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园,
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短暂而梦幻的“彩云之旅”,给予我视觉的震撼、心灵的触动、更多的是延绵的留恋以及对物、对人、对教育事业的无尽畅想。
1、 教育在向“综合体时代”迈进
“旅游综合体”是具备国际先进理念的新名词。它的目标是在一个特定的旅游空间里,拥有各种旅游功能和旅游设施,能够满足游客各种需求,并且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由此推想到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广的要求。如何面对这种“公要馄饨婆要面”的局面,不妨仿效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努力向“教育综合体时代”迈进。我有这样几层理解:(1)教育的内涵非常广,它是一个复杂的互相影响的整体,很难作具体的专业的分工,它必须具有整体性。但传统旧式教育却将它压缩了、分割了、狭隘了,导致许多人看到的享受的实际是教育功能的冰山一角。新时代办教育,我们有必要重新调整办学理念和模式,走综合化之路,让学生在一所不大的学校内接受全方位的教育,满足更多需求。(2)过去盛行,现在仍然大规模存在的集体授课方式(组团游)自然有它存在的必然性、合理性,它的明显优势在于资源利用最大化,运作系统化,程式安全化。但参加过旅游团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不自由,景点安排紧,过分程式化。这样的方式适合于追求安稳、无需操劳、安全第一的消费群体。自然也有部分学生热衷于这样的集体授课行为,听从安排、按部就班,无需太多挑战,也有颇多收获。可是时代更替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热衷自助游、自驾游等个性化旅游方式。自然,90后的新一代崇尚自由、有发挥空间的教育教学方式,所以我们应该改变各种授课方式所占的比重。加大小组合作学习,个人探险学习等多种方式,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不同需求。(3)在教育内容方面,从单一侧重知识的传承功能到知、艺、体全面开花,真正实现教育的全方位立体化。近年来“阳光体育”等政策的推广也暗示了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一旦建立起某个“教育综合体“,它的辐射功能和示范作用将不可小觑。
2、 教师是领队、地陪、全陪的“兼容体”
随着旅游业运作的商业化、成熟化,旅行途中出现了领队、地陪、全陪这样几种角色。地陪是旅游当地的导游,(对当地文化景点具有专业发言权);全陪是组团社陪同一起去的工作人员,不同省份之间路途中间负责游客的各个方面起到监督当地接待的作用(统筹安排衣食住行,周到细心);领队是旅游团体中的组织者(与团队大部分成员熟悉,是自己人)。这样几种角色的互相合作让旅客既有安全稳定感,又对景点尽兴深入了解。
教育是一个生命生长的过程,生长的品质如何,就看我们如何兼容这三重身份。(1)在精神生活和构建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首先是学生的亲密朋友,以亲切的身份协调好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家长等多方面关系,让所有的人在一个和谐快乐的环境中享受成长享受教育的乐趣。(2)为师者最重要的当然是为学生提供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博而精的人格魅力影响他们、引领他们。像所有的地陪一样,我们的专长就是对自己所任教的学科有深入的研究、浅出的讲解、全面的解答、宽广的联想。唯有此,才能让学生在知识里留恋、畅想、探索、攀登。(3)传统工作之外,教师应该像全陪一样给予学生多方面照顾。包括品德的关注教育,身心的健康调试,活动的协调安排,人生的启蒙规划……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享受一份安宁、美好、智慧、充满感激与感动的教育之旅。
3、 “4680”不是每个学生必须征服的高度。
丽江的“玉龙雪山”闻名遐迩。乘坐大索道到达4506米后等待我们选择是否步行登顶4680米。艰难地克服了高原反应,回报我的是登顶的征服感,俯视群山的震撼感,偶遇彩虹的激动感……当我们喋喋不休地描述此次登山如何值得时,没有选择登山的人们并没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或遗憾。原来,不是每位游客都必须体验“4680”的征服感。
日常教学中我们已经习惯用同样的标准要求每位学生,用同样辉煌的前景诱惑每个人。而登顶的经历让我再次明白了,每个人只要到达自己内心的高度即可。谁说山脚没有风景?蓝月谷就是反例;谁说攀登没有痛苦?强烈的呕吐和恐高就令几位同事懊悔;教育面前,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人能力、素质;学生的内心需求、兴趣方向;学生对每次挑战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教育应该是直面心灵的,更多的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内部动机、心灵感化等方面去了解他们。当我们抛开功利的束缚、更多地从学生本原出发思考问题,那么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心仪的高度寻找到美丽的风景、享受挑战的成功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