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组织数学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时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生活实际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容易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容易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而被《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被广大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应用。笔者从事数学教学多年,觉得组织数学实践活动一定要精心策划,方能取得预期效果。
一.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操作性”
学生对于数学实践活动有强烈的参与愿望。当一听说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学生个个兴高采烈,跃跃欲试。但在真正的活动中,却又觉得没意思。这是因为学生对实践活动要解决些什么问题,怎样一步步去解决问题,心里是茫然一无所知的。因此,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操作性,可将活动内容细化,将各活动小组的总标题分解为若干个子标题,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分配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动课题。安排好活动步骤,使学生能一步一步地对照实施。设计好有关的表格,便利学生在活动中能将相关数据及时记录,避免出现活动一结束,手中什么资料都没有的现象。这样,学生能围绕目标,按部就班,行之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
二.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注意协调学生的主体性与协作性
学生是数学实践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实践活动内容的选定,活动的实施,都应以学生为主体。要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激发出活动成功的最大动力。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地用脑去想,用手去操作,用口去表达。对学生的劳动成果及时适当地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创新。要允许学生有失败,鼓励学生在失败中探索成功。既要关注学生活动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活动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活动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较多的是以小组为单位实施的,因而在小组中,除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还应注意组员间的团结协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同样体现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在活动中,既要理直气壮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又应虚心听取他人的不同意见。要学会交流讨论,从优化的角度来选择最佳方案,用最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不同的观点,从而得出精确的结论。使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合作过程中,感受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密不可分,从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力求“真实”
数学实践活动室科学活动,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它追求的是客观,合理,准确真实。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较多的内容涉及到原始数据的收集。收集数据通常有三个途径:一是通过查找资料获得,这部分数据时较真实可信的,只要不摘录错就行。二是通过测量获得,如称体重,量长短,计时间,数个数等,这就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做到亲自操作,一丝不苟,及时正确记录。三是通过调查了解而获得,如家庭的收支情况,企业的规模,效益等,一定要询问清楚,力求准确,防止出现想当然,凭空臆造的现象。从小培养学生研究事物必备的科学严谨的态度。
四.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还应特别注意安全
实践活动的地点涉及到校外社区,公共场所,活动中还要使用一些器具,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中,把安全要放在首位。使用的器具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活动的地点应尽可能选在安全系数较高的地方,如校内,学生家中等。对涉及到校外的,对学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同时发挥各小组长的作用,负责监督本组同学安全开展活动。还可采取分组带出去或请学生家长,其他教师协助做好安全工作。总之,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要全程监控,随时提醒,确保万无一失。
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只要教师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指导,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