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种种尝试,让作文教学的道路变得越来越宽敞,思路越来越明晰。我就这几年对作文教学的尝试整理如下:
一片段式练习,强化细节描写。
每开展一次活动,我都有写下日记的习惯,但遗憾的是,每次搞活动学生都没有我想像的兴奋,反而因活动之后要写作文,对搞活动也有了抵触情绪。往往交来的文章语言生涩,文字简短。为此,我作了多种尝试,也许孩子在活动之后,只是积极参与而忽略了关注游戏的过程,所以在布置习作时,我尽可能在学生活动之后,趁热打铁让他们完成,这样可以让学生及时反馈活动的画面,提高再现能力。
以“吹泡泡”为例,学生交来的习作:
今天,老师带领我们玩了吹泡泡的游戏,同学们准备了很多材料:有洗洁精,有长长的吸管,有五颜六色的脸盆……开始吹泡泡了,我们吹了很多泡泡,无颜六色的,真漂亮。我们玩得很开心。
这是一例中等学生的文章,符合结构完整,条理清楚的基本要求。但是,仔细读来似乎还缺点什么?更像一盘各色俱全却没有任何味道的菜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针对这个缺点,我将习作训练的重点放在细节描写上。
一天上午第三节课上,我正在卖力地讲着课文,肚子里虽然唱起了空城计,孩子们还是听得很认真。讲着讲着,天空忽然暗了许多,真是“六月的天,孩子的脸。”天说变就变,霎时间就已天昏地暗,大雨将至的样子。我努力以不变应万变继续讲着我的课,无奈学生没有我的功力已经忍不住开始东张西望、窃窃私语了。风刮得更厉害了,黑云将天空压得阴沉沉的,让人透不过起来。正在这时,一只受惊的麻雀在窗口扑棱着,它急促地拍打着教室的玻璃,试图闯进我们的教室,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去了。我灵机一动,何不趁此机会让他们来观察天气的变化。
我放下书本,轻轻地说:“把窗户打开,让小麻雀进来吧!”孩子们马上心领神会,轻轻打开了窗户,可是,受惊的麻雀一听到响声,立刻掉转头,朝着别处飞去……
我说:“小麻雀一定是回家了,你们也马上要回家了,可是,你们看这天气,真是变幻莫测啊!我们出去看个究竟吧。”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到了走廊上。
师:“天有不测风云”我们都没有为这突如其来的风雨准备雨具,你们看,和大家一样没有准备雨具的人有很多,请大家仔细观察,他们在暴风雨来临时都有什么不同的变化呢?
生:那个骑自行车的人头埋得很低,像是一个自行车赛车手。
生:汽车司机把车灯都打开了,像是到了晚上。
生:骑摩托车的人的衬衫被风吹鼓了,他的背后像是背了一个降落伞。
在孩子们热烈交谈时,我对他们的议论适时的加以引导,大家仔细观察了天空的变化,周围的风景以及 学校对面马路上行人的变化。天渐渐黑了,几滴大于滴落在孩子们的脸上,接着又是几大滴,孩子们尖叫着跑回教室,好不开心!我不动声色在黑板上写下了“雨前”两个大字,让孩子们把刚才看到的情景说给大家听,注意表达的顺序和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天气特点。
五分钟后,孩子们纷纷举起了手。
生:课上到一半时,天忽然暗了下来,老师把灯打开为我们上课,忽然一只小麻雀在教室外面一直拍打我们的窗户,我们打开窗户,它又逃走了。我看到外面乌黑一片,快要下雨了。
生:暴风雨来临之前,行人们都加快了脚步,只见不行回家的行人忽然一路小跑起来,也许要赶回家收衣服;那些骑自行车的行人把头埋得很低,像一个运动员,不过是骑慢车的运动员;开汽车的人最悠闲了,他们打开车灯,慢悠悠的往前开着,一点也不着急。
我惊喜的发现,其实孩子不是不会写作文,而是缺乏观察的方法,没有捕捉细节的意识,而这就是当前我应该做的。
放学前,我特地叫来四个组长,嘱咐他们晚上发本子时根据自己特点,设计不同的发本子的方法,要尽量夸张一点。果然,他们在发本子时,非常卖力地表演着,为了吸引全体同学的目光,我故意出神地望着一位组长,露出非常惊讶的表情。有几个孩子被我的目光吸引住了,接着更多个,只见,那四个组长越发卖力了,孩子们都开始议论起组长们的怪异行为来。
师:同学们,你们在议论什么?
生七嘴八舌:徐文鹏今天一直在扔本子,很奇怪。
瞿朝阳也很奇怪,他一直单脚跳着。
张小卉把我的本子用手指头顶着,像是饭店的服务员送来的一盘菜。
……
师:那大家评一评,谁的本子发的最有创意?
生又一次七嘴八舌:
徐文鹏发本子的速度最快,但是扔的方式不太有礼貌。
宗嘉伟的模样虽然怪一点,但我可以把他看成是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哈哈大笑)
瞿朝阳单脚跳的方法太累了,不太好。
师:我们常常帮同学们发本子,传本子,这是一种乐于助人的行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想,也是在锻炼自己的身体,,一边运动,一边做好事,真是一举两得!
生点头赞同,并表示以后要轮流发本子,并且要想一个最有创意的动作。
师:其实,人生处处皆文章,你帮我们刚才看到的和讨论的以及将来想的都记录下来,你就成功了。
第二天,交来的文章:
“瞿朝阳今天可怪了,以前发本子都很快,可今天他居然单脚跳着发本子,只见他捧着厚厚的一叠本子,吃力的跳着,像一只受伤的袋鼠,没法几本就已经大汗淋漓了,我真为他的这个创意捏了一把汗呢。”
“嗖——”一本日记朝我飞过来,正巧打在我的笔上,把我的字添了一条长长尾巴,真是可恶!我刚想发火,才知道我们的组长正在发本子,这种创意太没礼貌了!
……
“细节决定成败。”抓住细节,就等于把握住了人物的个性,当细节意识一次次被强化时,他们的写作水平也正在一步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