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途中,偶遇班上一女生。我没看见她,是她兴致冲冲地跑过来跟我打招呼。在六年级学生中,这种情况并不多见。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孩子不再像一二年级的小朋友那样乐意与自己的老师打招呼。他们已经渐渐长大,开始情绪内敛。这是性格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必然“丧失”。
我牵起了她的手。这是个默默努力,不善言辞,却也惹人喜爱的孩子。虽然学习成绩并不冒尖,但我喜欢她的沉稳,乐于助人。因为她平时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所以我决定抓住这个机会跟她聊聊。
“班上有好朋友吗?”
“说不上来。”她迟疑了一会儿。
意料之中的。
“多与同学交流交流,你会发现在交流的过程中,你会学到许多东西。”她朝我看了看,很认真的点了点头。“每个人身上,总有一些优点值得你学习。比如,有的人性格开朗,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在与他们的交往中,你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自己很多的改变。”
她笑了。看的出,她想有所改变。
“再反过来想,你身上也有许多的优点值得别人学习。”
她忽然转过头,有些吃惊的看着我,疑惑地问:“老师,我有优点吗?”
我一怔。这话,让我的脑子空白了瞬间。怎么会有这么自卑的想法?在我的眼里,这个孩子是惹人疼爱的。在她的身上,我能找到许多优点。怎么会怀疑自己身上没有优点呢?
我看了看她。极其认真的脸,正等待我的回答。我搂过她的肩膀,用坚定的语气告诉她:“你有很多优点。”
她更惊讶了。
“你沉稳、谦虚、善良、可爱。你对每件事都非常认真。你会尽全力做好属于自己的事。你不需要别人为你操心,能为老师分担,等等……你有很多的优点,让我说至少要说上半天。”
她害羞地笑了。“真的?”惊讶中夹着这被肯定的快乐。
“对!你很出色!”
正巧,到了教室的拐角。我拍了拍她的肩膀,“记住,你身上有太多的优点值得别人学习,多与人沟通,让别人有机会向你学习。”
她灿烂地笑着,蹦跳着进了教室。
我不知道这些话会不会在她心里扎下根,从此以后能让她迎着阳光茁壮生长。希望并期待着。
坐下来许久,心情都不能平静。那句“老师,我有优点吗?”一直萦绕耳边,像一根纠结的藤蔓,缠绕着繁乱与无奈。
是啊,平日里,我们看到孩子许多都是因为犯错而产生的令人厌烦的缺点。致使许多孩子眼里也只盛下了缺点,而把身上的优点逐渐淡忘,直至完全怀疑自己是否有优点?作为师者,我们不是在用“放大镜”,而是在用“显微镜”盯着每个孩子身上的缺点。当孩子被教师斥责次数变多,他们会也因为心里暗示把自己归类于你所批评的那种人。那些难得犯下的错误,便会像一颗邪恶的种子,在孩子心里扎根、发芽,导致原本天真、可爱的一面慢慢覆盖住。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成为帮助孩子撩开心灵表层灰暗,擦拭积淀下来灰尘的人,让每个孩子都能大胆而自信的告诉每一个人:我有许多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