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抓住文学的手进入科普的世界
——《蚕姑娘》导入分析
【教学案情】
某日,听到这样一个关于《蚕姑娘》的教学片断:
老师揭示了课题,学习了“蚕”字音字形后,就投影出一大段文字,边上有一小花框儿——“小知识”。
蚕,卵生,成长分为四个阶段:卵——幼虫——成虫——蛾。蚕的生长发育与温度
、湿度、食物等都有关系,催青期一般十至十一天。幼虫期二十五天左右,成虫期十四至十八天。蛾期三至五天。羽化后的蚕蛾不再吃东西,在翅膀硬了以后就会交尾。每只雌蛾大约会产300-400粒卵……
【诊断分析】
这是科学课,还是语文课?界限不甚分明,唯一可以确定的,这是关于科普类作品的教学。
其实这是一篇苏教版小学二年级的一篇科普童话。它向孩子们展现了蚕生命的进程,在字里行间呈现出的是蚕的可爱,洋溢着生命的温情,发现的喜悦。课文语言整齐有序、读来朗朗上口,孩子能从中感悟到语言美、生命美。与此同时,还能掌握蚕作为自然物种的生长演变的常识。孩子在阅读中心灵会变得细腻而丰富。
无奈于教师的良苦用心,原本希望通过引入资料引起学生的注意,精彩地导入新课的教学,可事实上二年级的孩子瞪大双眼,即使老师一句一句地读给孩子听,遇到难以理解的还停下解释,他们仍似懂非懂,对于这段枯燥无味的文字导入,不仅没能吸引孩子的阅读兴趣,反而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期待,也破坏了文本本身所具有的生动性与趣味性。
对于这一类科普文章,往往出现了将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淡化文章的语文味儿的问题。德国有位学者有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无法下咽。但是,如果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的同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其实,科学研究从他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文学牵手相伴,科学需要文学的想象、文学的情感、文学的审美。
就这篇科普童话来讲,它既含有科学的知识,它更有着文学的丰富性:童话的形式,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比喻,这一切文学的元素足以让孩子自沉醉其中,又何苦早早就用一段乏味的文字破坏这一切呢?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这样:从文中可爱的蚕姑娘图片入手——
看,这就是蚕姑娘。觉得她怎么样?可爱吗?看着图说说她的样子。(她的身体长长的,白白的,头上扎一块花头巾,脸上笑眯眯的,真可爱。)
你知道她的本领吗?这么喜欢她,就让我们借助拼音读读课文,那样就对她有更多的了解了。
这样简洁明了的教学,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到对文章主人公的关注,通过看看说说的方式引起孩子丰富的情绪体验,浮想联翩,顺利地导入,到美妙处好好品味。
附课文:
蚕姑娘
春天天气暖洋洋,蚕卵里钻出蚕姑娘。
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醒了,醒了,变成黄姑娘。
又黄有瘦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黄衣裳。醒了,醒了,变成白姑娘。
又白又嫩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醒了,醒了,从此一天天发胖。
又白又胖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醒了,醒了,从此一天天发亮。
睡了四回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爬到蚕山上,吐出丝儿来,要盖新的房。成了,成了,茧子真漂亮。
茧子里面的蚕姑娘,一声也不响。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变了,变了,蚕姑娘变成了蛾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