,无法从具体的材料中概述出抽象的本质特征,他们常常停留在材料的非本质、外显的特征上,容易受非本质现象的干扰。因此,我们呈现的材料要突出重点。
连续几年任教六年级,发现每次在教学《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这部分知识时,学生常常对偏离的夹角搞不清楚,如:北偏西30度,搞成西偏北30度。究其原因,学生只停留在原有认知东北西北上,新知的出现只是让学生学会了用新方法描述物体的位置,对于这个过程的缘由还是一知半解。对此,我运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功能,让学生形象感知“北偏东30度”由北向东偏离的过程,同时起始方向作红色闪动,利用“首因效应”,给学生保持了鲜明正确的第一印象,为后面画角量角打下基础。此外,北偏东、北偏东30度、北偏东30度方向 6千米 处的动态演示向学生展示了位置由区域到线到点的精确确定过程。这些都避免了抽象空洞的说教,加强了理解,高效的突破了教学难点,化难为易。
三、 先发制人——错例诊断排干扰
1、制造错误,明辨是非。
在教学中,我们总是在学生错误之后,忙着给学生纠错。其实,我们可以把错误提前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打上“预防针”。
批阅作业时,我喜欢准备一本“错例搜集本”,把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记载下来。长期积累下来,我对学生可能要出现的错误有了一定的把握。于是,在学习新知时,我喜欢留几分钟做“名医诊断”时间,把预知的错例进行展示,请学生诊断,并开出“药方”。如:在教学税后利息前(六年级下册),我翻看错例搜集本,发现以往学生总求成利息税。于是,我课上制造错误,煽风点火。
例题:小东把8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定期两年,年利率3.06%。到期时,小东实际获得利息多少元?(利息税的税率是5%)
挂号:800×2 ×3.06%×5%
诊断:与税率乘只得税。
药方: 800-800×2 ×3.06%×5% 800×2 ×3.06%×(1-5%)
利息 税 利息 实得利息率
有了课上的诊断和药方,学生对这种可能错误产生了极有效的抗体,抵御其侵扰。课后作业显示,无人染上此类错误。
因此,我们要利用首因效应的影响作用,在新知学习时有意识地把典型错例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思索,在主动辨错中加深对新知的理解,提高了辨别能力,达到防错效果。
2、制造模糊,拨云见日
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单项新知的训练,学生的反馈情况良好。当相类似的或相关联的题型混杂在一起时,学生就迷糊起,辨不清南北。最典型的是分数应用题的学习,有的老师怕学生把分数乘法问题和分数除法问题混淆,特意在学分数乘法应用题只训练分数乘法的练习,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只训练分数除法的练习,在没把这两类问题巩固熟练前,是坚决不让学生接触彼此,唯恐一接触就乱了套,走进迷魂阵。可事实偏偏不是预想的那样理想。如此下来,待到综合时,仍然错误百出。原因是机械的模仿和训练并没有起到防错的作用。倒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学习分数除法的新授课时,由分数乘法引入。把矛盾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认识在积极地辨析中从蒙昧到清晰。
片段:一、引入
从以下条件,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找找单位1的量和数量关系式)
(1)男生比女生多 ,
(2)女生比男生少
二、展开
(1)将上列条件补充一个共同的条件和问题,引出例题。
男生比女生多 ,
女生比男生少
(2)学生尝试解答。
(4)大组交流
(3)归纳总结
学生在认识分数除法的同时,正视旧知分数乘法与之的区别和联系,从而使学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产生认真审题,找准单位1,根据条件与问题确定解题方法的意识,避免了盲从。
3、制造混杂,去伪存真
桌椅、家具表面1:500
水果、蔬菜类1:800
衣物类1:1000
|
课本的例题结构总是以必要条件和问题组成,因此学生习惯于从条件出发顺藤摸瓜解决问题,总认为条件都是有用的。而习题中一旦出现很多信息,并且有些信息对问题无用时,学生就慌了阵脚,无所适从。如:妈妈买了 2千克 苹果,要消毒。用 一千克 水配制消毒液。
消毒液的说明书如下:
许多学生这样解答:2×800,因为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了 2千克 苹果上,他们觉得不用这个条件不符合常理。
因此,在教学时,不妨多设置一些信息,鱼目混珠,让学生在混沌中磨砺慧眼,去伪存真。
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利用首因效应先入为主的心理作用,课前精心指导预习,课始精致包装材料,课中精细设置诊断,既使新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使学生产生主动辨错的意识,必然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乐趣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