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论文随笔 >> 正文

论文随笔

当爱遭遇冷漠

X是个让人头疼的孩子。

接这个班一个多月,以前的数学老师找我,“X是个很可怜的孩子,照顾着点。”我有点惊讶。他学习态度非常不端正,上课从不举手,基础比较薄弱,每天的错误几乎都不能主动订正。除了有点内向,没看出有什么特殊。

好奇地问,“他怎么了?”

“他妈妈在四年级的时候生病去世了。”

这是怎样一种痛呀?一个孩子,在最需要母爱的时候,丢失了一生中最宝贵的爱。身为母亲,当时真感觉一种揪心的疼。心理有些愧疚,在这么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从未关心过的他的家庭状况,学习成了我唯一的评价标准。虽然我从不强求分数,但这样的疏忽,还是让我羞愧难当。

开始与学生聊天。关心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对于X,则是比其他孩子更多了一份怜爱。课余跟他聊天,希望他能以全新的姿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我希望他能快乐,能敞开胸怀去面对生活,能从丧母的阴影中走出来。我想以爱来感化他。上课的时候,我经常喊他回答问题,他眼睛看不见黑板,就安排他到讲桌旁听课。

可是,很快我就发现,许多美好的愿望都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我美好的设想,在他面前,犹如掉入泥潭的石子,不仅没有声响,涟漪都没能泛起。跟他聊天,他闭口不说。我知道他或许从心底里抗拒任何一个想走近他心理的人。我联系了他奶奶,(他跟奶奶一起生活),奶奶一来就是漫溢的泪水。她告诉我,这孩子在家也是这样,半天都不说一句话,拿他没办法,根本就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我有点震惊。这孩子,看来不是一点点地自我封闭。一般的孩子,老师谈话后最起码会在谈话的当天或是第二天有明显的改变。可他没有。

对他关注了两个多星期。我发现他没有任何的进步。作业依然拖拉,态度依然不端正。或许,在他的世界,没有任何一件事能引起他的兴趣,能触动他内心深处的心弦。他就像一汪死水,有着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沉寂与孤独。

既然“攻”不破,决定“以守为攻”。采取故意冷落法。

我找他谈了一次。明确告诉他,他近日的表现让我很失望,我想放弃了。他依然那么面无表情的低着头,没有说一句话。看不出任何的想法。我在怀疑,或许这一招,对他来说没用!他几乎是“钢铁不入”了。

一整天,我装作对他视而不见:上课反正也不举手,不叫;作业不认真,不批,甚至连看都不看他一眼。

正巧那天做个小练习,正好少了一张纸。他没拿到。我装作没看见,继续埋头在整理东西。他没有来找我。可我依稀能感觉到他一些不适,在左右张望。

趁机喊他过来。我问他,今天过得幸福吗?没有老师的督促。

他摇了摇头。不说话。

“真正被人遗弃的人是不快乐的。”我告诉他,“你只是失去了一个最疼你的人,还没没有失去整个世界了,没有被所有的人遗弃。人生遭遇的挫折会很多。我们不能沉溺于以往的悲伤中而忘却甚至错过了前面的风景。”给他讲了一个化悲痛为力量的真实地故事。他没有说话,可眼睛看了看我。我知道,这么个小小的抬头,犹如一个刚学走路的孩子,跨开了向前的第一步。

一个念头在心理油然而生,我要牵着他的手,让他勇敢的迈出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