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放思想,珍视孩子的纯真
深信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都是天生的诗人。如果说有一天孩子失去了他诗人的气质,那么一定是我们没有给他足够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抑或是我们制造了许多荆棘与桎梏扼杀了孩子那份诗人的本真。
所以,在最初习作的时候一定要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自由的奔跑。哪怕是不成文的只言片语,哪怕是错字连篇,哪怕是词不达意,只管守住一个“真”字。有了它,孩子的作文就有了生命,有了作文的生命,那就什么都好说了。
南宋诗人谢枋得在《文章规范》中说:“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心小。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此集皆粗枝大叶之文,本于义礼,老于世事,合于人情。初学熟之,广开其胸襟,发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束矣。”
“初要胆大,终要小心”指出了学习写作所必经历的两种境界。即刚开始学习写作时,不应太拘泥于写作规则、技法之类,尽可能酣畅淋漓的表达,因此,我常常告诉孩子:你怎么想的,就怎么写。
二、创设活动,对习作进行“放养”
我们常常慨叹,现代的孩子们太缺乏童年美好的回忆了,他们从小便尝试着忙碌,适应着忙碌。很多时候灰色的生存状态,压抑着孩子的情绪,他们能够积累的太少了,又能表达出什么样的激情呢。在这种想法强烈的冲击下,我决定尽我所能为孩子们更多地创造活动的机会。
春天来了,我发动孩子们参加“找芽芽行动”,和孩子们一起到公园里、小河边、田野里寻找春天的足迹;暑假到了,我们一起到公园里给老树拔钉子,一起在大树下玩各种各样的游戏;秋风吹起的时候,我们一起去寻找落叶,在那上面写下自己最想说的话;过年了,邀请孩子们到我家里做客,任他们说,任他们笑,尽情地开个自助宴会。每一次难忘的活动留给孩子的都是一粒珍珠。当他长大以后,岁月的丝线把这些珍珠串起来,就是一串闪光的回忆……所有的这些都是孩子们写作的好素材。
三、做个有心人,生活处处可以作文章
常对孩子们说,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我也用这句话警示自己。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事情发生着,抓住这些事情,让孩子练笔总能恰到好处。
发新书了,其中两本皱巴巴的书演绎出一段插曲。我皱眉表示为难:谁会要这两本长得丑呼呼的书呢?有人举起小手高喊:“我要,我不嫌弃它,”“给我吧,又不影响里面。”有人静候观望,有人笑而不言。我顺势引导,让他们开动脑筋,把想法写下来,帮我解决这个难题。于是,一篇篇以“两本皱巴巴的书”为主题的文章新鲜出炉了。
处理课间突发打架事件,一个气势汹汹,一个泪流满面。肇事者言称:“我跟他开玩笑呢!”我问大家:两人谁是谁非?你怎么看待“玩笑”二字?激烈的讨论之后,让孩子们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在《都是玩笑惹的祸》、《玩笑不可过火》、《玩笑?玩弄?》等富有个性的作文里他们都亮明了自己的观点。
听说有人在门口小店“存钱”,以备及时得到物质享受。我把话题抛给孩子们《钱,这样存行吗?》在一篇篇稚嫩的习作里,他们分析这个同学为什么会在小卖部“存钱”?这样“存钱”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说得头头是道。
班里的一位同学,学习情绪极度跌落,课没有心思上,作业懒得写,好像还和好朋友闹崩了,我们大家一起帮他找找原因,跟他说说贴心的话,帮他一把。一封封饱含真情的信,传递着孩子们纯洁善良的爱心,感动着这位同学。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像这样的点滴小事,应该随时引导孩子们思考、评论、动笔。保证孩子的每一篇作文都有话可说,都是真情表白。
四、多种鼓励,呵护孩子的写作兴趣
孩子们就愿意被“夸”,越“夸”他们越带劲儿。我总喜欢在每一篇习作的后面写上我读这篇文章的感受,哪里还不太明白,哪里打动了我。每一次习作,我都要在每一个人的作品里找到或多或少的经典之处,大加赞赏,不仅仅是在全班同学面前声情并茂地朗读他的作品让同学们夸奖他,还要不止一次的跟作者提起他的作品,提起他作品中的经典之处。放学路上,楼道里,操场上只要碰见他了就时不时由衷地夸奖他一句,你会发现,他的写作兴趣犹如春风里萌发的绿芽,越长越壮大。
还有,我们为孩子专设了他们的经典文集,取名《花草雨露集》,含意为小花小草的美丽语言之集。然后,郑重其事的把孩子精彩的文章或片断珍藏在《花草雨露集》里,在孩子们中间相互传阅。《花草雨露集》对于收藏者来说是无比的珍贵和幸福,对于被收藏者来说是莫大的认可与鼓励。
真实,是习作的生命,丰富的生活是习作的生命之源。力保学生作文的真实,其实就是保住了孩子的个性,保住了孩子创新的能力,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是鲜活的。为学生的生命之花开拓丰足的生活之源,加以春风般的呵护,定能绽放出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