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为师者心中总有这样一种潜意识:听话的学生很可爱,违背老师意愿的学生就没有那么讨人喜欢了。其实,守着不必要的“面子”,老是在学生面前摆出一个长者的姿态,充其量也只是换来学生表面的“臣服”,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意识都在这种高压统治下被扼杀。试问:调教出的如此听话的学生,又何以在新世纪的知识经济大潮中立足呢?
作为教师还是多给学生点说“不”的机会,帮助他们克服畏师的心理障碍,鼓励他们说出不同的意见,说不定学生的想法会给你以启迪,能有助于你的教育教学。
当我开始“孩子王”生涯时,接到的这个班级,第一印象还可以,学生挺守纪律的,时间一长,才觉得不对劲,这班孩子太被动了,坐在课堂上一动不动,很少有同学积极举手。更奇怪的事,好像他们特别喜欢做作业似的,做起作业来特别带劲,不管是教过的还是没教过的,他们都抢着做,就是不在乎做得对不对,好不好。班级的事更是我不说没人动,还得点到名上,不过说了就做得相当好。天啊!我觉得自己简直是在指挥一群待命的机器人。
基于这种现状,我利用晨周会、班队课做大家的工作,帮助他们剥去老师“神秘”的外衣。我给他们讲自己过去的事,让他们明白老师只是比他们早学一点知识,多一些生活经验而已,但老师决不是什么神仙,有时也会出差错,老师有了错就要及时帮助老师,向老师提出来,这样才算是“勇敢”,老师没理由不接受学生的批评,因为这样才叫“诚实”。
这以后我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开展班委竞选,举行讲故事大赛,\"假如我是老师”班会,“今天我是班主任”……渐渐的,学生失落已久的自信心被找回来,我又让班上全体学生都来“参政”。凡班级重大决定,所有学生都参加讨论然后定下最佳方案。学生能自治了,有了“老师在与不在差不多”的感觉。班干部能管好班级秩序,自己也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
在日常生活中,我和他们经常玩在一起,我一直说“课上是老师,课后是朋友”。感觉还不错。有些老师认为我的举动很幼稚,和学生没大没小,觉得只有和学生拉开距离,才能使学生敬畏,才能使班级安定,我不十分赞同。特别是后来接的一个班级,让我的感触更深了。这届学生是经过好几次分班组合而成的,班级凝聚力不强,特别是这一年级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严重问题学生,可以说是三天两天犯错误,屡教不改。很是让每个班主任头疼,后来大家交流时发现他们均出自以前的同一个班级。这是纯属偶然吗?大家讨论研究观察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学生自身是有原因,但与他们以前的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方式更分不开。每天进办公室,三天请家长,一星期去次校长室。大部分时间都在”聆听教诲”,班主任工作是极其认真,犯不得半点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在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一点小过失上。是的,这么严厉有作用,班上的任何一个学生对老师十分敬畏,只要有他在班级纪律就很好,可这只是表面现象,只要哪天班主任不在,班上学生就会肆无忌惮,,,而那些平时受到教育最多的学生到了后来就成了前面所说的那些问题学生了,所以我还是认为对待孩子有时应宽容一下,应该不是让学生怕老师,任老师摆布,这样的班级只有表面的安定,表面的臣服,却不知这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与童真,也有爱他们的健康成长。
所以我想做一个好班主任,要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给学生自主发挥的机会,不能把他们管死,然学生和老师成为合作的伙伴,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个体,唯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使他们的学习有成效,才能让他们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