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个题目,确实让人有点纳闷,传统与现代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简单地说,“传统”代表的是过去,“现代”代表的是当今,具体地讲,传统是指“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现代指的是“现在这个时代”,可以理解为带有先进性的,代表着发展方向的,现代人,当然就是具有先进意识、能力,发展意识、能力的人。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传统”的现代人?看上去是个两难课题,其实恰恰是时代和国情的需要,自然也成了我们教育的培养目标。这个教育目标,如今看起来是多么的在理,却长期被人们忽视或片面看待,要么过于强调“传统”,强调中国的教育只能教出“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不能“变异”;要么过于重视“现代”,重视引进国外现代的“办学思想、理念、模式”,甚至不予加工,全盘套用,要让中国的学生充满“洋味”,不能有中国的“土腥味”。于是中国教育就常常在两个极端间徘徊。
非常值得欣喜的是,新的《课程标准》已为目前的教育提供了导向。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些文字:“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新修订的语文教材中,我们也高兴地看到,增加了不少具有现代气息、传递现代信息的文章,同时,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联”、“成语”、“古诗词”等,也占了较大的比重。这些,给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信息:在现代教育中,“传统”和“现代”并不是两个完全对立的概念,有时甚至是一个内容的两个相辅相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着新的《课程标准》和新修订的教材,面对着时代的要求和发展的需要,我们更坚定了这样的一个信念:让学生成为“传统”的现代人。
中国的学生首先就必须是“中国通”。
中国2000多年的闭关自守的封建教育,的确让中国人尝尽了盲目自大、落后挨打的苦头;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教育的崛起,又让中国人深切地感受到了“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但当时不健全的教育体制,没能让中国“精彩起来”;现代中国的教育由于种种的原因,始终让人感到“居无定所”,左左右右,纲纲目目,难以适从。
暂且不说几十年前的教育,就说改革开放以来,国人有机会大开眼界,看到许多“舶来品”的时尚,同时也自然看到自己的不足。于是为了与时代接轨,与国际接轨,便奋起直追,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渐渐地,有些人只看到了他人的长处,看不到他人的短处,只看到了自己的短处,却忘了自己的长处。甚至出现如此的怪现象:一些中国儿童乃至青年不知孔子是谁,不知唐诗三百首,不知“丝绸之路”,这不免让人感到莫名的痛心和担忧。
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人类文明的古国,有渊源的历史,有优秀的民族文化,有自己的道德标准,有长期沿袭的思想体系,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没有哪个国家在发展自己的时候,丢弃自己的传统,只有去完善它,发展它,中国人当然不能例外。因此,在社会迅猛发展的同时,不能忘了让“传统”与时俱进,得到继承和发扬。而它的载体便是21世纪的主人——现在的学生。
由此看来,让中国的学生成为“中国通”,是个现实而又迫切的话题,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孜孜不倦地努力去实践和实现的目标。
中国当代的学生理所当然是“现代人”。
谈到让学生成为现代人,这的确是一个时尚的话题。一谈到现代,人们往往便想到知识经济,也总把知识经济看作是21世纪的特征,自然也就把21世纪的主人——现在的学生,锁定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力军。
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产业工人。所谓知识劳动者,主要是指从事知识、信息收集、处理、加工和传递工作的劳动者。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改变“文盲”这一概念的传统内涵,“文盲”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要使学生成为真正的现代人,成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人,就不能单纯给他们灌输知识和文化,还要注重学生更新知识、技能的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果把具有更新知识、技能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就看成是真正的现代人,我觉得还是片面的,这只是现代人“内秀”的一方面。曾经有人说得好,“懂电脑”、“会外语”、“能开车”是21世纪的通行证,与其把这张“通行证”说是现代人的一种能力,还不如说它是现代人对时代、时尚追求和挑战的强烈意识的标志,缺乏对时代时尚追求和挑战意识的人,即使他是“内秀”的人,他也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
于是,作为启蒙教育的工作者——小学教师,应在开发学生的智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上多下功夫,为学生成为真正的“现代人”打好坚实的基础。
中国当代学生应该是“传统”的“现代人”。
综上所述,中国的学生仅仅是个“中国通”,将落伍于时代;但中国的学生只会追求时尚,认准了“发达国家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那也是中国人的悲哀。
说到这儿,我们似乎可以给中国的学生定一个发展的目标:具有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具备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有追求时尚的强烈意识和倾向。这便是“传统”的“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