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课堂诊断 >> 正文

课堂诊断

课堂诊断报告书3(张亚珍)

南通市通州区中小学教师“课堂诊断”报告书

学校:实验小学 学科:小学数学 报告人:张亚珍

研究周期:2011年10月22日—— 2012年 1月

项目

内 容

检查意见

关于《年、月、日》教学的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判断出下列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1、(电脑出示)判断下面几个年份,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

1998年( ) 2000年( )

1644年( ) 1900年( )

生::1998年、1900年是平年,其它都是闰年。

师:好厉害!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用1998除以4有余数,所以是平年,1644呢没有余数就是闰年。2000和1900是整百数,要除以400,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

2、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在年历卡上圈一圈。谁记得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看来大家还是个有心人,记得在他们生日的时候对他们说“生日快乐!”

教师按照书上习题一题一题讲,学生兴趣不浓,在独立判断和作业中仍出现大量错误,教师不得不重新讲解。

第一题巩固了判断平闰年的方法,形式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虽然有些聪明的学生全都判断对了,但大部分学生仍是看客,没有动手实践,也没有思考,更没有留下深刻印象。第二题,看似关心父母的生日,进行了亲情教育,实际上,学生只是完 成了 老师布置的作业,临时记住了父母的生日,内心大多无动于衷,没有受到真正的教育。

传统教学有许多优点,但在电子白板逐步普及的今天,我们如果还仅仅使用过去的一些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只有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才又可能实现有效教学。

巧用电子白板,激活数学课堂。

重新设计的教学中,我充分运用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进行教学。巩固练习时我分了3个层次。首先用三张图片将有意义的历史时间形象化,不仅加深了印象,也让学生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通过感悟,明白了国家强大的优越性,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接着游戏“小狗搬家”更是满足了学生爱玩的天性,卡通的形象,直观的操作,让他们爱不释手,积极主动完成了练习,巩固了新知。最后给父母发送生日祝福,让亲情教育落到了实处,试想一想,虽然只是孩子的一句祝福,但父母该是怎样的惊喜啊!这样的练习,穿越时空,有效拓展了教育空间,深受学生喜爱,也让学生感悟到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三个练习,从静态到动态,形式多样,符合了学生好奇、好动的天性,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效果自然就好。运用白板的互动功能、开放功能让数学课堂增添了新的活力,激活了整个课堂。

目前的教室有电子白板了,我正好可以在教学中大胆尝试,用好电子白板,为数学教学增添活力。我着重选择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和 《认识周长》两课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导入时以两幅中国馆图片引入,上面有很多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 ,直达主题,简洁明快,而如果只有教师的叙说,学生缺乏直观感受,效果就大不相同了。课的结尾,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出示纸手帕再放大出手帕的规格,请学生猜想它是什么图形,并进行解释。这种规格如果使用实物学生是看不到的,而运用了白板的放大功能,就一清二楚了,也更加真实可信。学生可能因此养成买物品时找规格猜想图形的一种意识,能发现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很常见,还可以运用学到的特症去解释,很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增强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识周长》一课中,白板的优势更加明显。首先,正确学习周长概念是以后判断和运用的基础,本课运用白板的优势设计了动画,通过小明3次绕操场跑一圈明确了要沿着边线跑,还回到起点这两个要素,非常清晰,所有学生都牢牢记住了周长的要素,理解了周长的概念。练习时,针对学生比较周长长短时容易受面积因素的干扰,精心设计了两道习题,并通过图形的分与合,边的闪烁进行对比,这些动态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难点,明确做题时不受其它因素干扰,只看边线的长短,有效达到了教学目的。

科学、合理运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白板的“交互性、操作性、多样性”的特点,能实现数学课堂的最佳交互,有效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 巧用电子白板,变“少”为“多”。

在数学课堂上,有时需要大量的板书内容。如果不板书,则往往会词不达意或者因为遗忘影响教学效果。利用白板容量大、易显示的功能,就能把预先存储的信息瞬间展示出来,节约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多探索的时间。

例如教学《农村新貌》,先用插入图片的功能,将课本插图作为教学挂图,再引导学生分别观察提问。开放性的题目引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有新的问题提出,如玩具厂这部分学生就提出了如下问题“一共生产了多少个玩具?”“下午比上午少生产多少个?”“上午生产的玩具是上午的多少倍?”“上午生产的玩具能装几箱?”……如果把这些问题全部板书在黑板上,将花费大量时间,有了白板,用感应笔轻轻一点,就全部显示出来了,而且还可以利用即时书写功能把新问题补充上去。这样,不仅有利于发现新的问题,培养创新能力,还能让学生当场解决所有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 化用电子白板,变“死”为“活”。

传统教学,课堂作为唯一的学习场所,教材作为唯一的学习材料,书本的习题式巩固,形式单一,内容局限,很难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交互性、操作性、多样性”等特点,能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这样的练习变死为活,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深受学生喜爱。

例如教学《年、月、日》中,我利用白板的容器功能,设计了小游戏《小狗搬家》。游戏是这样的:画面上一共有六只小狗,分别标着六个年份(1999、1997、2004、2100、2012、1996)下面有代表平年、闰年的两个家。请学生判断出属于哪一类。操作效果是:当学生把2100拖动到“闰年”的房子里时,小狗就会自动弹回原位,而如果是拖动到“平年”的房子里,小狗就会停留目标地,并响起欢快的音乐。这样的练习形式,满足了学生爱玩的天性,卡通的形象、直观的操作,让他们爱不释手,积极主动完成了练习,巩固了新知。

三、 转用电子白板,变“听”为“探”。

多媒体课件,一般只能作为展示工具,做练习时,往往是学生说出答案,再由教师点击鼠标出示正确答案,大多数学生仍处在被动听讲的状态。运用白板的即时书写、即时分割、平移等功能,学生就可以利用学习资源,自主探究、尝试,,变听为探,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例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六年级下册第74页第二题最后一题)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当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误认为可以通过旋转得到 9∕16时,教师并没有马上讲解正确答案,而是鼓励学生上台直接在白板上试一试。学生认真观察后发现可以利用分割的方法,于是利用白板的即时分割功能,再平移,组成了两个长方形,占图形的6份,于是得出涂色部分占图形的10份。特别是白板的放大功能和保存痕迹的独特功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看清了图形前后的变化,辨析了错在何处。而且轻轻一点,屏幕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可以重新利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加深了对“变中不变”的本质的理解。

1、电子白板教学效果好,但不能滥用,变成“电灌”。

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时,因为借班试教过,我用了一位名师的课件,又从其他课件中挑选了一些,增加进去,结果课堂上只顾着欣赏课件,却忽略了最基本的一些内容,如比较分数的大小没有讲解清楚,虽然后来又专门讲了一课,但感觉效果不太理想。

结论:课件一定要用在关键处、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2、课件要按照教案、结合本班实际进行修改。

注:此报告书各项目内容由报告人(教师)填写,检查意见由学教学管理部门填写