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中小学教师“课堂诊断”报告书
学校:通州区实验小学 学科: 科学 报告人:许飞
研究周期:2011年10月19日——2011年12月30日
项目
内 容
检查意见
问
题
呈
现
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的“无脑”现象。
原
因
剖
析
1. 小学科学学科实践性较强,孩子们兴奋点往往聚焦在动手实践上,而忽视实践前、中、后的理性思考;
2. 部分学生对科学学习存在学习态度方面的问题,科学课上懒得思考。
解
决
策
略
1. 加强探究性教学的研讨过程,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
2. 加强实验前(动手前)的理性思考,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展开猜想,并动脑设计实验;
3. 引导学生开展实验后的思考与总结,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
4. 联系生活,设计应用科学知识解决(解释)实际问题(现象)的练习或训练。
行
动
记
录
一、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物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物体发声时是否都在振动。
三、解释生活中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四、解释夏天电线为什么显得松,而冬天显得紧。
效
果
评
价
围绕问题展开教学,动手实验前先对问题进行讨论、猜想,再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猜想动脑设计实验,然后才开始做实验,这样把强化了学生实验前后的思考过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思考的热情,明确了实验目的,有效的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也大大提高了科学课教学的效率。
总
结
提
炼
动脑动手学科学。科学课不仅仅是动手的实践课程,更是一个动脑的学科课程。只有手脑并用,并且适当提高思维的含量,能让学生更加喜欢科学,也使科学更加接近它的本质——理性。
检
验
修
正
备
注
注:此报告书各项目内容由报告人(教师)填写,检查意见由学教学管理部门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