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教师教育》2006年第2期
《统计》教学设计及评析
江苏省通州区实验小学 周霞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4-95页的例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产生统计的需求,探究收集数据的方法,感知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2.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并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简单的收集和整理数据,并把整理的数据填在简单的统计表里。
教学难点:
运用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解决问题。
资源利用:
课件,涂有三种颜色的正方体,动物图片,表格纸。
教学过程:
一、教学组织
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许多小红旗,要奖给你们。我把小朋友们分成三大排进行比赛,一大排得了几面大红旗,这一排的每个小朋友就能得到几面小红旗。
师:这一排的小朋友表现真好,老师为你们贴上第一面红旗。
(贴表格于黑板中间)
二、复习导入
师:小朋友们看,小动物们也来和我们一起学习啦!都有哪些小动物呢?
(出示小动物卡片画)
师:为了很清楚地看出每种小动物各有多少个,请两个小朋友上来分一分,理一理。
师:数一数,小兔子( )只,小猪( )只,蝴蝶( )只,燕子( )只,熊猫( )只。
师:像这样先分一分,理一理,再数的方法是我们以前学习的统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统计。 (板书课题:统计)
三、教学例题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演示课件:猪八戒一块一块地吃饼干)
师:小朋友们看,又是谁来了?
师:猪八戒今天也来帮助小朋友们学统计呢。
2.诱发需求,探索新知。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猪八戒吃的饼干有多种不同的形状。有哪些形状?
师:谁知道猪八戒吃了几块正方形饼干?几块三角形的?几块圆形的?
(小朋友说不清楚。)
师:没关系,我们再看一遍。
(课件再次演示猪八戒一块一块地吃饼干)
师:有几块正方形的?有几块三角形的?有几块圆形的?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没数清楚。有的小朋友只数出一种形状的有几块,有的小朋友很了不起,数出了两种形状的各有几块。
师:那么,有没有办法让你一个人就把三种饼干的块数都数清楚呢?(小朋友会说出多种办法。)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们用最简便的方法做记录。画在1号白纸上。
(课件第三次演示猪八戒一块一块地吃饼干,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录)
师:大家来看这几位小朋友做的记录。(实物投影)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记法。给你们添上红旗。这里我打红钩来表示红旗。(在第一面大红旗的后面打红钩)
师: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记法?为什么喜欢它?
师:猜一猜,老师喜欢什么记法?(学生猜测。)
师:我喜欢打钩。相对而言,打钩或画竖线时,既方便又清楚。
师:我们把记录的结果整理一下,填在统计表中。
(电脑显示表格,生报师输入)
图形
| 正方形
| 三角形
| 圆
| 一共
|
个数
| 5
| 7
| 4
| 16
|
师:从表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师:真了不起!知道这么多的信息。
师:刚才饼干被猪八戒吃下去就看不见了,但猪八戒没有想到,我们小朋友这么聪明,用先记下来,再数一数的办法就统计出三种饼干各是多少啦。
师:为我们的聪明鼓鼓掌。老师为你们添上红旗。(打红钩表示)
四、组织练习
1.出示涂有红、绿、黄三种颜色的正方体。
师:看,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什么?
师:你们观察一下,看到了什么?
师:我把这个正方体抛向空中,猜一猜,什么颜色会朝上呢?
(学生进行各种猜测)
师:既然大家都坚信自己的答案,我们就让事实来告诉大家,谁的猜测是正确的。
(师示范抛.)
师:如果让你抛,你希望什么颜色会朝上呢?
师:好!给你们每人抛两次的机会。看看能否实现你的愿望。不过,我也有个愿望,很想知道你们小组内一共抛出几次红色的?几次绿色的?几次黄色的?愿意帮我吗?怎么帮呢?(学生说出了用记录的方法。)
师:说得真好!在做记录的时候,是不是只要记下自己的就行了?
师:对。必须把你们小组里的每一个人每一次抛的颜色都记下来。就记录在2号纸上面的表格里,最后填写好下面的统计表再告诉我。
(发信封内的小正方体)
师:抛了两次,你的愿望实现了吗?现在请你们来帮助我啦。
第一组:红色的几次?绿色的?黄色的?同意的举手。
第二组:红色的几次?绿色的?黄色的?同意的举手。
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
师:谢谢小朋友们的帮助。有一位小朋友统计的结果是:红色5次,绿色4次,黄色2次。你认为对不对呢?你是怎么想的?
师:说得真精彩!获得红旗。
2.统计车辆
(动画演示:马路上车来车往)
师:小朋友们看,马路上车水马龙的好热闹。
(动画演示:李小明从家里走出来,边走边说:“今天,我学会了新的统计方法,真有趣。我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统计经过我家门口的车辆啦。”)
师:请小朋友们看3号纸,上面有哪几种车?
师:请小朋友们拿笔和李小明一起做统计。
(动画显示:各种车子从他家门前经过,有的往左,有的往右。李小明说:“时间到了。不记录了。数数各有几辆。”)
师:统计好了吗?
(显示表格)
车辆
| 大客车
| 小轿车
| 卡车
| 摩托车
| 一共
|
辆数
| 5
| 7
| 6
| 8
| 26
|
师:和李小明一样的请举手。 (添红旗)
师:看看我们的统计结果,你知道了什么呢?
五、全课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统计的内容是很多的,现在我们就来统计一下各大组小朋友获得红旗的情况。第一大组( )面,第二大组( )面,第三大组( )面。看了统计结果,你感觉怎样?
【评析】
本课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丰”字型情境创设的教学结构。
1、以富有童趣的情境激发“统计”的兴趣。教学例题时,前后三次观看猪八戒吃饼干:初看,学生感知到饼干有三种形状;再看,学生发现一个人光用脑记忆三种饼干各有几块有困难,产生了在纸上画的愿望,进而创造出记录的方法;三看,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作记录,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这三次看,顺应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的感悟螺旋上升,兴趣始终高昂。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用笔作记录的方法是学生想出来的,对各种记录方法的评价也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还让学生猜一猜老师喜欢什么方法,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有利于优化统计的方法。
2、以小组合作的游戏生成“统计”的资源。让学生带着实现自己和老师的愿望去参与抛正方体的小组活动,使学生再次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在游戏之前,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为自己的统计细节做好准备。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关注未成功的学生,帮助其反思:我为什么没有做出来。学生在“玩”中学统计,与同学一起分享探索的结果。在围绕“统计”知识进行活动的同时,他们对正方体的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朝上面颜色出现的概率有了最初的认识。
3、以生活中的情境凸显“统计”的生命力。多媒体演示马路上车来车往的情境,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今天学习的统计方法不但有趣,更是有用。通过统计,可以了解许多信息。通过统计,学生获得了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进一步感受到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美好。
4、让课堂评价弹奏出“统计”的主旋律。上面的三点构成“丰”字结构的三横,这第四点则为最后的一竖。整节课中,教师不吝啬对学生的赞扬与激励,教师的一颗爱心使评价焕发出艺术的魅力。鲜艳夺目的红旗、红钩,激荡着小心灵,激发了他们强烈的表现欲望,充分彰显了他们的个性。各大组获的红旗的过程,再一次展示了统计活动的主旋律,学生切身感受到统计知识对自己的作用,拿到一面面的红旗后,更是开心得不得了。评价,使“统计”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